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清早,宫里圣旨传了下来,沈溪奉皇命调查朝中官员对张氏外戚的弹劾,这充分显示了正德皇帝对案情的重视。
沈溪人在兵部,但管的已不完是兵部的事情,何鉴闻讯匆忙过来见沈溪,在何鉴看来,这是自己和沈溪一起努力的结果。
兵部公事房。
沈溪面对何鉴,摇头道:“如今陛下只是答应查案,并不代表陛下已下定决心惩处外戚,就算查有实证,最后定罪也需请示陛下,赦免也就是一道圣旨的问题。”
何鉴点头:“即便如此也不容易,要知道朝中百官对外戚作奸犯科敢怒而不敢言,如果这案子持续没人管的话,地方上不知要乱成什么样子。哦对了,之厚,是如何说服陛下彻查案子的?”
沈溪道:“在下对陛下说直隶、山东和河南地方出现民乱,指出其根源与朝廷不作为有关。”
“这……”
何鉴当即脸色就变了。
在何鉴看来,沈之厚不是虚报地方民乱达成目的吗?这么做跟刘瑾有什么区别?只不过当时刘瑾利用虚报的事情攻击朝中忠臣,而则是为了针对作奸犯科的外戚,实质是一样的。
沈溪知道何鉴在担心什么,解释道:“这并非是凭空编造,京师保定府、真定府乃至顺天府西边的房山,均有民乱兴起,才不到一个月已呈星火燎原之势,各府县已上奏朝廷请调兵马,因消息不畅,此事尚未传开,朝野上下很多人都不知晓。”
何鉴这才释然:“原来外戚为恶,影响竟如此恶劣,怪不得陛下要过问。”
何鉴并不怀疑沈溪欺瞒圣听,之前他就知道地方上的确很多弊端,尤其体现在马政上,大明直隶、河南和山东等地的农民,不但要缴纳赋税,更要负责为朝廷养马,如果马匹生病或者死亡,很多人家倾家荡产,只能卖儿卖女过活。
京师本来首善之地,可惜世道艰辛,民间矛盾同样激烈,土地兼并远比其他地方还要严重,再加上外戚强买强卖、凌虐民女等恶行,地方上那些别有用心之人趁机挑事,民众不甘坐以待毙,一经煽动便揭竿而起。
历史上刘六、刘七起义就这么形成的,不过因为沈溪提前结束刘瑾擅权的局面,使得一些事并未按照历史进程发展,刘六和刘七二人尚未来得及登上历史舞台,目前民间的反抗尚未形成气候。
沈溪道:“何尚书请放心,陛下让在下查案,在下一定秉公办理,不过在最后定罪上,在下只能提出一些建议,一切都得交由陛下圣裁。”
何鉴点头:“明白,明白,涉及皇亲国戚,只能如此,倒是让之厚为难了……接下来这边承受的压力不小啊。”
沈溪心想:“何鉴也知道为此事我担了多大干系?现在听起来皇帝让我负责调查案子,好像是多大的荣耀,但很快我就会成为众矢之的,有人想通过我来攻击外戚达成他们的政治诉求,有人则会威逼利诱我为张氏兄弟遮掩罪行,更有人浑水摸鱼,趁乱盯上我,欲除之而后快……这案子不是烫手山芋是什么?”
何鉴表达对沈溪的“理解”,简直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沈溪送何鉴离开后,很快刑部尚书张子麟也来兵部衙门求见沈溪,毕竟沈溪这次要做的事情代表了三法司,关于阉党后续案情和外戚案上,所有事情都要听命于沈溪,就连张子麟也要充当沈溪的助手。
“……沈尚书,此案所有卷宗都在这里,包括顺天府那边送来的,还有刑部之前搜集的情况,都查有实证,但所有证据……想要毁灭只是某些人举手之劳罢了,要想办成铁案,最好要有两位国舅爷口供……”
张子麟对沈溪很尊重。
沈溪人在兵部,但管的已不完是兵部的事情,何鉴闻讯匆忙过来见沈溪,在何鉴看来,这是自己和沈溪一起努力的结果。
兵部公事房。
沈溪面对何鉴,摇头道:“如今陛下只是答应查案,并不代表陛下已下定决心惩处外戚,就算查有实证,最后定罪也需请示陛下,赦免也就是一道圣旨的问题。”
何鉴点头:“即便如此也不容易,要知道朝中百官对外戚作奸犯科敢怒而不敢言,如果这案子持续没人管的话,地方上不知要乱成什么样子。哦对了,之厚,是如何说服陛下彻查案子的?”
沈溪道:“在下对陛下说直隶、山东和河南地方出现民乱,指出其根源与朝廷不作为有关。”
“这……”
何鉴当即脸色就变了。
在何鉴看来,沈之厚不是虚报地方民乱达成目的吗?这么做跟刘瑾有什么区别?只不过当时刘瑾利用虚报的事情攻击朝中忠臣,而则是为了针对作奸犯科的外戚,实质是一样的。
沈溪知道何鉴在担心什么,解释道:“这并非是凭空编造,京师保定府、真定府乃至顺天府西边的房山,均有民乱兴起,才不到一个月已呈星火燎原之势,各府县已上奏朝廷请调兵马,因消息不畅,此事尚未传开,朝野上下很多人都不知晓。”
何鉴这才释然:“原来外戚为恶,影响竟如此恶劣,怪不得陛下要过问。”
何鉴并不怀疑沈溪欺瞒圣听,之前他就知道地方上的确很多弊端,尤其体现在马政上,大明直隶、河南和山东等地的农民,不但要缴纳赋税,更要负责为朝廷养马,如果马匹生病或者死亡,很多人家倾家荡产,只能卖儿卖女过活。
京师本来首善之地,可惜世道艰辛,民间矛盾同样激烈,土地兼并远比其他地方还要严重,再加上外戚强买强卖、凌虐民女等恶行,地方上那些别有用心之人趁机挑事,民众不甘坐以待毙,一经煽动便揭竿而起。
历史上刘六、刘七起义就这么形成的,不过因为沈溪提前结束刘瑾擅权的局面,使得一些事并未按照历史进程发展,刘六和刘七二人尚未来得及登上历史舞台,目前民间的反抗尚未形成气候。
沈溪道:“何尚书请放心,陛下让在下查案,在下一定秉公办理,不过在最后定罪上,在下只能提出一些建议,一切都得交由陛下圣裁。”
何鉴点头:“明白,明白,涉及皇亲国戚,只能如此,倒是让之厚为难了……接下来这边承受的压力不小啊。”
沈溪心想:“何鉴也知道为此事我担了多大干系?现在听起来皇帝让我负责调查案子,好像是多大的荣耀,但很快我就会成为众矢之的,有人想通过我来攻击外戚达成他们的政治诉求,有人则会威逼利诱我为张氏兄弟遮掩罪行,更有人浑水摸鱼,趁乱盯上我,欲除之而后快……这案子不是烫手山芋是什么?”
何鉴表达对沈溪的“理解”,简直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沈溪送何鉴离开后,很快刑部尚书张子麟也来兵部衙门求见沈溪,毕竟沈溪这次要做的事情代表了三法司,关于阉党后续案情和外戚案上,所有事情都要听命于沈溪,就连张子麟也要充当沈溪的助手。
“……沈尚书,此案所有卷宗都在这里,包括顺天府那边送来的,还有刑部之前搜集的情况,都查有实证,但所有证据……想要毁灭只是某些人举手之劳罢了,要想办成铁案,最好要有两位国舅爷口供……”
张子麟对沈溪很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