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长公主之所以能有这般尊崇的地位,除了她是太/祖长女之外,还因为她是太/祖三子二女中唯一幸存的那个,并且太/祖一脉男嗣已经断绝。
大祈皇室发展到今日,已经有了四位皇帝。太/祖、太宗、哲宗、仁宗,太/祖和太宗是兄弟,哲宗和现在在位的仁宗,都是太宗的子孙。
按理说,太宗一脉已经传了三代皇帝,皇位应该已经坐稳。
实际情况也是如此,但问题是大祈建国至今,时间过得并不久,也就将将三十年。
三十年,那些寿命长的开国老将,有些人都还活着呢!
那些人才是一刀一枪跟着太/祖打天下的,最重要的是本朝的太/祖皇帝拥有一个仁心,他可不像前朝许多开国皇帝一般,登基就杀功臣。
太/祖已死,他们对太/祖的尊崇之心多多少少有些移情到大长公主身上。
他们不会为了大长公主谋反,但不妨碍他们给她一些尊重和优待。而且太宗一脉传承本就不正,也需要大长公主这么一尊吉祥物来彰显皇家的仁厚。
太/祖在生命晚期,是动过念头把皇位给幼子的,那时他已经登基五年,当时的雍和太子还只是一个光头皇子,连个王爷都没有册封。
但他十五岁,到了可以娶妻的时候。
太/祖终于册封他为雍王,还一口气为他选了好几位妻妾,皇子妃是成国公的孙女,其他几位侧妃也都是开国武将和文臣家的女子。
而且他本人也争气,教导他的大儒都说皇子聪明绝顶,一点就透,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可惜,一切都晚在这个‘假以时日,必成大器’上。
若是太/祖再活五年,现在做皇帝的还真不确定是谁。但偏偏就是那么巧,给儿子娶妻没多久,太/祖就抱憾离去。
那时的雍和太子虽然聪慧,还没有足够多的功绩让底下人为了他对上同样是开国大将的太宗皇帝。
太/祖死时,脸色青紫,嘴唇泛乌,有中毒之相。
当时传言纷纷,说太/祖之死,是太宗皇帝察觉到威胁,于是提前下手,毒死太/祖。
是非早已掩盖在三十年前,但太宗登基后,曾下诏令,册封雍王为雍和太子,并在众臣面前许下诺言——待他百年之后,还政于雍和。
雍和去后,则由太宗之子祁哲登基,如此就免得主少国疑,皇本不稳。
如此这般,甚嚣尘上的流言才渐渐平息。
你看太宗陛下都已经立太/祖之子为太子,可见他不可能为了皇位而毒害太/祖,此举纯粹是为了大祈的千秋万代,如此才忍着有心之人的恶毒揣测,登上皇位。
大祈皇室发展到今日,已经有了四位皇帝。太/祖、太宗、哲宗、仁宗,太/祖和太宗是兄弟,哲宗和现在在位的仁宗,都是太宗的子孙。
按理说,太宗一脉已经传了三代皇帝,皇位应该已经坐稳。
实际情况也是如此,但问题是大祈建国至今,时间过得并不久,也就将将三十年。
三十年,那些寿命长的开国老将,有些人都还活着呢!
那些人才是一刀一枪跟着太/祖打天下的,最重要的是本朝的太/祖皇帝拥有一个仁心,他可不像前朝许多开国皇帝一般,登基就杀功臣。
太/祖已死,他们对太/祖的尊崇之心多多少少有些移情到大长公主身上。
他们不会为了大长公主谋反,但不妨碍他们给她一些尊重和优待。而且太宗一脉传承本就不正,也需要大长公主这么一尊吉祥物来彰显皇家的仁厚。
太/祖在生命晚期,是动过念头把皇位给幼子的,那时他已经登基五年,当时的雍和太子还只是一个光头皇子,连个王爷都没有册封。
但他十五岁,到了可以娶妻的时候。
太/祖终于册封他为雍王,还一口气为他选了好几位妻妾,皇子妃是成国公的孙女,其他几位侧妃也都是开国武将和文臣家的女子。
而且他本人也争气,教导他的大儒都说皇子聪明绝顶,一点就透,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可惜,一切都晚在这个‘假以时日,必成大器’上。
若是太/祖再活五年,现在做皇帝的还真不确定是谁。但偏偏就是那么巧,给儿子娶妻没多久,太/祖就抱憾离去。
那时的雍和太子虽然聪慧,还没有足够多的功绩让底下人为了他对上同样是开国大将的太宗皇帝。
太/祖死时,脸色青紫,嘴唇泛乌,有中毒之相。
当时传言纷纷,说太/祖之死,是太宗皇帝察觉到威胁,于是提前下手,毒死太/祖。
是非早已掩盖在三十年前,但太宗登基后,曾下诏令,册封雍王为雍和太子,并在众臣面前许下诺言——待他百年之后,还政于雍和。
雍和去后,则由太宗之子祁哲登基,如此就免得主少国疑,皇本不稳。
如此这般,甚嚣尘上的流言才渐渐平息。
你看太宗陛下都已经立太/祖之子为太子,可见他不可能为了皇位而毒害太/祖,此举纯粹是为了大祈的千秋万代,如此才忍着有心之人的恶毒揣测,登上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