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有过共识,不宜频繁往来。她并不因疏远难过,而是担心,怕他再出意外。

    除夕那天,七姑姑到何二家吃饭。

    “老太妃千秋,宫里又传差了。”何知妡手握着茶杯叹气,“不想去。”

    “只当应一处堂会就好了。”何知行笑说。

    何知妡是何家上一辈名声在外的不孝女。幼年非要跟生母学唱戏,闹得何家被人嘲笑,等她拜了名师,观望看笑话的更多了,只等她出丑。直到数载后她一登台便艳绝京华、声名鹤起,红遍大江南北……嘲笑声总算散了,但在何家看她仍是唱戏出身,不得家里喜欢。

    七姑姑趁着何知行用药,同她耳语:“谢家公子有要结婚的消息出来,你可晓得?”

    她一愣。

    七姑姑辞色间流露出关心之意:“不过均姜方才说,你们这半月已不大来往了?”

    “往来本就不多,”她答,“他红颜知己多得很。”

    七姑姑笑笑,略安心。

    等何知行吃完药,姑姑问起何知行可要去恭王府的堂会?

    “原不想去的,”何知行轻叹,“但今冬下床都成了难事,怕不能再藏着未未了。须多带她出去走,多见人。”

    七姑姑安慰说:“日后有我和九弟帮衬,二哥放心。”

    等送走姑姑了,何未端坐着,整个人沉在心事里,像被倒满了的水的碧玉酒盅,再多一滴就要溢出来的那种满,不能摇不能晃的。

    可细想又不合常理。他不是要走吗?不该此刻娶谁的。

    夜里她在书房想着白日的事,心不在焉地和均姜聊请绣工和裁缝的事。她想给客人送绣品,怕交给绣坊不够仔细,不如把东院儿的茶房空出来养十来个年老手艺好的,空的时候给客轮绣床单和窗帘,也能绣些做善事。

    说到半截,杜老先生便来了。这位老先生脾气板正,簪缨世家出身,后来落魄投奔了何知行。何知行请他做家庭教师,专给何未讲国学。她一见要上课便苦着脸,但无奈学还是要学的……只是上了没十分钟便走神到了谢骛清身上。

    想到那夜在小隔间里,他教的慢且耐心,每一下都像放着默片。她像在一旁观摩着两人无声地吮住对方的嘴唇……一直软到牙根上,整个人昏沉沉的。

    “二小姐。”

    何未端正坐好。

    杜老先生皱着眉头:“二小姐想到什么好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