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的好听,外人看起来也会觉得自从有了皇商,皇室宗亲的各支都有足额的分润,但谁家就一个孩子不成?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啊。

    数数看晋王世系多少子孙?

    再看看秦王世系又多少子孙?

    就说朱济熺是现任的晋王,他们那支领的分润银子,他舍得给他那些兄弟多少?

    根本别指望平分,因为朱济熺将来肯定会有他自己的孩子。不仅着他自己那一支嫡脉存着,还能分给家里侄子?

    大家伙真正靠着的,不还是从国库每年支领的年俸。

    砍了这笔年俸,将来吃什么喝什么?

    这其实也是朱允炆的手段之一。

    皇商的分润是按照太祖的儿女数量进行的均分,也就是固定分出多少份,比如一年营收三百万两,太祖有三十个子女,那这三百万两中的三成归朱允炆,剩下的两百一十万两三十家平分,每家七万两。

    至于每家拿到手之后,各自再怎么分那就跟朱允炆没关系了。

    哪怕你家五百个孩子,另一家只有三个孩子,你们拿到的钱都是一样的。

    并不会出现生的越多拿的越多的现象。

    “尚炳年初剿匪,战果颇丰。”

    这个时候,朱允炆突然又将这件事提了出来:“说明咱们这些太祖的子孙,都是有真本事的人,朕就看尚炳颇有乃父,朕那位二叔的风范,将来未必不可做大将军。”

    铁杆庄稼是一定要砍的,至于砍了之后这些宗亲何去何从,朱允炆也为他们想好了出路,那就是让他们自力更生!

    各家的分润,你们这些侧室、庶出能从主家那一支拿到多少,那都是你们的家事,宗人府未必见得管的过来,不愿意自己出来闯的,那也是自己的选择,总不至于被你亲爹给饿死倒也是事实。

    见这些小兄弟们还没有明白过来,朱允炆只好又举了朱高炽这个例子。

    “四叔家的高炽,现在可是吏部尚书,我大明的天官。朕唯才是举断不会举贤避亲,你们想做官的可以做官,只要科举能过,朕这边都有位子留给你们。

    想从军的从军,朕不设阻拦但也不会破格优渥,你们在什么位子上就领什么位子的俸禄,有朝一日你们做到了奉天殿大学士、做到了总参谋长,做到五军都督府的大都督,该多少职俸朝廷就开多少职俸。

    不想当官也不想从军的,那就去找你们各支的亲王领一笔银钱买地做个安心地主,或者去行商做买卖,但朕丑话说在前面,该交粮税的交粮税,该交商税的交商税,克扣了国库一两银子,朕念及亲情可以饶了你们,但爷爷定下的国法可饶不得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