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抉择
“英姬,天子要我选择是在东京等待牧守交州的机会,还是出使西域之后赴凉州刺史任,你以为哪样更好?”
当天晚上,在赵弘殷留给赵家兄弟的府邸,主进的偏房内,赵匡义轻声地问着一个面貌柔媚的女子。
赵弘殷从军数十年,虽然到了最后几年才获得比较快速的蹿升,前面的一二十年时间里面始终都在马军指挥使的位置上原地踏步,但是好歹经历过李存勖、李从珂、石敬瑭等人,历年赏赐下来的钱财节省些还是可以在京城买一座过得去的宅子的,这座府邸就是赵弘殷留给赵家三兄弟的家产了。
赵匡胤发达得早,三十岁建节,先后执掌殿前军和定远军,这样的身份当然不至于和两个兄弟挤在一起住,早在郭荣当政的时候就赏了另一处宅院给他,所以赵家的这所老宅现在只住着赵匡义和赵匡美两兄弟,其中赵匡义占着主进。
郭炜在召见两个使团之后,特别把赵匡义留下来谈话,除了说些安抚、鼓励的话之外,却偏偏拿出个难题来给他选择,虽然并没有要求赵匡义立即作出答复,但还是让他觉得好生头疼。回到家之后,赵匡义就一直在反复斟酌着两种选择的利弊对比,只觉得这也很好,那也不错,但是又觉得两样都不是那么令人满意,如果能够在京畿、河北哪怕是江南实领一州,那才是最合意的——但是他心中深切地知道,这多半是不可能的。
赵匡义知道,且不说皇帝正在这些内地州郡推行文臣治政,多地都已经将节度使、刺史改成了转运使和知州,显然是不会把自己这个名义上的武臣派去做刺史,就是以自己的那些前科而言,内地州郡也不会有自己的份。皇帝能够允许自己建功立业升上刺史一级,甚至可以接受自己被正授为刺史而非遥领州郡,这已经是看着太后和自己的夫人面子了,那么把自己的任职地点放在交州或者凉州也是正常的。
留在京师,看皇帝的意思多半是不会再给自己上进的机会了,后面的几十年恐怕庄宅使就是最高目标;等机会监军入安南,争取搏一个交州刺史,这条路需要付出的努力还不算多,但是不知道机会将在哪年出现;现在就答应出使瓜沙和于阗,回来就肯定得到凉州刺史的职位,不过这一趟使命往返恐怕就要离家两三年,而且凉州还需要自己努力经营才会真正成为赵家地盘。
如此截然不同的三种前景,实在是让赵匡义颇费思量。
回答赵匡义的是一个怯生生的声音:“阿郎,这等大事奴怎么晓得应对,阿郎要问主母才是。”
这个面相柔媚声音娇怯的女子却正是高丽送给大周正使的贵女崔氏英姬。崔氏虽然不是崔家的嫡脉,甚至她的生母都不是其父的正妻,但是终究出自高丽的崔氏高门,自小耳濡目染,这种政治方面的事情原本难不住她,不过来到大周京师已经有一段时间,她也搞清楚了这个家庭当中有权势能作主的是谁。
大伯赵匡胤,这是第一个能作主的人,赵家的富贵虽然是已经过世的阿舅奠定的基础,不过现如今的地位却几乎都是赵匡胤打下来的,反而自己的夫君赵匡义还损害过赵家的前途。然而赵匡胤远在西北戍边,只是为了赵匡义的前途抉择问题,而且不管哪种选择都对赵家无害,就这么贸然派人去询问大伯的意见,还会延误对皇帝的答复,那并不怎么合适。
接下来能够作主的就是二房的主母符昭兰了。
崔氏已经知道,赵匡义曾经给赵家惹下过一次大祸,而那一次之所以没有祸及全家,端赖符昭兰是太后的妹妹,现在皇帝把两条出外建功立业的道路交给赵匡义选择,多半也是因为太后和符昭兰。
所以在听到赵匡义的问话之后,崔氏很本分地就感觉到自己实在是不宜插嘴,即便要发表什么意见,至少也要等到问过了符昭兰的意见之后再说,更遑论她的入门都不怎么受对方待见,心中正惶恐着呢。
“问她做个甚!”赵匡义烦躁地一挥手,轻吼了一声以后又换成小声嘟囔了一句,“每次见了她都要低声下气的,徒然折了男儿气概……若不是遇上了英姬,我都快要不知道……”
“啊?!”
崔氏被赵匡义的吼声一吓,又没怎么听清楚他的嘟囔,其实也听不太懂,心下不太确定,就只好虚虚地问了一声。
赵匡义吁了一口气,然后伸手揽着崔氏说道:“这种事情无需问她,反正不管我选择去哪里征戍,她都是要留在东京的……再说她也没有生下一男半女,我若是出京任职,只要带上你就够了,所以到底选择哪里也就只要问过你的意思就好~”
崔氏又是被吓了一跳,有些惊慌,又有些感动地看了赵匡义一眼,身子慢慢地靠进了赵匡义的怀中,声音柔柔地说道:“奴能有什么意思啊~出嫁从夫,阿郎想去哪里,奴就跟去哪里。”
“不要有什么顾忌,心中是怎么想的,你就尽管说出来,反正我又不会仅仅凭你的话来决定行止。”
“英姬,天子要我选择是在东京等待牧守交州的机会,还是出使西域之后赴凉州刺史任,你以为哪样更好?”
当天晚上,在赵弘殷留给赵家兄弟的府邸,主进的偏房内,赵匡义轻声地问着一个面貌柔媚的女子。
赵弘殷从军数十年,虽然到了最后几年才获得比较快速的蹿升,前面的一二十年时间里面始终都在马军指挥使的位置上原地踏步,但是好歹经历过李存勖、李从珂、石敬瑭等人,历年赏赐下来的钱财节省些还是可以在京城买一座过得去的宅子的,这座府邸就是赵弘殷留给赵家三兄弟的家产了。
赵匡胤发达得早,三十岁建节,先后执掌殿前军和定远军,这样的身份当然不至于和两个兄弟挤在一起住,早在郭荣当政的时候就赏了另一处宅院给他,所以赵家的这所老宅现在只住着赵匡义和赵匡美两兄弟,其中赵匡义占着主进。
郭炜在召见两个使团之后,特别把赵匡义留下来谈话,除了说些安抚、鼓励的话之外,却偏偏拿出个难题来给他选择,虽然并没有要求赵匡义立即作出答复,但还是让他觉得好生头疼。回到家之后,赵匡义就一直在反复斟酌着两种选择的利弊对比,只觉得这也很好,那也不错,但是又觉得两样都不是那么令人满意,如果能够在京畿、河北哪怕是江南实领一州,那才是最合意的——但是他心中深切地知道,这多半是不可能的。
赵匡义知道,且不说皇帝正在这些内地州郡推行文臣治政,多地都已经将节度使、刺史改成了转运使和知州,显然是不会把自己这个名义上的武臣派去做刺史,就是以自己的那些前科而言,内地州郡也不会有自己的份。皇帝能够允许自己建功立业升上刺史一级,甚至可以接受自己被正授为刺史而非遥领州郡,这已经是看着太后和自己的夫人面子了,那么把自己的任职地点放在交州或者凉州也是正常的。
留在京师,看皇帝的意思多半是不会再给自己上进的机会了,后面的几十年恐怕庄宅使就是最高目标;等机会监军入安南,争取搏一个交州刺史,这条路需要付出的努力还不算多,但是不知道机会将在哪年出现;现在就答应出使瓜沙和于阗,回来就肯定得到凉州刺史的职位,不过这一趟使命往返恐怕就要离家两三年,而且凉州还需要自己努力经营才会真正成为赵家地盘。
如此截然不同的三种前景,实在是让赵匡义颇费思量。
回答赵匡义的是一个怯生生的声音:“阿郎,这等大事奴怎么晓得应对,阿郎要问主母才是。”
这个面相柔媚声音娇怯的女子却正是高丽送给大周正使的贵女崔氏英姬。崔氏虽然不是崔家的嫡脉,甚至她的生母都不是其父的正妻,但是终究出自高丽的崔氏高门,自小耳濡目染,这种政治方面的事情原本难不住她,不过来到大周京师已经有一段时间,她也搞清楚了这个家庭当中有权势能作主的是谁。
大伯赵匡胤,这是第一个能作主的人,赵家的富贵虽然是已经过世的阿舅奠定的基础,不过现如今的地位却几乎都是赵匡胤打下来的,反而自己的夫君赵匡义还损害过赵家的前途。然而赵匡胤远在西北戍边,只是为了赵匡义的前途抉择问题,而且不管哪种选择都对赵家无害,就这么贸然派人去询问大伯的意见,还会延误对皇帝的答复,那并不怎么合适。
接下来能够作主的就是二房的主母符昭兰了。
崔氏已经知道,赵匡义曾经给赵家惹下过一次大祸,而那一次之所以没有祸及全家,端赖符昭兰是太后的妹妹,现在皇帝把两条出外建功立业的道路交给赵匡义选择,多半也是因为太后和符昭兰。
所以在听到赵匡义的问话之后,崔氏很本分地就感觉到自己实在是不宜插嘴,即便要发表什么意见,至少也要等到问过了符昭兰的意见之后再说,更遑论她的入门都不怎么受对方待见,心中正惶恐着呢。
“问她做个甚!”赵匡义烦躁地一挥手,轻吼了一声以后又换成小声嘟囔了一句,“每次见了她都要低声下气的,徒然折了男儿气概……若不是遇上了英姬,我都快要不知道……”
“啊?!”
崔氏被赵匡义的吼声一吓,又没怎么听清楚他的嘟囔,其实也听不太懂,心下不太确定,就只好虚虚地问了一声。
赵匡义吁了一口气,然后伸手揽着崔氏说道:“这种事情无需问她,反正不管我选择去哪里征戍,她都是要留在东京的……再说她也没有生下一男半女,我若是出京任职,只要带上你就够了,所以到底选择哪里也就只要问过你的意思就好~”
崔氏又是被吓了一跳,有些惊慌,又有些感动地看了赵匡义一眼,身子慢慢地靠进了赵匡义的怀中,声音柔柔地说道:“奴能有什么意思啊~出嫁从夫,阿郎想去哪里,奴就跟去哪里。”
“不要有什么顾忌,心中是怎么想的,你就尽管说出来,反正我又不会仅仅凭你的话来决定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