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百船,千人!

    迎着次日清晨的朝阳,浩浩荡荡向对岸的渔门镇划去,迎接他们的不知是福还是祸。

    乱世之中,谁都无法预料自己的福祸,甚至生死亦无法预知。

    彤弓他们也是一样,只能冒险出发,无论结局如何,总好过坐以待毙。

    中午十分,对岸的山峦树木已清晰的出现在眼前,李麟儿兴奋的大喊:“快到岸了!快到岸了!”

    众人都站起远眺,离岸边越来越近,越来越近,大家都兴奋的欢呼雀跃。

    突然!

    一排飞矢从天而降,彤弓大叫不好,但已经来不及了,前面竹排上的人纷纷中箭,惨叫声不绝于耳。

    彤弓立即让运载辎重的竹排在前,运载人员的竹排在后隐蔽,竹排停止靠岸,以免伤亡。

    这时岸上人头攒动,弓弩兵、步兵和骑兵相继从湖堤后面杀出,整队列于岸前。

    为首一人锦衣貂裘,高居枣红马之上,大声喊道:“我乃渔门镇知镇李海雕,不知来者何人,有何贵干?”

    这李海雕为人奸猾机敏,善于投机钻营,虽然只是区区知镇,但上至州县府衙,下至村屯寨堡,黑白两道,三教九流,无所不识、无所不通。

    渔门镇坐落在半山腰处的宽阔原台之上,前有大湖渔业之资源,后有金沙江码头之便利,左有连绵高山之依靠,右有层层梯田之富饶。

    全镇只有一条路纵贯东西,只要关闭渔门镇的前后寨门,就可将此路阻隔,纵是有十万大军也难逾越。

    李海雕极善经商头脑,所有往来渔门镇的人马牲畜、布帛钱粮、奇珍异石、刀兵器械,均在李海雕的交易贩卖之内。

    在这乱世之中,李海雕积财甚巨,足以呼风唤雨,渔门镇实际上已成为李家的私邸。

    苗雨魂站在竹排上抱拳道:“我乃大理国苗寨少寨主苗雨魂,因躲避蒙古大军追杀,举族迁往宋境,路过贵宝地,还望李知镇行个方便!”

    李海雕闻言抱拳回礼道:“苗寨主客气了!我脚下的这条路,是我渔门镇万家共同出资所修,花费银两甚巨,我无权私自做主给你们方便,若是能留下些资财,我倒是可以帮助通融通融。”

    李海雕早接到渔民报告,说有上百竹排从对岸驶来,本以为是哪支残军流寇过来抢劫,遂集中全镇武装堵在岸边。

    现在看来只是苗家寨民,还有一大半都是女眷,遂不再防备其登岸,但也要趁机敲诈一笔,因为李海雕还从未做过亏本的买卖。

    苗雨魂和彤弓面面相觑,这时杨傲慢悠悠的说道:“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