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炽是宗亲,也是铁杆忠臣,朱允炆对他亦君亦父亦兄,断然是万事以皇帝为主,既然知晓了皇帝的这个秘密,当然是要竭心尽力的帮朱允炆处理好。

    更重要的,他自己对儒家也没有什么好印象啊。

    打小南京长大,伴驾太祖皇帝跟前,耳濡目染,自然某些方面对儒学没有什么好印象。

    “咱恨不得把他们杀干净,重塑千载前我汉人的脊梁。”

    当年倒孟运动,太祖皇帝再往前迈一步,可就把孔子的雕像给砸了,可惜啊,就差那么一步。

    “后世子孙一定要多学治国之道,要沉下心,多思多想,摸索出新的理政之途才可以皇权永固,不至于像那赵宋,被儒家人瓜分走天下的权利。”

    太祖皇帝的教诲音犹在耳,朱高炽也记在了心里,那一年,看着朱允炆与黄子澄推心置腹,引为知己,太祖是极其失望的。

    也因此,再听说朱允炆昏迷数日,后得苏醒,太祖也没有把朱允炆召至御前,反而是将朱高炽留在了身边。

    等到朱允炆入宫御前奏对,太祖宾天大行,一直侍奉御前几十年的大太监便找到朱高炽,收走了太祖皇帝留给他的一份遗诏,付之一炬,老太监也伴灵柩入孝陵等死去了。

    那是一份一旦朱允炆昏迷不醒甚至横死之后,让他朱高炽登基的遗诏!

    没有人知道太祖皇帝在临死前到底看开了什么,也没有人知道朱允炆入宫跟太祖皇帝说了什么,但这几年的观瞧,朱高炽知道,既然朱允炆能走出乾清宫,那就说明,他让太祖踏实下来了。

    朱高炽跟朱允炆,毕竟都是太祖皇帝的亲孙子,让谁当这个皇帝,在太祖眼里,可能都行吧。

    龙生龙、凤生凤。

    朱允炆很好的贯彻了太祖的遗愿,他真的开了新学!

    他要推倒儒学大山,要完成当年太祖想做而没有能够做到的事情:批孔倒孟!

    在潜邸之中,那个叫做纪纲的人给朱高炽递了一份朱允炆留下的奏本,上面对于如何安置这批学子都做好了详细的计划,只待台湾收复之后,便要将这群人送往台湾。

    这也让朱高炽知道了,原来除了这十几人,在东陵,还有几百人!

    藏得可真好啊,东陵藏人,这谁敢去探查?

    朱高炽这些年可一次不敢履足孝陵,这些年祭祀的事,也一直都是在太庙告祭,或者到奉先殿冲着先祖的画像悼念。除了皇帝,谁敢去孝陵和凤阳祖陵?

    宗亲涉足都是杀头,那些外臣真敢去,妥妥的谋逆大罪,诛三族满门。

    “陛下说,前几年安王离京就藩的时候这事便安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