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石安当然没那么好心,前世的他,之所以肆意妄为,醉生梦死在青楼,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小傅氏给的打击。

    小傅氏在他心性未定的时候,给谢松扣了一顶见异思迁的帽子,还说大傅氏的死,或许是被谢松给气的。当年的谢石安,挣扎在恨与不恨之间,异常煎熬。

    一个是他一直崇拜的父亲,一个是害死他母亲的负心人,正好他又处在少年最敏感的时期,突然就有些肆意妄为,不愿意循规蹈矩起来了。

    即便今生谢石安并没有被小傅氏的言语误导,却也记得这一茬的事情。若是前世自己并未沉沦,考学入仕,镇国公府不见得就会军覆没,英王也不见得有机会,一一害死长房的谢楠,谢古蟾,还有谢籁鸣。

    活了两辈子,谢石安已经非常明白,只有谢家在北疆屹立不倒,京城的谢家才会安,而宫里的谢纤柔也会没事。可若是北疆的势力被人拔除,谢家的灭顶之日,就在咫尺。

    所以,今生一反常态,谢石安不再醉心外祖父教的锦绣文章里面。说起来,谢石安心里清楚,他的本性更偏母亲一边的傅家,读书写文,对他来说就跟吃饭喝水一样自然。

    而长房的两位堂兄,他们更像谢家的子弟,一个勇猛一个善谋,只有战场上的一刀一枪,才会让他们热血沸腾。

    前世只有到了最后的日子,等长房军覆没了,谢石安才想到拜师学艺,磨炼功夫。他们谢家以武立身,谢石安也会一些拳脚骑射的功夫。可是,只有等他遇到唐知非了,才知道人上有人,天外有天。

    今生再活一次,谢石安就不再醉心文章,反而对学武颇有兴趣。只是,再次相遇,唐知非并没收徒的打算。谢石安只得琢磨前世学的武艺,一边又去北疆,带出一批谢家的暗卫。而京城,他又通过庄大头,四处撒下耳目。

    若是英王再次起事,谢石安觉得,他手中的势力,不见得比不过英王。至少,不会让英王赢的那么容易了。

    谢石安凭借的,很大一部分取决了前世的经验。若是今生的事情发生变化,那未来的走向,可就不容易掌控了。所以,谢石安才开口,替谢轻尘求了情,让他进了国子监。只有这样,谢轻尘日后的走向,以及英王的举动,才不会逃脱他的眼线。

    谢轻尘和小傅氏哪里知道谢石安的打算啊,见他示好了,小傅氏自然也频频示好。只是,谢松并不允许小傅氏往秋石楼里去,府里这几年,倒是风平浪静的很。

    毕竟二房不能承爵,日后的出路,就看子弟能否入仕。而入仕最好最有底气的法子,自然是科举。自从谢轻尘进了国子监,小傅氏对他的学业十分看重。谢轻尘也看出母亲的弱点,要去吃喝玩乐,都托辞同窗聚首。

    这会儿,三月里天气正新,谢轻尘早就约好了一帮好友,去曲江玩乐。谁知道,小傅氏却突然派人来说,让他去秋石楼给兄长探病,最好多陪一会儿。

    谢轻尘听了,就怒气冲冲地来了青荫堂,找小傅氏论理来了。他难得休沐,早就定好了跟同窗聚会,怎么能就此改变呢。

    “他毕竟是你兄长,”小傅氏说,“若是入仕,有人互相帮衬,总好过一人单打独斗。”

    谢石安的才学,小傅氏也看在眼里,她是傅家女儿出身,自然知道谢石安的本事。连傅广雅都赞不绝口,这样的才学入仕,起点必定很高。

    又有谢松和傅广雅护航,谢石安的仕途,估计十分顺利。若是谢石安能够顾及兄弟情义,拉谢轻尘一把,两人一起在朝为官,也算得上佳话。毕竟,二房也没什么爵位,非此即彼,非要争个你死我活的。

    谢松这几年的态度也很明显,只要小傅氏对谢石安好,他的态度就好一些。小傅氏吃了教训,现在十分不愿意违背谢松的心意。

    以前小傅氏还有个幻想,希望谢松和傅广雅的人脉,都用在谢轻尘的身上。可这些年,谢石安一日比一日耀眼,谢松和傅广雅的眼里,只有谢石安,哪里还有什么谢轻尘。与其跟谢石安争夺,还不如扮出一副兄友弟恭的好戏,争取一些好处。

    谢轻尘已经十九岁了,他自然是知道这个道理的。可是懂得这个道理,并不等于他心甘情愿。所以,遇到小傅氏让他去秋石楼侍疾,谢轻尘就有些怒不可遏了。这些年,天天有人在他面前提谢石安,他实在是受够了,为什么连家里,都得不到片刻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