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没有恶意的前提,是自己要对他们有用。

    此处,只有营,而没有寨。

    估计这些人,觉得自己人数具备足够的优势,因此根本没有担心过东真军会主动来袭。

    当然,他们也有可能存在着引诱东真军来攻的心思。

    主帐之内,一儒衫青年,剑眉虎目,对着下马而来的王栖梧,长揖而拜。

    “稿城董文炳,见过王司长,得罪之处,请多见谅!”

    稿城董家?

    王栖梧脑中略微一转,大概明白了此人的身份。

    金末河北大乱,投降木华黎的稿城人董俊,在逼降武仙之后,被木华黎授龙虎上将军、行元帅府事,此后驻于稿城。

    在金国灭亡前夕,董俊领兵追击金帝时,却死于战阵之上。

    其长子董文炳,以十六岁的年纪,凭着父荫,被任为稿城县令。可算少年英才。

    说起来,此人与南京府诸人倒是有些渊源。

    当年赵权等人从淮南战场北撤至稿城时,当时的稿城县令便是董文炳。

    史天泽的势力随着董家的衰弱,而渐渐雄厚。但是专心经营稿城的董文炳,却始终不肯刻意迎合史天泽,结果被史天泽直接挤出稿城。

    而顶替此人接任稿城县令的,便是郭侃。

    王栖梧还不仅一次听侍其轴谈起董文炳,当年侍其轴因为师命留在稿城董家,为其教导董文炳九兄弟。算得上,是董文炳的授业恩师。

    董文炳给侍其轴,留下了极深的印象,还有遗憾。

    侍其轴原来曾经以为,他可以用余生,来辅助董文炳的。却没料到,此人被史天泽稍一挤兑之后,竟然直接弃官而走。

    就是不知道,这些年,他到底投靠了谁?

    看着彬彬有礼,状若君子的董文炳,王栖梧又放下了另外的一小半个心。

    君子之道,能动口莫要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