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文明最核心的省份,这十几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还有一个名字叫中原。在中国任何一政权占据了河南方才有资格称得上是正统。河南的人口众多早在战前这里拥有九百万人,这几年的战争下来人口有所下降,人口依然在六百万以上。
战乱对这个富庶的地方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自耕农完全消失,存在下来的都是结寨自保的大地主势力,这些势力在过去一直在红巾军和元军两边摇摆,在红巾军大势已去的时候纷纷落井下石。当然现在河南已经是这些势力的地盘,原先河南的元朝的元军早已被消灭,现在的元军实际上是元朝迫不得已出现的民军,其性质和晚清时曾国藩的湘军是一样的。其上层为了儒家宣扬的君臣大义而战,在这里必须说的是那些儒生已经将孔子的华夷之辨玩坏了。红巾军的以战养战的发展对这些地主利益有着损害,所以这些地主们就开始宣扬夷狄入华夏则为华夏,元朝皇帝为华夏之君,按照君臣大义,为天子平定天下。反正这些人在北中国垄断文字,孔子的那几句话他想怎么调教就怎么调教。这跟后世媒体随意剪辑视频采访是同一种手段。
红巾军破坏了北方中国当政者拉拢地方大户的潜规则,红巾军由农民崛起,这些农民一旦翻身,对这些过去看来高高在上,现在面对自己大军无比柔弱的地主老财们没有清醒的认识,红巾军没有了解整个华北地主阶级联合起来具有多大的力量。在战争后期这些地主出人的出钱为元军剿灭北方红巾军出了大力。
现在河南的形式立刻不一样了,河南的土豪们面对的是一只比红巾军厉害百倍的群体,首先这只军队识字率达到百分之七十,有着自己的思想,在程攀所谓正统大道,人人生来平等,反对地主阶级剥削的思想武装下,河南地主们那些玩弄圣人遗言的文字游戏没有任何说服力。而且自己都没有信心反驳共和的理论。最大的体现就是严禁共和的书籍扩散,同时时刻关注着佃户们的动向。
思想上的威胁还是轻的。河南畏惧共和的最大原因是共和无需地方绅缙的配合就能管理半个中国人口的吃饭问题。河南士林知道这是一种新的治国理念,在这种模式下地方宗族势力是无用的,红巾军在北方闹来闹去,最根本的却无法解决治下民众的吃饭问题只能靠以战养战拖着。一旦遭受失败就会立刻一蹶不振。但是共和不同,共和的治下民众各行其职。工厂中出产钢铁,大片农田中长满粮食,共和有能力解决河南大众的吃饭问题,能组织河南人生产。世界与你为敌不可怕,可怕是你没用,世界有你和没你一个样。
主持攻击河南的主帅何成是第一次指挥这么大兵团作战,和会战不同,会战是两只主力部队在一个重要的战略地点开打,以消灭对方的主力部队为胜利条件。但是大兵团进攻不同。何成手下十六个师中的十个一条战线的形式向河南压过去,何成在战线后头布置的军队随时充当预备力量对一线部队实行支援。
何成为了掌握一百多公里战线的动向最头疼的是消息传播问题。马匹信鸽各种信息传递媒介都用上了。何成的战线推进的比较慢,但是十分稳。稳的对面无语。共和的大军向一阵山一样压过来,火力不够的元军没法对着这个一字长蛇阵般的军阵实行任何一点的突破。原本适应和红巾军一起火器为辅肉搏为主的打法,在面对共合军死亡之雨般的炮击,以及狂风般的子弹,没有一只力量可以坚持,在共和的优势火力下河南元军放弃了聚集力量寻求在共和一点打击。将人送在共和炮口下的简直就是送炮灰。至于河南宝贵的骑兵和鹰炮组合的军队,骑炮结合的战术是需要找到对面的薄弱点实行突破,至于现在对面上百公里处没有薄弱点,鹰炮的射程没有共合军的火炮远,骑兵更是宝贵,元军将领舍不得将他们的心头肉投入这个有去无回的绞肉机中。也就是在共合军的稳扎稳打下,孛罗贴木儿向朝廷发出了“共合军势大,河南局面不可为”的战报。朝廷中的七王爷很有魄力,他下令让河南元军保存实力带走足够的物质和工匠向北退。
河南元军的北逃让河南的大户倒霉了,孛罗贴木儿抱着临走捞一票的思想,加上前线的民军对共合军没有抵抗力而且损失很大,元军统帅是蒙古人手下的骑炮部队也都是蒙古人,既然要走了就对帮助元朝剿灭红巾军立下大功的当地大户见财起意,首先先把从当地招的民军调到前线,然后就对这些养了几年的肥猪们下手了。对地主庄园炮击然后实行抢劫,整个河南北部乱了。在元军决心撤走的前七天中元军抢掠的河南北部百分之四十的庄园,河南所有的地主都感到被背叛的滋味。一些宗族势力强大抗住了这一阵风波,似乎有了信心。等到共合军来的时候他们抗拒土改被共合军一个一个的碾碎。
不过在共合军收拾河南局面时元军得到逃亡的时间。
相对于河南的大片土地快速到手。陆海指挥的集团在山东遇到了赵敏他爹的坚决阻击,王保保这几年和红巾军作战缴获了大量共和外贸火枪,这使王保保的手下聚集了一只不容小视的火枪部队,在徐州一代,察汗把自己所有的火器力量一共两万人的纯火器部队在这一代布放。在这里指挥的是王保保。
陆海带领的军团分两个主攻方向和一个防御方向主攻方向是山东以及苏北,防御方向是在靠河南那边,与何成的攻击集团合作不让河南与山东之间出现缺口。苏北的张士诚势力发现局面不对,自己似乎抱错了大腿,于是立刻改变旗号,想和共和联系,但是在此联系之前他想给自己来一些筹码,张士诚深知共和的强势,如果自己不展现出力量的话自己的军队会被收编自己的财产会被没收,自己会被共和像收编北方红巾军那些战败之将一样处理。说到底张士诚还是想做地方的土皇帝。于是他带着军队向如皋领地攻击决心据此来和共和讨价还价。
“快走,快走,拿好武器,等打破如皋,里面的财物随便挑,漂亮姑娘满城都是”张士诚军队里的小军官们一个一个都这么诱惑着下面的士兵。和张士诚的起家之地靠在一起的如皋,对这些泰州人来说简直是天堂,如皋的渔业造船业发达给当地民众带来的殷实的生活。这里聚集着大量的制造工人,加上从海洋中捕捞的水产便宜,这里的生活比共和内陆城市还要好一点。这让非如皋的泰州人看的眼巴巴的。但是如皋接受外来移民早在公元1348年就截止了现在逃入如皋的难民都被共和送下南洋移民了,由于泰州文人的负面宣传南洋现在在泰州人眼中和地狱是一个级别的。
张士诚用利益蛊惑着全军上下对如皋发动进攻,楞堡防御对这种流寇似得袭击没有意义。以前淮东路的元军逮住楞堡猛攻是为了打出一个缺口方便大军涌入,当时张士诚的军队鱼龙混杂,在某种程度上根本不算一只军队,他们在五个楞堡面前,耐不住贪财分散成小流溜进了如皋控制区。这中分散的人不再受张士诚部控制,如果他们按照张士诚的意愿专门搞破坏而不是抱着抢劫的心理,那就是妥妥的渗透战术。可惜这帮人能渗进来但是没有组织纪律,也就是花费了如皋内部民兵来好一阵客串警察的功夫。
张士诚没有想过自己的手下这么废,他只勾起了自家军队向如皋前进的勇气,却没有让他们攻城的组织能力。结果这一场进攻如皋的战争变成了为了抢劫而偷渡的闹剧。
对付这样一个势力陆海在苏北的进攻是很顺利,苏北与共和接触的太多,有一种思潮出现在苏北“如果整个苏北被共和统治那么苏北会不会像如皋那样。”共和七年来的工业化发展创造了大量社会财富,让周围势力不自觉的产生大量的带路党。
上面都是顺利的,下面说些不顺利的。陆海的集团的先头部队在进攻王保保驻守的阵地时受到了挫折。像往常一样共合军先是一阵炮火砸过去,然后步兵保持散兵线队形去占领,但是这一次在火炮打击后,王保保的部队在共合军冲上来是给予了打击,亏得这个步兵师采取的是散兵线,在遭受射击后立即卧倒采取火力掩护,撤退了下来,这个师以为是炮火不够猛烈继续炮击了一阵子,结果第二次试探发现对面的反抗力量依然强大。这个师长没有莽撞,于是观察起来对面的布阵发现对面是依靠挖掘战壕防御,等到炮击过后从战壕中出来,深战壕可以有效的防止炮击,这是军事经验交流中共和每个军官都必须知道的。而且据壕而战有力于士兵隐蔽。所以对面的敌人很难缠。
这个师长下令就地挖掘战壕防御很快陆海带着主力部队赶到了,面对面前的这一只拦路虎,陆海没有为进攻受阻而为难手下,尽管有些军官因为何成方面军的高歌猛进起了攀比知心。但是陆海制止了手下要求强攻的命令。经过上次程攀的教训,陆海已经知道战争的是什么,战争时为了达到目标而战的,何成方面已经拿下了河南让敌人落荒而逃可以说是完成了夺取中原的战争目标,自己面前面对的这一只部队是北方元军数量最庞大的一只火器军团,早打比晚打好,靠近己方后勤与其战争要比在山西蒙古等内陆相遇要较共和有力,消灭眼前的这一只军队就是陆海集团所要达成的战争目标,而不是一味的跟何成部队比较挺进速度。陆海下令留下六个师团包围这只部队和他们打堑壕战。
一条条战壕交错着。王保保很快丧失了将共和军堵住的喜悦,他开始发现自己的军队也动不了。消息传到共和,程攀了解到前线的情况后支持陆海决定吃掉这两万火器军队的决定,同时要求工厂中赶制一批带着瞄准镜的步枪,交给前线正在进行堑壕战的士兵们。在这场互相打冷枪的战斗中原本火枪射程就赶不上共合军步枪的元军很快就连头都不感冒。
对峙了二十天后,共合军通过堑壕延伸压缩元军阵地的方式已经将元军的几个小部分切割了下来。王保保知道自己要败了。弹药已经所剩不多,伤员一个一个死去,整个堑壕中发出一种腥臭的味道。王保保对自己的手下说道:“我为大元征战十年,败少胜多,如今这很可能就是吾等为大元的最后一战了,传我命令全体在今天明天休息好吃好后天突围。”
同时也在战壕中的陆海用潜望镜加望远镜观察了一下对面,嘴角上露出了笑容。“王保保要败了”陆海十分高兴的对各部军官说道:“他不是败在战术上而是败在国力上,如果元朝能动员五万这样的火枪军队,并能给他们远远不断的物资补给,那么即使我们占有火炮步枪武器和两倍人数的优势,那么只要王保保使用这种堑壕战,步步防御步步后撤建立新的防御。山东之战的结果还很难说”。陆海已经胜券在握开始点评起对面。他说的没错王保保的的确是败在锅里上,王保保那两万部队太少没有能护住一个后方为其提供后勤,而且元朝对这只火器军队的弹药保障也是问题,这门多天基本上是共合军射十发子弹,王保保这才打一发。王保保他爹也试图援救这只元军纯骑兵的察汗的部队已经无法插手这一代的情况,共和的一个骑兵师正在盯着他们。理智情况下察汗没有冒动。
而在王保保部队被歼灭的前十天大都传来情况让察汗不得不赶回去。大都发生政变,七王爷十分老到的拿下了太子一党,太子没有逃出来。七王爷解决了太子基本上掌握了皇储废立的权利,他已经做到真正的权倾朝野,未来的皇帝也是他的傀儡,而河南退下来元军已经向七王爷效忠,但是察汗的实力在阻击共和的过程中大损剩下的骑炮部队远不是河南保存实力转进部队的对手,这让拥护太子一系的汝阳王十分纠结。他必须带兵赶回去表明态度,避免自己这一系变成弃子。
战乱对这个富庶的地方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自耕农完全消失,存在下来的都是结寨自保的大地主势力,这些势力在过去一直在红巾军和元军两边摇摆,在红巾军大势已去的时候纷纷落井下石。当然现在河南已经是这些势力的地盘,原先河南的元朝的元军早已被消灭,现在的元军实际上是元朝迫不得已出现的民军,其性质和晚清时曾国藩的湘军是一样的。其上层为了儒家宣扬的君臣大义而战,在这里必须说的是那些儒生已经将孔子的华夷之辨玩坏了。红巾军的以战养战的发展对这些地主利益有着损害,所以这些地主们就开始宣扬夷狄入华夏则为华夏,元朝皇帝为华夏之君,按照君臣大义,为天子平定天下。反正这些人在北中国垄断文字,孔子的那几句话他想怎么调教就怎么调教。这跟后世媒体随意剪辑视频采访是同一种手段。
红巾军破坏了北方中国当政者拉拢地方大户的潜规则,红巾军由农民崛起,这些农民一旦翻身,对这些过去看来高高在上,现在面对自己大军无比柔弱的地主老财们没有清醒的认识,红巾军没有了解整个华北地主阶级联合起来具有多大的力量。在战争后期这些地主出人的出钱为元军剿灭北方红巾军出了大力。
现在河南的形式立刻不一样了,河南的土豪们面对的是一只比红巾军厉害百倍的群体,首先这只军队识字率达到百分之七十,有着自己的思想,在程攀所谓正统大道,人人生来平等,反对地主阶级剥削的思想武装下,河南地主们那些玩弄圣人遗言的文字游戏没有任何说服力。而且自己都没有信心反驳共和的理论。最大的体现就是严禁共和的书籍扩散,同时时刻关注着佃户们的动向。
思想上的威胁还是轻的。河南畏惧共和的最大原因是共和无需地方绅缙的配合就能管理半个中国人口的吃饭问题。河南士林知道这是一种新的治国理念,在这种模式下地方宗族势力是无用的,红巾军在北方闹来闹去,最根本的却无法解决治下民众的吃饭问题只能靠以战养战拖着。一旦遭受失败就会立刻一蹶不振。但是共和不同,共和的治下民众各行其职。工厂中出产钢铁,大片农田中长满粮食,共和有能力解决河南大众的吃饭问题,能组织河南人生产。世界与你为敌不可怕,可怕是你没用,世界有你和没你一个样。
主持攻击河南的主帅何成是第一次指挥这么大兵团作战,和会战不同,会战是两只主力部队在一个重要的战略地点开打,以消灭对方的主力部队为胜利条件。但是大兵团进攻不同。何成手下十六个师中的十个一条战线的形式向河南压过去,何成在战线后头布置的军队随时充当预备力量对一线部队实行支援。
何成为了掌握一百多公里战线的动向最头疼的是消息传播问题。马匹信鸽各种信息传递媒介都用上了。何成的战线推进的比较慢,但是十分稳。稳的对面无语。共和的大军向一阵山一样压过来,火力不够的元军没法对着这个一字长蛇阵般的军阵实行任何一点的突破。原本适应和红巾军一起火器为辅肉搏为主的打法,在面对共合军死亡之雨般的炮击,以及狂风般的子弹,没有一只力量可以坚持,在共和的优势火力下河南元军放弃了聚集力量寻求在共和一点打击。将人送在共和炮口下的简直就是送炮灰。至于河南宝贵的骑兵和鹰炮组合的军队,骑炮结合的战术是需要找到对面的薄弱点实行突破,至于现在对面上百公里处没有薄弱点,鹰炮的射程没有共合军的火炮远,骑兵更是宝贵,元军将领舍不得将他们的心头肉投入这个有去无回的绞肉机中。也就是在共合军的稳扎稳打下,孛罗贴木儿向朝廷发出了“共合军势大,河南局面不可为”的战报。朝廷中的七王爷很有魄力,他下令让河南元军保存实力带走足够的物质和工匠向北退。
河南元军的北逃让河南的大户倒霉了,孛罗贴木儿抱着临走捞一票的思想,加上前线的民军对共合军没有抵抗力而且损失很大,元军统帅是蒙古人手下的骑炮部队也都是蒙古人,既然要走了就对帮助元朝剿灭红巾军立下大功的当地大户见财起意,首先先把从当地招的民军调到前线,然后就对这些养了几年的肥猪们下手了。对地主庄园炮击然后实行抢劫,整个河南北部乱了。在元军决心撤走的前七天中元军抢掠的河南北部百分之四十的庄园,河南所有的地主都感到被背叛的滋味。一些宗族势力强大抗住了这一阵风波,似乎有了信心。等到共合军来的时候他们抗拒土改被共合军一个一个的碾碎。
不过在共合军收拾河南局面时元军得到逃亡的时间。
相对于河南的大片土地快速到手。陆海指挥的集团在山东遇到了赵敏他爹的坚决阻击,王保保这几年和红巾军作战缴获了大量共和外贸火枪,这使王保保的手下聚集了一只不容小视的火枪部队,在徐州一代,察汗把自己所有的火器力量一共两万人的纯火器部队在这一代布放。在这里指挥的是王保保。
陆海带领的军团分两个主攻方向和一个防御方向主攻方向是山东以及苏北,防御方向是在靠河南那边,与何成的攻击集团合作不让河南与山东之间出现缺口。苏北的张士诚势力发现局面不对,自己似乎抱错了大腿,于是立刻改变旗号,想和共和联系,但是在此联系之前他想给自己来一些筹码,张士诚深知共和的强势,如果自己不展现出力量的话自己的军队会被收编自己的财产会被没收,自己会被共和像收编北方红巾军那些战败之将一样处理。说到底张士诚还是想做地方的土皇帝。于是他带着军队向如皋领地攻击决心据此来和共和讨价还价。
“快走,快走,拿好武器,等打破如皋,里面的财物随便挑,漂亮姑娘满城都是”张士诚军队里的小军官们一个一个都这么诱惑着下面的士兵。和张士诚的起家之地靠在一起的如皋,对这些泰州人来说简直是天堂,如皋的渔业造船业发达给当地民众带来的殷实的生活。这里聚集着大量的制造工人,加上从海洋中捕捞的水产便宜,这里的生活比共和内陆城市还要好一点。这让非如皋的泰州人看的眼巴巴的。但是如皋接受外来移民早在公元1348年就截止了现在逃入如皋的难民都被共和送下南洋移民了,由于泰州文人的负面宣传南洋现在在泰州人眼中和地狱是一个级别的。
张士诚用利益蛊惑着全军上下对如皋发动进攻,楞堡防御对这种流寇似得袭击没有意义。以前淮东路的元军逮住楞堡猛攻是为了打出一个缺口方便大军涌入,当时张士诚的军队鱼龙混杂,在某种程度上根本不算一只军队,他们在五个楞堡面前,耐不住贪财分散成小流溜进了如皋控制区。这中分散的人不再受张士诚部控制,如果他们按照张士诚的意愿专门搞破坏而不是抱着抢劫的心理,那就是妥妥的渗透战术。可惜这帮人能渗进来但是没有组织纪律,也就是花费了如皋内部民兵来好一阵客串警察的功夫。
张士诚没有想过自己的手下这么废,他只勾起了自家军队向如皋前进的勇气,却没有让他们攻城的组织能力。结果这一场进攻如皋的战争变成了为了抢劫而偷渡的闹剧。
对付这样一个势力陆海在苏北的进攻是很顺利,苏北与共和接触的太多,有一种思潮出现在苏北“如果整个苏北被共和统治那么苏北会不会像如皋那样。”共和七年来的工业化发展创造了大量社会财富,让周围势力不自觉的产生大量的带路党。
上面都是顺利的,下面说些不顺利的。陆海的集团的先头部队在进攻王保保驻守的阵地时受到了挫折。像往常一样共合军先是一阵炮火砸过去,然后步兵保持散兵线队形去占领,但是这一次在火炮打击后,王保保的部队在共合军冲上来是给予了打击,亏得这个步兵师采取的是散兵线,在遭受射击后立即卧倒采取火力掩护,撤退了下来,这个师以为是炮火不够猛烈继续炮击了一阵子,结果第二次试探发现对面的反抗力量依然强大。这个师长没有莽撞,于是观察起来对面的布阵发现对面是依靠挖掘战壕防御,等到炮击过后从战壕中出来,深战壕可以有效的防止炮击,这是军事经验交流中共和每个军官都必须知道的。而且据壕而战有力于士兵隐蔽。所以对面的敌人很难缠。
这个师长下令就地挖掘战壕防御很快陆海带着主力部队赶到了,面对面前的这一只拦路虎,陆海没有为进攻受阻而为难手下,尽管有些军官因为何成方面军的高歌猛进起了攀比知心。但是陆海制止了手下要求强攻的命令。经过上次程攀的教训,陆海已经知道战争的是什么,战争时为了达到目标而战的,何成方面已经拿下了河南让敌人落荒而逃可以说是完成了夺取中原的战争目标,自己面前面对的这一只部队是北方元军数量最庞大的一只火器军团,早打比晚打好,靠近己方后勤与其战争要比在山西蒙古等内陆相遇要较共和有力,消灭眼前的这一只军队就是陆海集团所要达成的战争目标,而不是一味的跟何成部队比较挺进速度。陆海下令留下六个师团包围这只部队和他们打堑壕战。
一条条战壕交错着。王保保很快丧失了将共和军堵住的喜悦,他开始发现自己的军队也动不了。消息传到共和,程攀了解到前线的情况后支持陆海决定吃掉这两万火器军队的决定,同时要求工厂中赶制一批带着瞄准镜的步枪,交给前线正在进行堑壕战的士兵们。在这场互相打冷枪的战斗中原本火枪射程就赶不上共合军步枪的元军很快就连头都不感冒。
对峙了二十天后,共合军通过堑壕延伸压缩元军阵地的方式已经将元军的几个小部分切割了下来。王保保知道自己要败了。弹药已经所剩不多,伤员一个一个死去,整个堑壕中发出一种腥臭的味道。王保保对自己的手下说道:“我为大元征战十年,败少胜多,如今这很可能就是吾等为大元的最后一战了,传我命令全体在今天明天休息好吃好后天突围。”
同时也在战壕中的陆海用潜望镜加望远镜观察了一下对面,嘴角上露出了笑容。“王保保要败了”陆海十分高兴的对各部军官说道:“他不是败在战术上而是败在国力上,如果元朝能动员五万这样的火枪军队,并能给他们远远不断的物资补给,那么即使我们占有火炮步枪武器和两倍人数的优势,那么只要王保保使用这种堑壕战,步步防御步步后撤建立新的防御。山东之战的结果还很难说”。陆海已经胜券在握开始点评起对面。他说的没错王保保的的确是败在锅里上,王保保那两万部队太少没有能护住一个后方为其提供后勤,而且元朝对这只火器军队的弹药保障也是问题,这门多天基本上是共合军射十发子弹,王保保这才打一发。王保保他爹也试图援救这只元军纯骑兵的察汗的部队已经无法插手这一代的情况,共和的一个骑兵师正在盯着他们。理智情况下察汗没有冒动。
而在王保保部队被歼灭的前十天大都传来情况让察汗不得不赶回去。大都发生政变,七王爷十分老到的拿下了太子一党,太子没有逃出来。七王爷解决了太子基本上掌握了皇储废立的权利,他已经做到真正的权倾朝野,未来的皇帝也是他的傀儡,而河南退下来元军已经向七王爷效忠,但是察汗的实力在阻击共和的过程中大损剩下的骑炮部队远不是河南保存实力转进部队的对手,这让拥护太子一系的汝阳王十分纠结。他必须带兵赶回去表明态度,避免自己这一系变成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