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斯康达采购完粮食种子后,终于开始采🏦购别的了……

    既然来到大明,不采购丝绸简直就说不🏦过去啊!于是,斯康达借用两广总督衙门的威势,请来了广州城里几家大丝绸供应商,向他们采购生丝,以🄨⛫及部分丝绸面料。

    之所以以采购生丝为主,是因为东西方的审美不🜕同。大明人认为美的丝绸面料,欧洲人⛑🙫🍗未必认同,反之亦然。

    所以,解决东西方🟛审🚵🗳美差异的最好办法,就是从大明采购生丝回去,纺织符合欧洲人审美的丝绸布……

    眼下,大明🂲💰的生丝价格非常便宜。市面上,一担生丝(🆍一司马担,重约120斤左右)才50两左右,平均每斤生丝才0.41两白银的样子,比万历年间0🆐.5两每斤生丝的价格还要便宜很多。毕竟,万历年间时候,因为白银的大批涌入,造成了物价的上涨。而在正德时期,白银尚未大量流入,此时大明,物价比万历朝还要低。

    斯康达提出大肆采购🚵🗳生丝,但广州的丝绸商人们并不太乐意🉉🅠。为啥?因为他们有自己的销售渠道。总不能因为斯康达一句话,就把原本打算卖给老客户的生丝卖给他吧?

    但这并不是问题,当斯康达提出用每担生丝56两的价格采购后,那些大丝绸商人顿时抛弃了节操。除了少部🈀🞚分必须优先供给的来头较大的客户外,其余客户的优先级,都被排到了斯康达的后面——谁叫斯康达加价一成多呢…🟂…

    但是,大概因为广州城远离丝绸主产地江浙的原因,加上还没有欧洲人过来每年⛆大量采购。所以,广州城尚未形成大规模供应丝绸的气候。斯康达采购🗲🟡的丝绸,其实是抢了本地人的份额。

    所以,尽管出了♉高价,斯康达总共也不过🈱采购了900担生丝。就这,还把广州城的生丝一扫而空,导致广州生丝供应短期🍗🈏内出现了严重困难。

    当然,这要是搁在明末,🗹☸🄊就绝不可能了。因为,明末的时候,大明丝绸的供应相当充足。甚至,在明朝嘉靖年间,出于经济上的考量,湖州等江浙地区,出现了大面积“改稻为桑”的情况。因为,种桑养蚕,出售丝绸,利益比卖稻米大多了。一石稻米才半两银子,而一担生丝价格几十两……

    在西洋人大肆采购大明丝绸之前,虽然种桑养蚕收益也高。但碍于市场有限,还没有人愿意大面积改稻为桑。但自从葡萄牙人开始在大明大量采购丝绸后,出于经济利益的刺激,江南地区才开🄉始出现了大面积改稻为桑的情况。对此,后世一部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还详细描述了这🄛♼个情况。

    不过,马林身为历🟛史系高材生,自然知道《大明王朝1566》所🇜讲的严嵩父子大力推进“改稻为桑”,并不惜毁堤淹田,来强行推动的剧情是不符合史实的。

    事实上,真正推动江南地区🖪🕜🊠改稻为桑的,是利益。而执行者,也并非严嵩父子,而是拥有大片田地的江南士绅。比如,徐阶所在的松🖙江徐家这样的超级大户,才是真正的推手。而如此做的原因,自然是丝绸外👘🉅贸的暴利了。

    不过,那是后来发生的事情。如今,哥伦布的船队第一次来大明,大明还没有从丝绸贸易中看到暴利呢,自然也不存在改稻为桑的风潮。所以,丝绸的供应量,也不是很充足。要是搁到崇祯年间,只要你有钱,还能在大明自由采买,别说900担生丝了,9千担都能🖊🐾买得到🉈🅚……

    眼看买不到足够的生丝了,斯康达就开始转变目标🄿🃔——开始采购瓷器…⚰…⚮🔵

    在这个时代,瓷♉器在欧洲可是老值钱了。一件瓷器的价格,都是以金币为单位的。很多小说中,欧洲古代国王发怒,都喜欢摔上一两件“珍贵”的瓷器,以表明其真的怒火滔天了。不然,也舍不得把如此珍贵的瓷器摔掉……而这💋🐖⛜个梗,也多次出现在很多小说😦🃨🚐里……

    所以,斯康达这次,自然不会放弃瓷器的采买。为此,他雇佣了一大批脚夫,跟着去那些瓷器店扫货。几天下来,斯康达居住的驿馆仓库,堆满了他从广州各大瓷🂾器店扫来的货。斯康达不但购买了大量精美的瓷瓶、瓷罐等摆设用的瓷器,同时还购买了大量的瓷碗。别说青花瓷了,普通的青瓷碗,都买了老多。结果,这导致广州城百姓买碗困难。要是🏉😔谁家不小心打坏了饭碗,想去瓷器店买个新的都买不到……

    就这样,在孔泰和斯康达两位使者的努力下,哥伦🄿🃔布带来的一艘500吨级的战舰和两艘250级武装商船上,堆满了各种货物……而两人的疯狂扫货的行为,也严重干扰了广州城的市场。比如,丝绸行业和瓷器行业的供货,遇到了严重的困难。为此,很多人都向官府投诉,搞得两位布政使也有些头大。好在,两人的疯狂采购,终于把三艘船的货舱都装满了,也就停止了扫货。不然,情况会更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