顺昌街其实是两条街,在西溪市集中心成十字向四个方向延伸,形成西溪的主干街道,取得就是个喜庆的寓意。

    在东西顺昌以南的街道自然称南顺昌,这个没什么可说道的,反正整条顺昌街得尽地利,是商铺最为密集的所在,其繁华程度就算相比杭州城里的后市街、和丰坊、涌金门都不遑多让。

    繁华的代价就是“居大不易”,据说沿顺昌街商铺的租价与杭城里的几条主街相当,一般人连打听都不要打听,要不然丢不起那个人。当然了,这种事当事者讳莫如深,毕竟国人自古就有财不外漏的习惯,而外头的人也就是瞎猜,就算把顺昌街炒成东京汴梁最繁华的也不是不可能,所以大家也就是当个乐子听听,然后再感慨一声“人和人的差距咋就那么大捏”也就完了,谁也不会拿这当饭吃。

    不过这些日子顺昌街房价却再次成为了茶余饭后的议论焦点,原因无他,那个挑着担着满大街售卖炊饼,经常连顺昌街都不敢踏足的莫老四居然在南顺昌租下了相当大的一座两层商铺,据好事者考证,单单租价都不会低于每年两百贯,这,这,这,他得打多少炊饼才能填上这个窟窿啊!

    当然了,莫老四会做神奇的炒菜这件事也是近期最为热爆的新闻。别说西溪,就算杭州城里都被惊到了,据说已经有不少人去他家那座说塌就塌的小破店里吃过炒菜,无不夸赞不已。但就算这事可以认定为真实,但莫家有多少家底,还是有不少人隐约知道的,反正花两百贯租下南顺昌的商铺绝无可能,更何况这还只是租金,其他乱七八糟的支出不知倍几,他一个原先只打炊饼的老实人从哪里来这么多钱?

    在这种情况下又有传言起来了,据极不可靠消息说,莫老四敢这么干倒不是他手里有这么多钱,而是后头有一个真正财大气粗的东家,据说就是西溪第一家——沈家。

    沈家作为西溪的百年望族,每支每户都有不菲家资,这个可能性倒是有,但是人家沈家人对此一直讳莫如深,就算满大街都在传这事儿的时候也没人出来证实或者否认,反正就是吊着大家的胃口。

    各种消息传来传去,每当人们的兴头即将消退的时候,关于莫家的新闻便又莫名其妙的传了出来,什么低价,什么还有比炒菜更劲爆的拳头产品推出,花样百出,无穷无尽,却没有谁知道这些消息到底是谁往外传的——大部分人不过是随波逐流的看客罢了,但是,又何尝不是有心人花费心思拉来的免费传声筒呢。

    反正,在整整一个月里,那家尚未挂上招牌,大门也是紧闭的顺昌街临街商铺始终以种种不同的神秘形象勾引着人们去打听,去观望,去期盼……

    …………………………………………………………………………………………………

    国人做事讲究彩头,比如选日子,必然是三六九往外走,不逢双就只能在三九,要的就是个吉利。在无数期盼的目光注视之下,七月二十九的巳时,那座已经封存了一个多月的神秘商铺终于门板齐卸,西溪街面上与莫小乙要好的三五个小厮穿着崭新的稠衫,在早已得到消息提前聚到这里的无数关注目光中,将一块“和顺聚昌”的硕大黑漆匾额挂在了高高的正门门额之上。

    早已经被市井百姓猜了多少遍的酒肆名总算露出了真面目,“和顺聚昌”,应顺昌之名,以和聚财,看到这个名字,也不知道哪里猛然间爆发出一阵叫好鼓掌声,不明就里的围观群众便不得要领的跟着高声呼喝了起来,于是乎热烈的彩头便席卷了半条顺昌街。将远远近近许多目标并不在此的闲逛者也吸引了过来。

    接下来自然是重彩头,宋朝已经有用纸筒裹火药编成串的爆竹,逢年过节声声不断,求的依然还是个吉利,当二十串特制的千响爆竹在酒肆门外依次点燃,烟尘齐飞的爆发出震耳欲聋的巨响时,不但将气氛拉到了最高点,同时也在向人们证实着这和顺聚昌酒肆东家真正的实力。

    要做就做大的,这就是沈谦的座右铭,小打小闹还不如不做,当爆竹的烟尘还没有完全散尽的时候,六名身穿统一宝蓝色稠衫的小厮便分两队排在正门两侧,笑语盈耳的高声招呼起了客人。

    这个时代其实已经有了店小二门口迎客的规矩,但那不过是看见来了客人才迎出去的零散举动,像“和顺聚昌”这种穿着统一制服提前准备还是第一次出现。在这又一个让人没想到面前,准备饕餮的人们兴趣更浓,不一时便一窝蜂的挤进了阔大明亮的敞厅,当看到整齐排列的近五十张大桌之上都摆着考究的花瓶,其中还插着时鲜的花卉,顿时都傻眼了——这是酒肆吗?从来没见过呀,还没见到菜品,这好心情就已经完全提起来了……

    …………………………………………………………………………………………………

    不过相对于好奇心一次次被提高的众多饕餮客人,也有人心里不爽。此时就在“和顺聚昌”斜对面的一家茶寮里,三个坐在门口桌前的中年客人就是满脸的阴郁,一边喝茶一边注意着“和顺聚昌”门前的热闹,当大量客人乱哄哄的开始往里挤的时候,其中那个身穿拷绸的中年胖子便恨恨地“哼”了一声,接着将茶盏重重的顿在了桌上,往袖子里一掏,片刻间取出两贯钱来,啪的一声拍在了桌上,对桌对面一个二十多岁,作书生打扮的年轻人低声说道:

    “十贯钱,这两贯是定子,只要你把事情做利索了,剩下的八贯一文也不会少你的。去吧,小心些。”

    说着话他从腰间摘下了一个小小的布袋递给了年轻人。那年轻人白白净净,见了那布袋居然哆嗦了哆嗦方才犹犹豫豫的伸手接了过去,很是不自信的小声说道:

    “在下如此做了,蒋掌柜当真不再计较先前的事?再,再给在下十贯钱……”

    “哪来那么多废话!老子这头发都让你染绿了,你还想没点说法就脱身?门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