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二章要做天下第一
江南书院低调的开张,确实也没掀起太多的波澜。事实上,书院在江南地区,还真不少。扬州有“扬州书院”,金陵城有“金陵书院”,苏州有“寒山书院”。这些书院,在大周朝都非常有名气。
大周文盛,最大一点就是百姓乡绅对“教育”的投入。特别是在江南,最不缺就是读书人。大周朝百年来科举的状元和进士,很大一部分都来自江南。学而优则仕,在这样的氛围下,江南地区的普通人家,只要有能力,都会送孩子去读书,就希望孩子能通过读书出人头地。
一村一个私塾,一县一座学堂,差不多就是江南地区的真实写照。当地的名望乡绅,除了修桥铺路外,捐资助学更是这些人热衷的事儿。赵悦修建的江南书院,前期投入了差不多二十万贯做基建。出乎意料的是,这些钱,基本上都来自杭州城的各大乡绅的捐赠。
当地的名望家族,在得知赵悦要修建一座学院后,没有太多犹豫,就慷慨解囊了。其中海商郑家,就捐赠了十万贯钱。在加上其他家族和商人的捐赠,林林总总算下来,在江南书院开张的时候,除了支出江南书院基建的二十万贯费用之外,都还剩下十来万贯钱。
这些人慷慨解囊捐资助学,一来这是当地已经形成的风气使然,二来也是这些家族和商人刚刚跟着赵悦下南洋发了一大笔钱财,此刻捐出一点点,不但能博得一个好名声,还能奉承拍一下赵悦的马屁,何乐不为呢。
总而言之,江南学院尽管是新建开张的一座学院,却不落魄,反而有钱得很。
有钱自然办事底气就足。于是,学院的第一批学生,赵悦很大方的都全部“免学费”,另外还管食宿,并且还宣布以后的学院学生,也全部按照这个标准来执行。
别看张载是学院院长,但谁都知道学院真正主事的,还是赵悦。当然,在书院成立的时候,赵悦也和张载做了约法三章。张载这个院长,只管教学和做学问,学院的运营和后勤管理,都由赵悦这个“山长”来负责处理。
所以赵悦做出这个举措,算得上是他的权力。只是这样一来,还是让他和院长张载又产生了巨大的意见分歧。
在新建的学院“院长”办公室内,张载正和赵悦相对而坐,一边品着茶,一边争论着。
“赵悦,我知道你会赚钱,学院现在也暂时不差钱,但你这样做,那以后这就是一个无底洞。学院有那么多钱撑得起你这决定吗?难道你就想让这书院开上几年,就关门了?”
“你算过没有,按你的标准,一个学生一天生活费就三十文前,现在这三百六十五个学生,一天的生活费就得十一贯钱,这一个月就三百来管,那一年下来,接近四千万贯!这还仅仅是生活费。你还要给这些学生提供什么学院服装?”
“还有,还有学院教授的薪酬,定那么高,一个月差不多就千贯钱了。。。”
“还有什么。。。”
“这样林林总总下来,咱们学院就这三百多学生和咱们这些人,一个月的最低开销,就得三千来贯,一年就差不多四万贯到五万贯钱,这还是最低的算法。”
“要是以后在多招学生,还要多招教授,那学院一年的开销,将会是多大,你算过没有??”
“现在咱们学院那十来万贯钱,能够支持学院开多久?”
张载乃陕西关东人,身材很是魁梧。尽管只有五十来岁,但常年做学问,学术有成,隐隐已有了大家风范的气质。此刻质问着赵悦,竟让赵悦都感觉到了一点压力。
别看张载自己的学问是关学,但张载学识驳杂,也有学问大家的风范,就是算学也颇有研究的。此刻头头是道的给赵悦算账,就是赵悦也不得不佩服这小老头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