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牛刀小试(二)

    董氏终于还是没有熬过广顺二年的夏天,她只是坚持到了郭威凯旋。

    郭威比以前更加忙碌了,批阅奏章常常弄到深夜,人也更加沉默严肃,只有在郭炜入内觐见的时候,祖孙二人单独相处,那时郭威才会有真正发自内心的笑容。

    郭炜对此也是毫无办法的,他还没有能力给阿翁分忧,即使是像现在这样扮演孩童让郭威感受一点天伦之乐,也不会有几年好做的了。帝王无家事,等到郭炜束发出阁的时候,就该接受正规的皇家教育了,到那时候一举一动都会有人盯着,行为必须很收敛很低调。

    所以郭炜的大部分精力又扑到了棉花上面。对于棉田的防涝还有田间管理什么的,那都是完全信任卫伯了,郭炜则是在努力准备棉花加工设备。

    首先是轧花机,这个东西在这里是没人知道的,据说西域也还是靠手工分离棉籽。

    不过郭炜在前世曾经翻阅《天工开物》,在书中看到过一张大略图,是脚踏轧花机的,虽然那张图的细节部分一点都不清楚,但是基本原理都画出来了,郭炜能够看明白。而对于已知原理的机构设计,郭炜还是有一点自信的,虽然这里没有设计手册,但是目前的技术要求也不高,很多数据粗估一下就足够了。况且当地应该找得到丝麻的脚踏纺机,完全可以参考借鉴其中的动力机构。

    然后就是清棉梳棉了。

    第一步就是弹棉花,这个郭炜小时候见过,所谓没吃过猪肉也看过猪跑,复制起来更不难,难的是到时候要怎么操作,这个就是具体工作人员要去实践摸索的。

    要是做棉被棉衣,到这一步就可以了,郭炜记得好像当年盖的被子中的棉胎是要用网状纱线固定住的。不知道丝绵被是不是也有这道工序,不然可以直接照办,不过没有东西可资借鉴也不要紧,这个原理还是比较简单的,就是那固定棉花的纱线要用麻线代替棉线了。

    最后就是纺纱和织布。

    这些本来不必急于考虑的,试种的棉花都不到一亩地,天知道最后能收多少,做完一床棉被和一件夹袄以后还能不能剩。不过对于郭炜来说闲着也是闲着,也是要用这类设计来练练手的时候了。

    纺纱仍然可以参考丝和麻,不过棉花的纤维短得多,有些地方肯定需要改变,恐怕最终的工艺方案还要实际用棉花试过了才行,郭炜的先期工作就是去拆解分析丝麻纺织机器,充分领会原理精神。

    于是接下来的几个月,郭炜就不大出门了,只是支使章瑜四处跑腿,加上宫中仆妇们提供,几个渠道弄来些脚踏纺车,然后钻进房间开动研究、拆解分析,忙了个不亦乐乎。

    等到郭炜再次出门的时候,已经是九月了。

    郭炜手中拿着一堆炭笔画的图纸,找到了四姑父张永德。可怜这时候已经遥领和州刺史的小底第一军都指挥使、驸马都尉还得给郭炜跑这种腿,也只好领着他找了相熟的作坊副使寻拿手木匠。

    本来工科的共同语言就是制图,但是郭炜这批图纸还是让老木匠迷糊了一下,没办法,两个时代的作图标准规范不一样。幸好郭炜是自己设计的,设计思路、生产工序都清楚得很,于是当面与木匠一一讲解清楚,直到对方明确点头表示没问题了,郭炜这才放心地离开。

    解决了棉花加工设备制造问题的第二天,郭炜又来到了田庄,迎接他的是卫伯那欣喜得意的面孔和晾晒在房前那开口笑的棉铃。

    “宜哥来了,是看我老头子还是看棉花的啊?”卫伯的话里面都透着一股得意劲。

    “当然是来看卫伯你老人家,棉花的事情就交给卫伯了,不用看。”

    卫伯乐得眼睛都眯起来了,一直呵笑着:“不用这样假模假式的,你经常来看看老头子,我就很高兴了。卫伯知道你还是操心棉花的事,这不,差不多晒透了,有六十斤咧,比麻田产量高。不光是产量更高,还比种麻省事,这棉花看着现在就能用了,不用拣季节沤麻,硬是要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