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野和湖阳有马隆镇守,杜预十二分的放心,马隆的准备远远比自己的预想要多,做的要好。对于魏兴和新城方面,同样由杜预一手提拔的大将负责针对蜀军,设置防线,此人便是贾辅!

    三年前襄樊之战中,后方杜预已经退兵,可贾辅和两千魏军还被仍在江陵地界。不是杜预不想等待江陵魏军,而是当时的魏军如果不撤,将会有被蜀汉包围在襄樊的趋势。

    贾辅的机敏是无人可比的,甩开了关彝的蜀军之后,带领魏军没有退回襄阳,而是走了江陵水路,在事先预备的船只中绕往新野。若是襄阳无恙,从新野水域转往襄阳也是无碍,若是襄阳有难直接退回新野也是安全。

    关彝当时虽然继续追击,可贾辅这一支魏军走得并非陆路,更非撤往襄阳,如何追的上呢?

    杜预主力魏军都是险险撤回,贾辅这番老毛病复发倒是没被责备,反而被杜预当成军功呈报朝廷,得了官职和奖励。杜预乃是三军统帅,眼中容不得沙子,求得军功乃是赏识贾辅的才能,但贾辅不从军令,屡屡的私自退兵这乃是兵家大忌。

    贾辅率领两万魏军屯驻在宛城西方,负责防御魏兴方面的蜀军来袭。以往魏军应付魏兴的蜀军,都是深入其境,攻入山中把蜀军堵在城里,求得一劳永逸。不过时局变化无常,武关的陷落让宛城三面受敌,各路人马虽然一样拒敌,可后顾有忧,以往的战术已经不适用于当下。

    若是不理环境的变化,依旧往日方法作战,一旦有蜀军突破魏军防线,这西路魏军身在茫茫大山之中,围堵山城中的魏兴,消息不灵通,行动更是不灵活。被蜀军从后方切断退路,或是在山中缠战,皆是让人头疼的事情。

    更何况贾辅擅长的乃是临阵指挥和冲杀,这堵在人家门口的法子也不是很爽快。更不爽快的却是杜预的军令,也是贾辅的心病,自己立下了军令状,担保此次作战严格按照军令行事,若有违背,军法处置!

    宛城到新野这一条线,是曹魏南方的屏障,也是保护许昌的唯一屏障。一旦这条线出现问题,魏国的国都许昌将面临蜀汉的大军进犯,届时对于天下人心,以及形势的影响都是不可估算的。

    因此魏军虽然采取守势,却是没有任何退路!

    贾辅是个放荡不羁惯了的,同样也是深藏不露的。当年羊琇与贾辅相交多年,临死方知贾辅武艺远在自己之上,这般心机深沉的人物,表面的放荡不羁只是掩饰,或是性格所致,可实力绝对是高深莫测。

    如果没有杜预,或许贾辅会泯灭在芸芸众生之中,可有了杜预,贾辅注定不会逍遥自在,因为肩负起了更重要的责任!

    蜀军浩浩荡荡的开下了山,在山脚下屯驻。贾辅也不叫魏军去作战,也不严加防范,每日里魏军依然散漫的游走,全然没有把蜀军放在眼里。贾辅更是每天固定的巡视两次,然后便在大营中痛快饮酒,酩酊大醉之后便是呼呼大睡,完全不像是在前线的样子。

    ……

    镇守西北方防范武关蜀军的乃是魏国大将解系!解系字少连,英勇善战,可是样貌平凡,因此被人忽视。直到杜预掌握军权,便立即把这良将调到了自己身边,作为左膀右臂。

    国家以才能简拔人才,与样貌何干?当年太祖武皇帝曹操曹孟德也曾经因为自己的样貌不足以威慑异族,因此拉来崔琰代替自己借其样貌来威慑众人。曹操能成就伟业,难道靠的是样貌,而不是才能么?

    杜预启用解系,加以重用!解系率领三万魏军在武关的险要路途设下营盘,并且调集民夫协助修建防御工事。蜀军在武关本身驻守的人马并不足为惧,怕的是姜维的主力军再次声东击西,从武关奇袭宛城!

    三万魏军预备阻拦蜀汉第一人姜维的主力军,这听起来是个笑话。可杜预相信解系,为将者不仅仅是兵法韬略烂熟于胸,更重要的是懂得运用天时地利,善于利用形势的变化争取主动。解系的韬略或许稍微差一些,对于地利的运用也并非十足的充分,可解系所在的军队素来被称之为“铁军”!

    意志力和强大的斗志,不屈的精神是解系的特点,有三年时间准备,有杜预这般善于谋划之人指点,足以弥补解系的不足,而三年的操练人马更让这三万魏军更胜“铁军”!

    如果说马隆守卫的是长江沿线,那么贾辅抵御的便是四野之敌,而解系守得是一条路,准确的说是一个路口!这是从武关进入魏国境内后,第一个路口!堵住这个路口,蜀军便难以前行,四周有险山怪石可以借力,三万魏军去守一个路口,反倒是格外的重视,而非轻视。

    解系之武勇,加之防御工事的建筑,让武关的蜀军束手无策,只能硬闯,但硬闯的代价,真正是谁都付得起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