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万元军主力,终于撤出临安。

    陪着监国太子真金留守临安的,除了少数的汉臣与汉军之外,还有几乎所有的故宋降臣与近十万的宋国降卒。

    以及一大堆来不及处理的宋室皇亲。

    三万自钱塘江口登陆的权国野战军,与两万自绍兴府、定海与象山等地上岸的海军陆战队,顺利于临安城下会师。

    临安城,依然宏伟。

    不得不说,这是一座相当幸运的城市。

    谢太后不战而降,让这座城市逃过战争的浩劫。

    匆匆撤离的忽必烈,再一次让临安免于炮火的轰击。

    数年以来,战火燃遍了神州大地。可是,从宋到元,再从元到大权国,近百万临安百姓几无损伤,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临安的百姓与临安城一样,是幸运的。可是,这些苟活下来的百姓,还剩下了什么?

    元军主力撤离临安之前,一通大肆洗劫,没有借口、没有理由。

    临安百姓、尤其是富豪之家,存粮与金银财物,被一扫而空。

    但是,没有人敢公然反抗!

    哪怕知道元军在江南颓势尽现,哪怕知道这一次劫掠过后元军主力可能再不会回到临安。但是依然没人敢起身反抗。

    也许敢于反抗的那些人,早已在临安百姓的嘲讽声中被屠杀殆尽。

    大多数人,只是安安静静地看着元军迅速地搜刮,而后匆匆离去。

    百年的繁华之后,如今留在临安的,只有被砸断的脊梁骨!

    赵权看着矗立在远处的这座城池,心情激荡难平。

    没有人能理解,他对这座城市、对这个国度、对这里的百姓,怀着什么样的情感。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这是后世一个学者对于宋国的评价。

    这一世的经历,让赵权对这个评论,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