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口县城一日内被明军攻下,消息很快由溃兵传回了九江。湖口县本就属于九江府,镇守湖口的也是刘文秀的部下。得到消息之后,刘文秀这才明白中了明军声东击西之计。

    虽然九江城还在自己手中,可刘文秀知道湖口陷落,己方将无法通过水道从鄱阳湖进入长江,而明军则可通过鄱阳湖水道袭扰江西各地,后果十分严重。

    所以,必须想法把明军赶出湖口!刘文秀手下有五万精兵,都是打老了仗的精锐,兵力并不算少。虽然大西皇帝张献忠带着主力还未回来,刘文秀自己却尝试着夺回湖口。即便夺不回湖口,也得为主力回援创造条件。

    可是九江城在鄱阳湖以西,距离鄱阳湖入江口还有二十余里,湖口县城却在鄱阳湖东,要想夺回湖口县城必须得跨越鄱阳湖。

    当然攻打湖口之前,必须得保证九江不失,为了稳妥起见,刘文秀留下了两万士兵守九江,自己带着三万人来到鄱阳湖西侧,开始征调湖西船只。

    江西运输出行本就靠船舶,鄱阳湖又是整个大明最大之湖泊,周围船只当然众多,虽然绝大部分船只被张献忠征调运送军队去了,可刘文秀还是轻易征调了二三百艘湖船,并在湖西青山镇湖面立下水营。

    青山镇距离九江二十里,往东是波澜壮阔的鄱阳湖,渡过十多里宽的鄱阳湖面便可登陆北攻湖口县城,而从青山镇往南不远鄱阳湖湖面豁然开朗,从十来里宽变成数十里上百里,变得浩瀚无边。

    在青山镇立下水营,进可以跨越十里水面到达东岸威胁湖口,守可以监控明军防止他们通过鄱阳湖进入江西腹地。而青山镇距离九江只有二十里,又可以及时回援九江,刘文秀选择的这个扎营点可谓位置绝佳。

    通过接触以及湖口溃兵的反馈刘文秀知道,明军的兵力大概六七万人,比自己手下要多,所以他对独力击败明军夺回湖口并没报多大希望,之所以带兵来到青山镇扎营,实际上是打着引诱明军攻打青山镇或者九江的心思,只有把明军调动起来贸然进攻,自己才有可能运动中击败明军的希望。

    大西军和明军打战了这么多年,相互之间知根知底,刘文秀对明军的战力不是太看得起。虽然明军的统帅是那个号称战神的齐国公陈越,可那又怎样?陈越之所以成名那是因为他没有碰见真正的对手,刘文秀二十来岁正是年轻气盛的时候,对陈越的诺大名声极不服气!

    一艘江船从北面湖面驶来,停在湖心打量着正在立营的西军,刘文秀派出了三百军队乘坐六七艘船只前去进攻,还未等西军船只靠近,那艘明显是明军哨船已经飞速掉头,如飞而去。

    也许明军很快便会来攻了,刘文秀暗道,遂命令手下加强戒备快速立营。然而,直到夕阳西下,营寨完全立好,所有船只悉数躲进寨中时,明军船队却还没有来进攻,令刘文秀暗暗狐疑。

    顾锦城站立船头,命令手下快速划船返回湖口,去向主将余枫报信。

    陈越守孝离开军队以后,平南军分裂为数部,分由金声桓、余枫、李成栋等总兵带领。当日在扬州招募的一大帮军户子弟,有些人选择了继续追随陈越,哪怕是暂时闲用,比如顾锦城的好兄弟杨小磊,大部分则继续跟随所在部队的将领军前效力。

    顾锦城一心想打回老家四川,便选择跟了作战最勇猛的总兵余枫,现在余枫麾下任参将之职。

    身为参将,探查敌情这样的小事自然用不着亲历亲为。可顾锦城用兵谨慎,不亲临一线做到心中有数便很难心安。当探马来报九江西贼守军大队人马出城时,顾锦城便向余枫请令要亲自前往探查。

    通过观看西贼设立水营,顾锦城对西贼的情况有了初步判断,当西贼船只来攻时便下令回航湖口,去向余枫报信。

    湖口县城,城头高高飘扬着明军的战旗,城下却忙忙碌碌,无数的士兵挑土担石,忙个不停。顾锦城昔日的好兄弟杨小磊正站在城墙外,指挥着几个工兵营士兵在城外地面上测量然后用白灰划着粗线,然后会有工兵指挥京营士兵,沿着白线堆土修筑城墙。

    陈越有意把湖口县城当作和大西军决战的战场,可是湖口县城城墙单薄,恐怕当不起贼军几次进攻。为了加强防御,便把荷兰人修筑的棱堡结构借鉴过来,命令手下士兵修筑棱堡结构。

    在北港时,东番军有过版筑法修筑城墙的经验,当时杨小磊便带着手下士兵亲自参加了筑城,拥有一定的经验。

    杨小磊本身虽出身军户,家里却是苏州卫所的大地主,自小读书为人聪慧,军略娴熟,在北港时得到了顾君恩的赏识,向陈越推荐由带兵的千户衔把总变成了幕府参谋司的参谋,此刻便授命担任修筑棱堡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