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灭亡前的疯狂
七月三日,朝廷命令李重进移镇青州的消息已经广为流传。但李重进的地位不同于前些日子进行轮岗调换的各地节度使,那些人在朝廷的严令下只能屈服,而李重进作为先帝留下的元老重臣,虽然困守一隅,却有着偌大的威信,也有着与朝廷决裂的勇气。
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了李重进接下来的命运,不是灭亡,就是造反。五代十国,兴亡更替都很频繁,众人也还记得后唐皇帝李从厚、李从珂,以及后晋皇帝石敬瑭这些人起兵或者灭亡的根源,就在于那一纸移镇的命令。节度使一旦离开了自己的根据地,等待他们的就是灭亡!
对于这相对明显的局势,李重进却有些个犹豫。他不是不明白现在的局势,军中虽然竭力囤积了一些粮草,却数量有限,甚至不能维持大军一月之需!李筠死后,李重进也缺少军事上的盟友,以一城一地来反抗后周举国大军,李重进虽然有着勇气,却也缺少信心。而且李筠的叛乱迅速被朝廷大军所平定,这让李重进也赶到了莫大的压力。经过陈思诲的一番劝说,李重进居然有了进京的念头。
当然,李重进刚刚向自己的属下说出这一念头,就遭到了众将的一致反对。大家苦口婆心地向他说明朝廷的阴险之处,让他赶紧打消这个不切实地的幻想。有些将军甚至当庭落泪,对李重进进行哭谏。
被手下这么一激,李重进又恢复了几分胆气。加上他本来就有几分傲气,于是提起笔来,向南唐写就盟书一封,迅速派人送去。
李重进在信中再提前约,只要南唐向他提供粮草物资,李重进就会在起兵之后,将淮南之地交付南唐!
如果李重进的这封信能够让南唐的首任国主李昪收到,李昪一定会亲自领军北上,与李重进共同作战;如果李重进的这封信能够让南唐的次任国主李璟收到,李璟一定会提供超额的军械物资、粮草辎重,资助李重进马上北上。只是历史可没有这么多假设,李重进的这封信送到了南唐国主李煜的手中。而李煜现在只顾着苟且偷安,每日里寻章摘句,雕饰文字,哪里有什么闲情逸致来管这些个军国大事?!
李煜收到信后,匆匆一看,立即命人将此密信转发给后周朝廷五位辅政大臣,人手一份,绝无疏漏。于是,当李重进翘首以待的时候,李煜派出的加急信使已经来到了开封府。
当日,董遵诲展信一观,就见上面写着:
“大周中书令、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淮南道节度使李重进,奉书南唐国主麾下:
重进乃周室之懿亲,藩镇之旧臣,世受先帝深恩,不忍皇权旁落,今将举兵入汴,乞求大王援助一旅之师,联镳齐进,声罪致讨。若幸得成功,重进当拱手听命,还爵朝廷。少效臣节于万一,宁敢穷兵赎武哉。唯大王垂谅焉。”
这信的大体意思就是,他李重进乃是周室至亲,世受先帝厚恩,不忍心看到皇权旁落,朝政操纵于范质等五人之手。所以准备出兵开封,征讨范质等人。为了壮大声势,还希望南唐国主李煜派出正义之师,与他一起出兵,声讨国贼。李重进还向李煜承诺,等到事成之后,他愿意投入李煜帐下,服从李煜的差遣!
范质看完誊写的密信,立即对那南唐国的使者说道:“你们国主对我大周忠心耿耿,我们很是欣慰。你立即回去转告你家国主,沿着长江防线严守要隘,防备李重进南下。我们这就派出大军,平定李重进的叛乱!”
使者得到范质的赞赏,很是高兴,兴冲冲离开。范质与董遵诲等人立即就李重进之事深入交换了意见,达成了共识。五人一致商定,免除李重进的各项官职,剥夺其爵位。同时,任命石守信为扬州行营都部署,兼知扬州行府事;任命王审琦为扬州行营副都部署;任命李处耕为都监,宋延渥为都排阵使。以上四人立即南下,率领四万大军直扑扬州。
除此之外,董遵诲还向范质等人点名扬州卫戍部队的家眷所在,范质等人经过商议,决定采取釜底抽薪之计,一面下令优抚戍守扬州将士的家眷,一面下令赦免李重进以外的所有将士!
此令一下,已经显示出了它的威力。李重进麾下将士顿时军心不稳,一天之内居然有千余将士放下武器,逃到了城外!
这样下去如何得了?李重进连忙派人在城内外设立关卡,对于逃亡将士,一律加以严惩,不少人更是被硬生生打断大腿!有些个伤兵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主动交代自己逃亡的同伙。但是士兵们的层次能有多高,李重进也不相信他麾下都是忠贞之士,其中定有后周朝廷的奸细!
在李重进的严刑逼供之下,许多人熬刑不过,不得不信口开河,肆意诬陷同僚乃至官长。李重进却如获至宝,马上将那些个被诬告的将官们下狱,不久就将他们斩首。起初只是逃亡者熬刑不过,到了后来,不少将士为了升官发财,主动诬告他们的同僚上司,引起了越来越多的腥风血雨!
这下谁还受得了?扬州都监、右屯卫将军安友规再也不敢在扬州停留,马上率领几个亲信溜出扬州城,快马加鞭赶往开封府报信。安友规为了自己的前程,不仅向周军献出了扬州的布防图,还主动请缨愿为朝廷奔走,劝说更多的将士弃暗投明!
这一招正命中李重进的软肋,他麾下将士的家眷大多都留在了开封府,落入了朝廷的掌控之中。现在有安友规现身说法,有朝廷的律令保证,越来越多的扬州将士缒城而出,主动投靠周军。
七月三日,朝廷命令李重进移镇青州的消息已经广为流传。但李重进的地位不同于前些日子进行轮岗调换的各地节度使,那些人在朝廷的严令下只能屈服,而李重进作为先帝留下的元老重臣,虽然困守一隅,却有着偌大的威信,也有着与朝廷决裂的勇气。
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了李重进接下来的命运,不是灭亡,就是造反。五代十国,兴亡更替都很频繁,众人也还记得后唐皇帝李从厚、李从珂,以及后晋皇帝石敬瑭这些人起兵或者灭亡的根源,就在于那一纸移镇的命令。节度使一旦离开了自己的根据地,等待他们的就是灭亡!
对于这相对明显的局势,李重进却有些个犹豫。他不是不明白现在的局势,军中虽然竭力囤积了一些粮草,却数量有限,甚至不能维持大军一月之需!李筠死后,李重进也缺少军事上的盟友,以一城一地来反抗后周举国大军,李重进虽然有着勇气,却也缺少信心。而且李筠的叛乱迅速被朝廷大军所平定,这让李重进也赶到了莫大的压力。经过陈思诲的一番劝说,李重进居然有了进京的念头。
当然,李重进刚刚向自己的属下说出这一念头,就遭到了众将的一致反对。大家苦口婆心地向他说明朝廷的阴险之处,让他赶紧打消这个不切实地的幻想。有些将军甚至当庭落泪,对李重进进行哭谏。
被手下这么一激,李重进又恢复了几分胆气。加上他本来就有几分傲气,于是提起笔来,向南唐写就盟书一封,迅速派人送去。
李重进在信中再提前约,只要南唐向他提供粮草物资,李重进就会在起兵之后,将淮南之地交付南唐!
如果李重进的这封信能够让南唐的首任国主李昪收到,李昪一定会亲自领军北上,与李重进共同作战;如果李重进的这封信能够让南唐的次任国主李璟收到,李璟一定会提供超额的军械物资、粮草辎重,资助李重进马上北上。只是历史可没有这么多假设,李重进的这封信送到了南唐国主李煜的手中。而李煜现在只顾着苟且偷安,每日里寻章摘句,雕饰文字,哪里有什么闲情逸致来管这些个军国大事?!
李煜收到信后,匆匆一看,立即命人将此密信转发给后周朝廷五位辅政大臣,人手一份,绝无疏漏。于是,当李重进翘首以待的时候,李煜派出的加急信使已经来到了开封府。
当日,董遵诲展信一观,就见上面写着:
“大周中书令、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淮南道节度使李重进,奉书南唐国主麾下:
重进乃周室之懿亲,藩镇之旧臣,世受先帝深恩,不忍皇权旁落,今将举兵入汴,乞求大王援助一旅之师,联镳齐进,声罪致讨。若幸得成功,重进当拱手听命,还爵朝廷。少效臣节于万一,宁敢穷兵赎武哉。唯大王垂谅焉。”
这信的大体意思就是,他李重进乃是周室至亲,世受先帝厚恩,不忍心看到皇权旁落,朝政操纵于范质等五人之手。所以准备出兵开封,征讨范质等人。为了壮大声势,还希望南唐国主李煜派出正义之师,与他一起出兵,声讨国贼。李重进还向李煜承诺,等到事成之后,他愿意投入李煜帐下,服从李煜的差遣!
范质看完誊写的密信,立即对那南唐国的使者说道:“你们国主对我大周忠心耿耿,我们很是欣慰。你立即回去转告你家国主,沿着长江防线严守要隘,防备李重进南下。我们这就派出大军,平定李重进的叛乱!”
使者得到范质的赞赏,很是高兴,兴冲冲离开。范质与董遵诲等人立即就李重进之事深入交换了意见,达成了共识。五人一致商定,免除李重进的各项官职,剥夺其爵位。同时,任命石守信为扬州行营都部署,兼知扬州行府事;任命王审琦为扬州行营副都部署;任命李处耕为都监,宋延渥为都排阵使。以上四人立即南下,率领四万大军直扑扬州。
除此之外,董遵诲还向范质等人点名扬州卫戍部队的家眷所在,范质等人经过商议,决定采取釜底抽薪之计,一面下令优抚戍守扬州将士的家眷,一面下令赦免李重进以外的所有将士!
此令一下,已经显示出了它的威力。李重进麾下将士顿时军心不稳,一天之内居然有千余将士放下武器,逃到了城外!
这样下去如何得了?李重进连忙派人在城内外设立关卡,对于逃亡将士,一律加以严惩,不少人更是被硬生生打断大腿!有些个伤兵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主动交代自己逃亡的同伙。但是士兵们的层次能有多高,李重进也不相信他麾下都是忠贞之士,其中定有后周朝廷的奸细!
在李重进的严刑逼供之下,许多人熬刑不过,不得不信口开河,肆意诬陷同僚乃至官长。李重进却如获至宝,马上将那些个被诬告的将官们下狱,不久就将他们斩首。起初只是逃亡者熬刑不过,到了后来,不少将士为了升官发财,主动诬告他们的同僚上司,引起了越来越多的腥风血雨!
这下谁还受得了?扬州都监、右屯卫将军安友规再也不敢在扬州停留,马上率领几个亲信溜出扬州城,快马加鞭赶往开封府报信。安友规为了自己的前程,不仅向周军献出了扬州的布防图,还主动请缨愿为朝廷奔走,劝说更多的将士弃暗投明!
这一招正命中李重进的软肋,他麾下将士的家眷大多都留在了开封府,落入了朝廷的掌控之中。现在有安友规现身说法,有朝廷的律令保证,越来越多的扬州将士缒城而出,主动投靠周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