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战余生的格林,带着他新的扈从阿诺德来到了卡曼公国,经历过曼宁城那人间惨剧的格林,不愿意再继续当他的冒险者公会的猎人,同时也没有了死志。
克斯特看的很明白,死过一次的人可能就会看的更开了吧,反倒是这会的他,再也没有碰过酒瓶子。
格林的武技相当高明,斐达私下告诉过克斯特,十三团这样的士兵,一般来说,一个小队加起来,可能都不是格林的对手。而格林,又无心再回冒险者公会,充斥满腔的对德西克人的怒火无处发泄。因此在克斯特的劝说下,格林成为了十三团亲卫营的亲卫指挥,也就是营长。
而不喜欢当军官的斐达,自然又回到了克斯特的身边,和丽卡一起保护克斯特的安。
其实大家都知道,克斯特统帅整个新六军,是早晚的事,卡尔文将军一直不在军中,放心的把事务交给他的副官,而卡尔文将军留下的命令中,如果有不能决断的事务,可以交给克斯特。
格林到来以后,得益于他在冒险者公会的经历以及最后时刻在曼宁城的厮杀,带来了大量第一手的战争资料。因此,克斯特在十三团率先开展了关于商盟和德西克战争的大讨论及总结,这是十三团一贯的传统。
没想到,关注战争的普通人、士兵和军官实在太多了,到最后,讨论变成了波及军的大事件。
关于这场战争,克斯特一共总结了数条结论。
商盟和德西克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第一,战力问题。在战争初期,商盟主~席会对雇佣军团和新编军的战力还是相当有信心的。在此之前,商盟已经做了整整两年的战争准备,整个主~席会都信心满满。
但克斯特认为,他们当时的信心,是无意义的信心。在战争爆发之前,莫萨特公国发生过一次叛乱,商盟新编军第九军,当时就在莫萨特。结果商盟主~席会寄予厚望的新编军,败给了一帮乌合之众-矿工叛军,由此可见,商盟新编军的战斗力,完不足挂齿。
战争的结果也很清晰,即使是新一军、新二军这样由曼宁、白港等大国供养的军队,他们的战斗力在德西克军面前也都是不够看的。
第二,组织的问题。商盟主~席会,这是一个效率非常低下的组织。在应对日常事务中,他的会议制度,可以保证多数国家的利益,也可以包容更多不同意见。然而面对战争时,这就是一个冗杂、磨蹭、缺乏应变的组织,更不用说,那些代表各国的大使们,很多还是战争小白。
而商盟本身,在战争后期也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当时前线参谋总部的成立,目的也是为了协调各军。只不过色当战役的失败,艾蒂安将军和郭老将军的身亡(注1),让这个尚未成型的参谋总部名存实亡,在后续战斗中也根本没有发挥出作用。
第三,战略战术的水平不够。在克斯特看来,商盟军中,无论是西线的郭老将军,还是东线前后的皮埃尔将军、艾蒂安将军,都是威望有余、勇猛不及。战争的大部分过程中,他们都打的畏手畏脚,处处想着防守,结果守也没能守住。
而中下级军官,更加是不称职。在峡谷防线,德西克人只不过用了区区的调虎离山和声东击西几招,就将数万名商盟守军耍得团团转。不过上百里宽度上展开几万守军,还能让敌人直接突破敦刻尔克大桥,这绝对是不可饶恕的错误。
在决定商盟命运的色当战役中,德西克人相当高明的调动了两处军队,同时利用对手的大意和自满,打了商盟军队一个时间差。这个时间差不过短短数个小时,却是这场战争中最为生死攸关的数个小时。
如果当时受到攻击的艾蒂安将军能够再快一些支援到郭老将军的西线兵团,或者当时留守大营的艾蒂安将军的副手能够果断弃营出击,克斯特觉得结局可能会有不同。
至少,不会像现实情况中那样,东西线两个兵团,居然被德西克军,一个接一个生生的吃掉了。
色当战役的惨败,商盟失去了最为重要的野战军队,同时德西克人也顺利绕过了凡尔登防线直扑曼宁城。
至于后面的战斗对德西克人来说就是水到渠成。即使是曼宁人在曼宁城内爆发出无尽的勇气,用生命和鲜血捍卫了自己的荣耀。德西克人在征服商盟的过程中,也显得未免过于轻松了。
而第四点,这是战场的一个变数。
克斯特看的很明白,死过一次的人可能就会看的更开了吧,反倒是这会的他,再也没有碰过酒瓶子。
格林的武技相当高明,斐达私下告诉过克斯特,十三团这样的士兵,一般来说,一个小队加起来,可能都不是格林的对手。而格林,又无心再回冒险者公会,充斥满腔的对德西克人的怒火无处发泄。因此在克斯特的劝说下,格林成为了十三团亲卫营的亲卫指挥,也就是营长。
而不喜欢当军官的斐达,自然又回到了克斯特的身边,和丽卡一起保护克斯特的安。
其实大家都知道,克斯特统帅整个新六军,是早晚的事,卡尔文将军一直不在军中,放心的把事务交给他的副官,而卡尔文将军留下的命令中,如果有不能决断的事务,可以交给克斯特。
格林到来以后,得益于他在冒险者公会的经历以及最后时刻在曼宁城的厮杀,带来了大量第一手的战争资料。因此,克斯特在十三团率先开展了关于商盟和德西克战争的大讨论及总结,这是十三团一贯的传统。
没想到,关注战争的普通人、士兵和军官实在太多了,到最后,讨论变成了波及军的大事件。
关于这场战争,克斯特一共总结了数条结论。
商盟和德西克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第一,战力问题。在战争初期,商盟主~席会对雇佣军团和新编军的战力还是相当有信心的。在此之前,商盟已经做了整整两年的战争准备,整个主~席会都信心满满。
但克斯特认为,他们当时的信心,是无意义的信心。在战争爆发之前,莫萨特公国发生过一次叛乱,商盟新编军第九军,当时就在莫萨特。结果商盟主~席会寄予厚望的新编军,败给了一帮乌合之众-矿工叛军,由此可见,商盟新编军的战斗力,完不足挂齿。
战争的结果也很清晰,即使是新一军、新二军这样由曼宁、白港等大国供养的军队,他们的战斗力在德西克军面前也都是不够看的。
第二,组织的问题。商盟主~席会,这是一个效率非常低下的组织。在应对日常事务中,他的会议制度,可以保证多数国家的利益,也可以包容更多不同意见。然而面对战争时,这就是一个冗杂、磨蹭、缺乏应变的组织,更不用说,那些代表各国的大使们,很多还是战争小白。
而商盟本身,在战争后期也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当时前线参谋总部的成立,目的也是为了协调各军。只不过色当战役的失败,艾蒂安将军和郭老将军的身亡(注1),让这个尚未成型的参谋总部名存实亡,在后续战斗中也根本没有发挥出作用。
第三,战略战术的水平不够。在克斯特看来,商盟军中,无论是西线的郭老将军,还是东线前后的皮埃尔将军、艾蒂安将军,都是威望有余、勇猛不及。战争的大部分过程中,他们都打的畏手畏脚,处处想着防守,结果守也没能守住。
而中下级军官,更加是不称职。在峡谷防线,德西克人只不过用了区区的调虎离山和声东击西几招,就将数万名商盟守军耍得团团转。不过上百里宽度上展开几万守军,还能让敌人直接突破敦刻尔克大桥,这绝对是不可饶恕的错误。
在决定商盟命运的色当战役中,德西克人相当高明的调动了两处军队,同时利用对手的大意和自满,打了商盟军队一个时间差。这个时间差不过短短数个小时,却是这场战争中最为生死攸关的数个小时。
如果当时受到攻击的艾蒂安将军能够再快一些支援到郭老将军的西线兵团,或者当时留守大营的艾蒂安将军的副手能够果断弃营出击,克斯特觉得结局可能会有不同。
至少,不会像现实情况中那样,东西线两个兵团,居然被德西克军,一个接一个生生的吃掉了。
色当战役的惨败,商盟失去了最为重要的野战军队,同时德西克人也顺利绕过了凡尔登防线直扑曼宁城。
至于后面的战斗对德西克人来说就是水到渠成。即使是曼宁人在曼宁城内爆发出无尽的勇气,用生命和鲜血捍卫了自己的荣耀。德西克人在征服商盟的过程中,也显得未免过于轻松了。
而第四点,这是战场的一个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