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为耶稣会的两在主体——西班牙和葡萄牙,这两个相生相杀的冤家,虽然那时斗得死去活来,可对于植根东亚,却是利益共同体。

    事实上,占据双屿岛的葡萄牙人,除了在大明疆土传教之外,还扶持了从倭国远渡而来的倭寇,甚至主动提供渡海船只。

    也就是说,大明沿海屡剿不止的倭乱,除了内在、外在因素之外,葡萄牙人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而之后占据东藩岛的红毛,继承和延续了这种作法,甚至于更加变本加厉。

    因为刚开始时,西班牙和葡萄牙以强大的水师,控制了欧亚贸易,而禁海的明朝,成为了他们欲征服的国度。

    可明朝的疆土实在太大,人口多到了他们望洋兴叹的地步。

    于是,他们改变了策略,不再想征服,而是渗透和操纵。

    教廷以澳门为据点,成立了东亚耶稣会。

    然后派出大量的传教士,譬如卫匡国、汤若望等。

    这些人,可谓是精英,他们看似来自不同国度,但有着同样的身份,那就是耶稣会成员。

    这些人暗中组团,首先向明朝的精英阶层渗透。

    譬如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等,皆是教友。

    徐光启,崇祯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内阁次辅,可他的入教时间,却是在万历三十一年,他入天主教,还有个教名,叫保禄。

    李之藻,张焘的座师,与利玛窦交往甚深,曾随利玛窦学习西洋历算,入教之后,主张西法,从此致力于弘扬西方天文学、数学、逻辑学等,他同样有个教名,叫列奥。

    而杨廷筠,万历年间进士,任监察御史,早年习“王学”和佛学,与祩宏大师交好。后经过李之藻指引,归信天主教,与徐光启和李之藻并列,时称为中国天主教“三大柱石”的人物之一。

    明朝象这样的社会精英太多了,越是位高,越是会被耶稣会盯上。

    以至于当时整个东林党和复社,基本上就是耶稣会教友群。

    也就是说,大明朝整个士族阶层,大多沦陷了。

    可这些人,都是有学问的大儒,会这么容易被忽悠吗?

    事实上,当时的教廷所掌握的科技,确实远远领先东亚。

    譬如军事技术、海军战法,皆远远领先明朝,象王征、孙元化、李天经、张焘等,这些人首先沦陷,被耶稣会忽悠得一愣一愣的,照搬着耶稣会翻译的欧罗巴军事著作,将自己打扮成军事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