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奉命而回,此乃太子与陛下之书信。”文立风尘仆仆,一身便装甫入大营,便呈上了太子刘谌写给刘禅的书信。刘禅常年在外南征北讨,鲜回川中,太子刘谌坐镇川中数年深的人望,久之不见父皇也是十分想念。
刘禅接过书信示意文立在一旁歇息,急忙观看心中内容,看了一遍又是一遍,双目已经湿润,口中连吐几个“好”字。刘禅知晓这刘谌与自己没有半分关系,然刘谌始终把刘禅当做父亲爱戴。尤其是刘禅振奋国家,北伐中原后刘谌更是欢欣鼓舞。见到信中提及亡故之众皇子,刘禅脑海之中也是闪过无数画面,当初不是众人舍生忘死保护自己活下来,自己早已死在魏军的刀斧之下了。
“陛下,娘娘使微臣传口信与陛下,请陛下保重龙体,不可过于操劳。”文立适时的补充道。
“啊……皇后她也辛苦了,孩儿他?”刘禅心中迫切想了解到自己亲生儿子的情况,忍不住问道。
文立见状已然会意道:“小皇子身体健康,天资过人,提笔可书,劣马可驯,朝中大臣均是赞不绝口。”言罢,文立从包裹中拿出一幅幅画卷,展开给刘禅看道:“皇后娘娘知道陛下想念娘娘和小皇子,因此使人作画给陛下,以解思念之苦。”
只见画卷中的张皇后一派富态气象,拉着一个五六岁大的小童,珍爱之情溢于言表。这一幅幅画卷画的皆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看的刘禅老泪,当众失态。没一幅画卷都是一个故事,每一幅画卷代表着一段日子,常言都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自己做了皇帝却要奔波劳碌打江山,冷落了自家的妻儿,尝尽这相思之苦。
“陛下……此乃小皇子所做之画。”文立展开最后一幅画时,画中一个孩童身披铠甲,手执利刃,一脸稚气的在马上指挥作战。线条虽然简单,笔墨尚显幼稚,可让人看后却忍不住的心疼。刘禅想起张皇后信中曾说过,当张皇后问起幼子为何要学习武艺骑马射箭时,幼子天真烂漫的答道:“学了这些,就可以每天见到父皇,不会做噩梦了。”
“好……好……大家过的好就好。啊……朕今日失态了。”刘禅哭过一阵,恢复了君临天下的神态道。
“陛下……”文立似乎要说些什么。
“爱卿不必再劝,天下大统势在必行,朕不能统一天下兴复汉室看绝不回转川中。”刘禅早知文立想说什么见状直接出言打断道。
文立闻言只好退到一旁,另一名大臣何攀道:“太子所言立学之事,不知陛下如何考量?”
刘禅点头道:“对于百姓流动甚大之州郡,此法可行。州郡乡村皆可用此方法,不过尚须考量人数,不可耽误生产种植。”
何攀略一思索道:“陛下所言甚是,由朝廷兴学免费授学于百姓,借此使百姓可以在环境恶劣的州郡扎根生活,此举甚秒。微臣觉得不仅是传授学问,其他方面也可有所调整,借此使得州郡人口充盈,减少流民。”
蜀汉在刘禅的治理之下蒸蒸日上,不过流民逃避户籍一事仍有存在。不仅仅是因为生活好坏的问题,逃的了一人,家中就少缴纳一份赋税,少担负一份徭役。无论家中是否殷实,人之本性如此,能少则少,能免则免。对此状况刘禅曾经颁布不少的政令,太子刘谌更是在刘禅的启发之下,提出了用国家办学免费传授学业的方法,来吸引流民定居在一些人口稀少,或是环境恶劣的州郡乡县。这个时代并非是有钱就可以读书,蜀汉相较于魏国已经是一个商业极为发达的国家。而商业处处离不开学问,百姓富裕之后道德品质,行为规范都是需要仁义礼仪来作为约束。国家自然有法度,可人心中树立道德标杆才是解决问题,提高国民素质之重要一环。
鼓励百姓去做学问是好事情,可是不可做的过火。天下没有统一,蜀汉和曹魏的交战是长期的拉锯,若是举国从文,那么谁去打仗?鼓励大家从军也是好事,但也难以由国家牵头。人人都想从军博得一个功名富贵,然而大家都去打仗,谁来治理国家,谁来耕田种地?鼓励百姓务农是一件大好事,于国于民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然而蜀汉的商业越来越发达,凭借交易买卖就可以来个衣钵满满,比起务农,谁不想在这买卖之间获得利益呢?朝廷做的不是偏袒任何一方,更不是需要一个满是商人的国家。各项政策带来的副作用需要平衡,国家的发展与职能也需要仔细的规划。这一切远在建业的刘禅都是亲力亲为,因此军旅之中的刘禅操劳更甚宫中。
太子刘谌能走出这一步,提出让刘禅近乎满意的方案,无疑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太子开了窍,刘禅的权力便可以放的更宽一些,减少肩头的重担,专心应付魏国,筹划统一中原的大业!
“吴郡魏军渡江北去,必然是李特,唐咨在谯郡起了作用,接下来陛下有何打算?”何攀也是刘禅近来十分倚重的大臣,见川中内部事宜暂且有了一个结论,于是把话题一抛谈起了眼前的战事。说是询问刘禅,不如说是问在场的蜀汉群臣。
刘禅果然道:“众位卿家以为接下来应该如何是好啊?”一个人的智力和精力终究有限,刘禅早已习惯了广开言路,广纳良言。
文立道:“魏军调集精锐回归中原,谯郡人马恐怕不是对手,若要下手,便在此时,迟了恐怕时机不再。”
文虎思忖一番道:“谯郡之事尚有缓和余地,眼下魏军坚守不出,我军若是继续围困建业,恐怕军力疲敝,此事往陛下重视。”相对于谯郡的事情,文虎更关心的是眼下的战事,谯郡就算失败,也只是损失一支偏师,而建业若是有什么差池,遭殃的可是蜀汉的皇帝。
孰轻孰重群臣皆是分的清楚,只是王基手中兵力充足,又不急于出城攻击蜀军,采取拖字诀到现在也是将近三个月的时间。蜀军的锐气早无,体力和精力也是一天天消耗着,而魏军方面守了三个月对方都没有攻城,这样的守城是在是无比的轻松。与其说是身处战争之中,倒不如说是接着战争养精蓄锐。时间拖得越久,对于魏军越是有利,时间拖得越长,双方士气和体力精神状况的差距便是越来越大。王基在等,等一个一战定胜负的时机;蜀军在等,可眼下却是没有什么资本继续围困了。无论是谁,都不敢用疲惫不堪的军士去和王基的虎狼之师硬碰硬!
刘禅接过书信示意文立在一旁歇息,急忙观看心中内容,看了一遍又是一遍,双目已经湿润,口中连吐几个“好”字。刘禅知晓这刘谌与自己没有半分关系,然刘谌始终把刘禅当做父亲爱戴。尤其是刘禅振奋国家,北伐中原后刘谌更是欢欣鼓舞。见到信中提及亡故之众皇子,刘禅脑海之中也是闪过无数画面,当初不是众人舍生忘死保护自己活下来,自己早已死在魏军的刀斧之下了。
“陛下,娘娘使微臣传口信与陛下,请陛下保重龙体,不可过于操劳。”文立适时的补充道。
“啊……皇后她也辛苦了,孩儿他?”刘禅心中迫切想了解到自己亲生儿子的情况,忍不住问道。
文立见状已然会意道:“小皇子身体健康,天资过人,提笔可书,劣马可驯,朝中大臣均是赞不绝口。”言罢,文立从包裹中拿出一幅幅画卷,展开给刘禅看道:“皇后娘娘知道陛下想念娘娘和小皇子,因此使人作画给陛下,以解思念之苦。”
只见画卷中的张皇后一派富态气象,拉着一个五六岁大的小童,珍爱之情溢于言表。这一幅幅画卷画的皆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看的刘禅老泪,当众失态。没一幅画卷都是一个故事,每一幅画卷代表着一段日子,常言都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自己做了皇帝却要奔波劳碌打江山,冷落了自家的妻儿,尝尽这相思之苦。
“陛下……此乃小皇子所做之画。”文立展开最后一幅画时,画中一个孩童身披铠甲,手执利刃,一脸稚气的在马上指挥作战。线条虽然简单,笔墨尚显幼稚,可让人看后却忍不住的心疼。刘禅想起张皇后信中曾说过,当张皇后问起幼子为何要学习武艺骑马射箭时,幼子天真烂漫的答道:“学了这些,就可以每天见到父皇,不会做噩梦了。”
“好……好……大家过的好就好。啊……朕今日失态了。”刘禅哭过一阵,恢复了君临天下的神态道。
“陛下……”文立似乎要说些什么。
“爱卿不必再劝,天下大统势在必行,朕不能统一天下兴复汉室看绝不回转川中。”刘禅早知文立想说什么见状直接出言打断道。
文立闻言只好退到一旁,另一名大臣何攀道:“太子所言立学之事,不知陛下如何考量?”
刘禅点头道:“对于百姓流动甚大之州郡,此法可行。州郡乡村皆可用此方法,不过尚须考量人数,不可耽误生产种植。”
何攀略一思索道:“陛下所言甚是,由朝廷兴学免费授学于百姓,借此使百姓可以在环境恶劣的州郡扎根生活,此举甚秒。微臣觉得不仅是传授学问,其他方面也可有所调整,借此使得州郡人口充盈,减少流民。”
蜀汉在刘禅的治理之下蒸蒸日上,不过流民逃避户籍一事仍有存在。不仅仅是因为生活好坏的问题,逃的了一人,家中就少缴纳一份赋税,少担负一份徭役。无论家中是否殷实,人之本性如此,能少则少,能免则免。对此状况刘禅曾经颁布不少的政令,太子刘谌更是在刘禅的启发之下,提出了用国家办学免费传授学业的方法,来吸引流民定居在一些人口稀少,或是环境恶劣的州郡乡县。这个时代并非是有钱就可以读书,蜀汉相较于魏国已经是一个商业极为发达的国家。而商业处处离不开学问,百姓富裕之后道德品质,行为规范都是需要仁义礼仪来作为约束。国家自然有法度,可人心中树立道德标杆才是解决问题,提高国民素质之重要一环。
鼓励百姓去做学问是好事情,可是不可做的过火。天下没有统一,蜀汉和曹魏的交战是长期的拉锯,若是举国从文,那么谁去打仗?鼓励大家从军也是好事,但也难以由国家牵头。人人都想从军博得一个功名富贵,然而大家都去打仗,谁来治理国家,谁来耕田种地?鼓励百姓务农是一件大好事,于国于民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然而蜀汉的商业越来越发达,凭借交易买卖就可以来个衣钵满满,比起务农,谁不想在这买卖之间获得利益呢?朝廷做的不是偏袒任何一方,更不是需要一个满是商人的国家。各项政策带来的副作用需要平衡,国家的发展与职能也需要仔细的规划。这一切远在建业的刘禅都是亲力亲为,因此军旅之中的刘禅操劳更甚宫中。
太子刘谌能走出这一步,提出让刘禅近乎满意的方案,无疑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太子开了窍,刘禅的权力便可以放的更宽一些,减少肩头的重担,专心应付魏国,筹划统一中原的大业!
“吴郡魏军渡江北去,必然是李特,唐咨在谯郡起了作用,接下来陛下有何打算?”何攀也是刘禅近来十分倚重的大臣,见川中内部事宜暂且有了一个结论,于是把话题一抛谈起了眼前的战事。说是询问刘禅,不如说是问在场的蜀汉群臣。
刘禅果然道:“众位卿家以为接下来应该如何是好啊?”一个人的智力和精力终究有限,刘禅早已习惯了广开言路,广纳良言。
文立道:“魏军调集精锐回归中原,谯郡人马恐怕不是对手,若要下手,便在此时,迟了恐怕时机不再。”
文虎思忖一番道:“谯郡之事尚有缓和余地,眼下魏军坚守不出,我军若是继续围困建业,恐怕军力疲敝,此事往陛下重视。”相对于谯郡的事情,文虎更关心的是眼下的战事,谯郡就算失败,也只是损失一支偏师,而建业若是有什么差池,遭殃的可是蜀汉的皇帝。
孰轻孰重群臣皆是分的清楚,只是王基手中兵力充足,又不急于出城攻击蜀军,采取拖字诀到现在也是将近三个月的时间。蜀军的锐气早无,体力和精力也是一天天消耗着,而魏军方面守了三个月对方都没有攻城,这样的守城是在是无比的轻松。与其说是身处战争之中,倒不如说是接着战争养精蓄锐。时间拖得越久,对于魏军越是有利,时间拖得越长,双方士气和体力精神状况的差距便是越来越大。王基在等,等一个一战定胜负的时机;蜀军在等,可眼下却是没有什么资本继续围困了。无论是谁,都不敢用疲惫不堪的军士去和王基的虎狼之师硬碰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