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惊叹多久,在我掏出手机想将三角形拍摄下来的时候,它渐渐消失了,出现就一刹那的功夫。本醒了过来,显得有些木讷。我将他的手翻来覆去地看,手掌侧方恢复了原样,手臂一点受伤的痕迹也没有。

    “本你刚才是怎么啦?那个三角形什么意思?”我拼命摇晃他,他沉默不语。

    “那是刑具对吗?什么人在惩罚你?”

    他抱着自己的双臂,声音沉沉的,“除了暴君,还能有谁?”

    我厚着脸皮跟伤者讨价还价,这回是劝告他不要趁机勒索。他被我这样一个能在大庭广众之下掏出警|用手铐的“公家人”吓得不敢上诉,只收了我两千块营养费。医药费结清后我带着本离开了医院,没想到精神病院的车就在外面候着。

    魏承澜医生见我迟迟不送人回去,让院方出动强制性手段,将本带走了。

    这回,我确实有点理亏,就本这副德行,我想留也留不住啊。

    转头我掏出手机,让荛山精神病院的“暗桩”打起十二分精神,严密监视任何一个接触或试图接触凌云木的人,凶手就隐藏在精神病院里!

    迄今为止,警方对六·一三案凶手的侧写已然十分具体,已经有了怀疑的目标,苦于尚未找到证据。

    1、凶手18至24岁,身高175左右,体格健壮,沉得住气,摸爬滚打上来的,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惯犯,有前科,有同伙。

    2、为人低调讲究,低调是为了隐藏,但他极度自恋,不甘寂寞,一定变换过身份出现在凌云木的周围。

    3、六·一三案虐杀现场充满了仪式感,凶手充分宣泄着内心的复仇欲望,让孩子们看到父母的丑态,让大人受尽屈辱而死,强烈地表达着对凌氏夫妇的憎恨。让父亲性|侵亲生儿子或许正映射了在凶手身上发生过类似的不幸,这也说明了他十分沉得住气,成年后才复仇。

    4、凶手幼年应遭受过性|侵害或目睹自家孩子(或其他小孩)被侵犯,根据凶手年龄判断,前者的可能性比较大。

    5、对孩子的恶意行为是为了刺激大人,杀死孩子并替为穿戴整齐,系上蝴蝶结,表达凶手心中某种忏悔。

    6、或患有强迫症,特别重视床上被褥等物的规整摆放。被子叠成豆腐块,或当过兵。

    7、灭门却留了一个活口,凶手应跟幸存者凌云木有相当密切的关系。来自更早时期的接触,甚至在凌云木被领养之前,所以月华孤儿院时期尤为重要。

    8、据最新的次人格供述,有人故意犯下灭门案,目的是为了分裂幸存者凌云木的人格,让次人格独立出来。那么,对凌氏夫妇的虐|杀手段或未必是出于仇恨。次人格雷恩和本各有本事,雷恩过目不忘,本的体能出众……不排除凶手是科学狂热分子在做科学实验。凌云木发病后入住的荛山精神病院应重点排查。

    月华孤儿院坐落在日昭村,九年前毁灭于一场大火,日昭村现名为“日昭新村”,是一个有名的富裕村。对新村和村民的走访调查日前已经完毕,我一页页地翻着卷宗,怀疑自己翻了一本赞歌册子。

    三五年前,日昭新村全村拆迁,各家各户得了不少拆迁款,村长带着全村一起做投资,钱生钱,日昭新村一夜成名,成了远近闻名的模范村。日昭村民个个都是有钱人,村落建设得很漂亮,一些开发项目还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扶持。

    不过,日昭新村的前身就没有这么光鲜亮丽了。

    十几年前日昭村很贫穷,不通公路,靠山偏僻,月华孤儿院还不叫孤儿院,只是村里一个留守妇女昭月华的三间瓦房。她收取一点生活费,帮几家外出打工的人家看护留守的儿童,跟托儿所性质差不多,期间收养过被遗弃的儿童。昭月华的丈夫回来后,夫妻俩申请政府补贴一起办起了孤儿院。因为“孤儿院”三字不好听,当时一些父母还不愿意把孩子寄养在那里,后来迫于现实还是有些非孤儿留在了孤儿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