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什么,蛊师可是发现了什么?不妨直说。”
“是这样的,在我小的时候,曾有幸参加了蛊后继任大典。张嬷嬷虽有不是蛊后,但她长的很像一个人?”
“谁?”
“蛊后的贴身侍女阿灵依。”
“阿灵依?”
“是,当年她是同蛊后一起失踪的。”
郭曼点头,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蛊后应该是同她在一起才对,可现在,她进宫为婢数十年而蛊后却毫无音信,这说明什么,说明要么蛊后被她杀了,她因为害怕而远离故土一个人躲在了天裕的皇宫里做个默默无闻的宫女;要么,她受蛊后所托在这里替她守护着什么人或者东西。结合现在的情况,郭曼更倾向她在守护某个人,而这个某个人就是那个让她舍命保护的竹叶公子。
时间飞逝,一转眼过去了十天,这十天里,宫里还算平静,没有发生人命案,也没有特别重要的事情发生,当然朝堂上大大小小的事还是有的,且很多。张嬷嬷与焦尸一案没有结果,天气虽然凉了但尸体也保存不了这么多天,所以郭曼下旨将他们埋在了义地。三位蛊师虽日日忙碌,但依然没有取得可喜的进展,更不要说解蛊的办法了。暗二的效率很高,郭曼让他查的东西他全都查了出来,厚厚的两大叠,一叠是宁亲王的,另外一叠是熠亲王,但宁亲王的比熠亲王的要厚的多。郭曼看着桌子上一左一右两叠厚厚的调查内容,心里一片平静,他们之中无论谁是竹叶公子,郭曼都能平静的接受,但如果可以选择的话,她希望是宁亲王。因为在她的心里,熠亲王是如皓月般的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郭曼先看的是宁亲王的资料,从他出生的那一刻,但现在,他几乎没有离开过京城,即使离开也是和大部队一起或上山祈福或祭祀祖先。她的母亲宁太妃是先皇在潜邸时的美人,生下他后被封为昭仪,这是她的高光时刻。此后一直不受宠,但有皇子傍身,先帝对她也算优待,每次大封后宫的时候都会提高她的位分。直道先帝去后被欧阳冥封在太妃。
宁太妃的父亲因跟随建章帝一起打天下而被封为一品将军,后因旧疾而主动上交兵权,被封为伯爵,她的兄弟也都在军中任职,但都是二三品的军职,这样看来,宁亲王是没有机会接触到蛊虫的,更没有可能让蛊后的侍女以命相护。
既然不是宁亲王,那就只能是熠亲王了,可真的是他吗?
尽管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郭曼伸向熠亲王资料的手还是有些微微的颤抖。
熠亲王的个人资料没有什么问题。出生时身体孱弱,几次在生死的边缘徘徊,但都坚强的挺了过来。在身体好点后,父亲却去世了。先帝仁爱,可怜病弱的幼弟,在他为未成年的时候就封他为亲王,封号为“熠”,意为“光明”,成年后,身体状况好了一些,每年深秋之季就出京去气候更加温暖的南方过冬,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郭曼用国师给她的解毒丹彻底解了他身上的毒为止。
此后他逐步涉及朝政,开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内容直到昨天就戛然而止。没有一丁点关于他母亲的情况,更没关于他母族的情况。这时,郭曼才猛的想起自己也从来没有听任何人提起过熠亲王母亲的事情,好像世间从来就没有过这个人。郭曼不相信这是因为暗二的能力不够所以没有查出来。那么原因只能有一个,那就是有人刻意抹除了她存在的痕迹,而这个刻意抹除她痕迹的人,十有八九是建章帝。可建章帝为何要抹除她的痕迹呢?
假如熠亲王的母亲就是那个失踪的蛊后,那么阿灵依也就是张嬷嬷曾抚养的襁褓中的孩子就是熠亲王,而熠亲王在安乐坊有别院,而安乐坊又是青梅丧命的地方,这是不是可以推断出,熠亲王就是那个竹叶公子,就是给欧阳冥下蛊的人?可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为权?为皇位?可欧阳冥已昏迷一月有余,他为何迟迟不动手呢?
而这,也是郭曼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
这个推断很合理,但真的正确吗?郭曼没有证据支持自己的推断,她总不能直接去问熠亲王,说“喂,是你给皇上下的蛊吗”?没有证据,又不能直接去问,事情就这样僵持在了这里。郭曼很想证实自己推断的正确性,但她更想的是让欧阳冥醒过来。只要他醒过来了,自己就不用再这样辛苦了。这一个月,郭曼感觉自己已经到了极限,再也不能前进一步。可令她头痛万分的事,要想让欧阳冥醒过来,要么找到下蛊之人,要么等三位蛊师研究出解蛊之法,可让人绝望的是,三位蛊师研究了这么多天却一点结果都没有。至于下蛊之人,有怀疑的对象,却没有证据,又不能直接去问。事情就进入了一个死循环。
但郭曼不是坐以待毙之人,即使身处绝境她也要扣出一点点希望的可能,而她的可能的希望就是那方双片竹叶的帕子,郭曼决定引蛇出洞。
第二天,下了早朝后,郭曼以身体不适为由请熠亲王代为批阅奏折。她自己也没有离开,而是懒洋洋的斜靠在椅子上,支着头微眯着眼睛似睡非睡,美其名曰:如果熠亲王有拿不定主意的时候可以问她。
“娘娘是昨夜没有睡好吗?要不回去小睡一会?”熠亲王见郭曼似要真的睡了过去,出声建议道。
郭曼听到声音立马坐直身体,对守在一旁的夏荷说道:“夏荷,去给本宫端一杯浓浓的茶来。”待夏荷答应离开后,郭曼叹了口气,无精打采的说道:“我何止是昨夜没睡好,我是从皇上昏迷那天开始就没有睡好过。”说着叹了口气,又接着说道:“真不知道当皇上有什么好的,要不是因为我儿子是太子,我真恨不得撒手不管?”
“是这样的,在我小的时候,曾有幸参加了蛊后继任大典。张嬷嬷虽有不是蛊后,但她长的很像一个人?”
“谁?”
“蛊后的贴身侍女阿灵依。”
“阿灵依?”
“是,当年她是同蛊后一起失踪的。”
郭曼点头,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蛊后应该是同她在一起才对,可现在,她进宫为婢数十年而蛊后却毫无音信,这说明什么,说明要么蛊后被她杀了,她因为害怕而远离故土一个人躲在了天裕的皇宫里做个默默无闻的宫女;要么,她受蛊后所托在这里替她守护着什么人或者东西。结合现在的情况,郭曼更倾向她在守护某个人,而这个某个人就是那个让她舍命保护的竹叶公子。
时间飞逝,一转眼过去了十天,这十天里,宫里还算平静,没有发生人命案,也没有特别重要的事情发生,当然朝堂上大大小小的事还是有的,且很多。张嬷嬷与焦尸一案没有结果,天气虽然凉了但尸体也保存不了这么多天,所以郭曼下旨将他们埋在了义地。三位蛊师虽日日忙碌,但依然没有取得可喜的进展,更不要说解蛊的办法了。暗二的效率很高,郭曼让他查的东西他全都查了出来,厚厚的两大叠,一叠是宁亲王的,另外一叠是熠亲王,但宁亲王的比熠亲王的要厚的多。郭曼看着桌子上一左一右两叠厚厚的调查内容,心里一片平静,他们之中无论谁是竹叶公子,郭曼都能平静的接受,但如果可以选择的话,她希望是宁亲王。因为在她的心里,熠亲王是如皓月般的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郭曼先看的是宁亲王的资料,从他出生的那一刻,但现在,他几乎没有离开过京城,即使离开也是和大部队一起或上山祈福或祭祀祖先。她的母亲宁太妃是先皇在潜邸时的美人,生下他后被封为昭仪,这是她的高光时刻。此后一直不受宠,但有皇子傍身,先帝对她也算优待,每次大封后宫的时候都会提高她的位分。直道先帝去后被欧阳冥封在太妃。
宁太妃的父亲因跟随建章帝一起打天下而被封为一品将军,后因旧疾而主动上交兵权,被封为伯爵,她的兄弟也都在军中任职,但都是二三品的军职,这样看来,宁亲王是没有机会接触到蛊虫的,更没有可能让蛊后的侍女以命相护。
既然不是宁亲王,那就只能是熠亲王了,可真的是他吗?
尽管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郭曼伸向熠亲王资料的手还是有些微微的颤抖。
熠亲王的个人资料没有什么问题。出生时身体孱弱,几次在生死的边缘徘徊,但都坚强的挺了过来。在身体好点后,父亲却去世了。先帝仁爱,可怜病弱的幼弟,在他为未成年的时候就封他为亲王,封号为“熠”,意为“光明”,成年后,身体状况好了一些,每年深秋之季就出京去气候更加温暖的南方过冬,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郭曼用国师给她的解毒丹彻底解了他身上的毒为止。
此后他逐步涉及朝政,开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内容直到昨天就戛然而止。没有一丁点关于他母亲的情况,更没关于他母族的情况。这时,郭曼才猛的想起自己也从来没有听任何人提起过熠亲王母亲的事情,好像世间从来就没有过这个人。郭曼不相信这是因为暗二的能力不够所以没有查出来。那么原因只能有一个,那就是有人刻意抹除了她存在的痕迹,而这个刻意抹除她痕迹的人,十有八九是建章帝。可建章帝为何要抹除她的痕迹呢?
假如熠亲王的母亲就是那个失踪的蛊后,那么阿灵依也就是张嬷嬷曾抚养的襁褓中的孩子就是熠亲王,而熠亲王在安乐坊有别院,而安乐坊又是青梅丧命的地方,这是不是可以推断出,熠亲王就是那个竹叶公子,就是给欧阳冥下蛊的人?可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为权?为皇位?可欧阳冥已昏迷一月有余,他为何迟迟不动手呢?
而这,也是郭曼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
这个推断很合理,但真的正确吗?郭曼没有证据支持自己的推断,她总不能直接去问熠亲王,说“喂,是你给皇上下的蛊吗”?没有证据,又不能直接去问,事情就这样僵持在了这里。郭曼很想证实自己推断的正确性,但她更想的是让欧阳冥醒过来。只要他醒过来了,自己就不用再这样辛苦了。这一个月,郭曼感觉自己已经到了极限,再也不能前进一步。可令她头痛万分的事,要想让欧阳冥醒过来,要么找到下蛊之人,要么等三位蛊师研究出解蛊之法,可让人绝望的是,三位蛊师研究了这么多天却一点结果都没有。至于下蛊之人,有怀疑的对象,却没有证据,又不能直接去问。事情就进入了一个死循环。
但郭曼不是坐以待毙之人,即使身处绝境她也要扣出一点点希望的可能,而她的可能的希望就是那方双片竹叶的帕子,郭曼决定引蛇出洞。
第二天,下了早朝后,郭曼以身体不适为由请熠亲王代为批阅奏折。她自己也没有离开,而是懒洋洋的斜靠在椅子上,支着头微眯着眼睛似睡非睡,美其名曰:如果熠亲王有拿不定主意的时候可以问她。
“娘娘是昨夜没有睡好吗?要不回去小睡一会?”熠亲王见郭曼似要真的睡了过去,出声建议道。
郭曼听到声音立马坐直身体,对守在一旁的夏荷说道:“夏荷,去给本宫端一杯浓浓的茶来。”待夏荷答应离开后,郭曼叹了口气,无精打采的说道:“我何止是昨夜没睡好,我是从皇上昏迷那天开始就没有睡好过。”说着叹了口气,又接着说道:“真不知道当皇上有什么好的,要不是因为我儿子是太子,我真恨不得撒手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