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者的理由是,辽东半岛的清军已经威胁不大,这几天来明军的骚扰战和在清军后方进行的偷袭战,弄得清军草木皆兵,清军恐怕再也难以组织起进攻。明军完全可以腾出手来在东线发起进攻。郭云龙尤其力主在东线进攻,理由是明军的新型骑兵战力绝不在清军骑兵之下,若能投入5000新型骑兵,我方将在骑兵决战中占据优势。而且,要彻底平定辽东,骑兵决战这一关无法绕过,在东线完全可以采用步兵和骑兵合成作战,最后由骑兵追歼清军骑兵。

    支持者和反对者的焦点都集中在明军骑兵的战力上,至今为止,明军在骑兵决战中还从来没有战胜过清军,所有的胜利都是步兵的胜利。

    到了第三天下午再开会,有三件事最终促成了崇祯决意实施东线作战计划。

    第一件,就是在这些天里,在展开对被围的旅顺清军攻势同时,对于作为清军水师的汉军降兵,则发起了攻心战,只要愿意重归大明,一概既往不咎,被围困的降清汉人水师官兵被围了半年,原来指望多尔衮大军一到,便可解围,结果苦等十几日,听说多尔衮也被明军击退,加上喷火铁甲车的传闻令人毛骨悚然,这些汉人兵士早就心生怯意,然后就有人跑到明军这边投降,投降一旦开了头,便像开了闸的洪水一样,投降回大明的越来越多,一千四百多人就这么投向了明军。甚至有人自告奋勇,提出策反北线多尔衮统帅的汉军士卒。这件事是一个好兆头,让崇祯感觉到大规模策反汉军士卒的可能性。

    第二件,是南京运过来的十辆“长安2型”装甲车,这款装甲车在两侧加装了两个107火箭炮的发射炮管,重量有所增加,增加到了1.2吨,但是攻击力一下子增强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第三件事则是南京又运来了500支六连发的手枪,这可以使得500骑兵换装连发手枪,战力将由此提升一个档次。

    有此三件,东线作战便无后顾之忧,取胜也应在情理之中。于是,崇祯一槌定音,参谋班子立即高速运转,制订起东线作战计划。

    (爱写作也爱体育,正逢奥运,改为两天一更。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