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若兰看着身边的姐姐赵若梅道:“姐,你说哥哥能考中吗?”

    赵若梅摇了摇头道:“不知道,悦弟认学时间太短了,希望能在这一次考出好成绩吧。”

    赵若梅说是赵悦考出好成绩,却没有说他能考中。话里的意思,终究还是对赵悦能考中没太大信心。

    赵若兰嗯了一下,也觉得自己姐姐说的有道理。但想着自己哥哥最近给了她们太多的惊喜了,心里又忍不住有一丝期盼。

    这时候,赵悦的一个姨娘轻声道:“姐姐,你怎么哭了?悦儿去参加制举考试,这是喜事呢,哭什么呀。”

    赵悦母亲王氏微微拂了拂衣袖,擦拭了自己的眼眶,眼睛红红道:“我这是高兴,悦儿真的是长大了,我为他高兴。”

    赵若梅和赵若兰相视一眼,对于王氏的反应,心有灵犀,最终微微一笑。

    或许,赵悦真的能给赵家一个惊喜呢?谁知道呢?!

    赵悦的马车慢悠悠的朝着考场赶去,一路上,不断的有马车汇入进来,也有人影朝着考场方向移动。等到了贡院考场的门口,已经聚集了数百人了,人声鼎沸,好不热闹。

    这一次制举考试,名额总计六百人。包括汴京城在内,都是从全国各地由各地官员推荐而来的考生组成。这些既然能被各地官员推荐而来的考生,除了少数是真正滥竽充数,靠着关系而来的人外,大多数都是地方上已经冒头的士子。

    要知道,大周朝文风极盛,识字率也比任何时代要高,读书做官,成为这时代最强音。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士子也极多。整个大周朝,没有功名的士子估计不下百万人,这还不包括那些已经有了功名的。

    能从百万之中被选出来参加这一次制举考试的士子,绝对算是人才的人才了。就算有滥竽充数的,也估计是少则又少。毕竟,任何地方官也不可能挡着那么大的关系,在这样的事儿冒险。

    换句话说,这一波人,已经基本上代表了大周朝的士子们的最高水平。

    此刻天色已经微微放亮,赵悦掀起马车窗帘,看着外面热闹的人群,有些感叹。想着自己马上就要和这些士子展开一场“学而优则仕”的争夺,他的心居然有些小小激动起来。

    汴京城,自然是赵悦的主场了。就是贡院,在考试之前,他都通过曾布和王安石的关系,进入过里面参观了一番。所以说,赵悦是一点都不紧张的。

    走下了马车,赵悦伸了伸懒腰,看着把手在门口两边的汴京守军,还有在周围维持秩序的厢军,轻吐一口浊气,自言自语道:“来吧,让我好好见识见识这科举到底是个什么样儿的存在!”

    这一刻,赵悦是真是有一种要一举成名天下知的冲动。

    想要出人头地,就要读书中举功名傍身!这是这时代最好的出路,也是最可靠的出路。

    有了功名,做任何事情,在任何时候,才会有一层保护伞保护自己的利益。否则,一切都经不住风吹雨打的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