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没有秒数的问题,自然是某人有意取了整数。上了赛场,想要提高速度减少耗时都是千难万难,很多时候提高0.1秒的成绩都很难做到。但是换个角度,晚几秒撞线却能轻易做到,对戴着智能眼镜的马竞尤其如此。

    看到某人红果果地炫耀自己的实力,那些还在为刷新pb冲击bq而努力的业余跑者顿时眼红了,满屏都是“故意减速,没有体育惊声”的哀怨吐槽。

    如同pb/个人最好成绩那样,bq也是路跑圈子的“黑话”,指的是bostonqualify(波士顿马拉松达标资格),18-34周岁男性需要跑进3小时05分,才有资格报名参加这场殿堂级赛事,因为报名人数较多,实际“录取成绩”通常还要更高。对马竞这种专业选手来说,305根本不算是什么门槛,换成业余选手,这个成绩却是阻拦绝大多数人体验顶级马拉松的“天堑”。

    注意到弹幕气氛不对,马竞很快又说话了,“对了,这几件应该用不上了,干脆送给大家好了,我开个抽奖,大家都可以试试手气。”

    说话间,他双手比划一番,启动了直播间的抽奖小游戏。

    听见这话,马伟明下意识看了眼在线人数,发现居然还有200万+,忍不住叹了口气,知道应该没戏了。虽然心里不报希望,他还是忍不住拿起了手机,等到代表抽奖的宝箱按钮自动跳出,第一时间伸指狂点好几下。

    结果很快出炉,四件预备领奖服全部松鼠,其他人也多少得到了一些小奖品,运气好的抽到蜜蜂年卡、《丝路》兑换码,运气差的也有100根鹅毛作为打底。这些东西大多数都是虚拟产品,对马竞和蜜蜂来说实际成本几近于零,送给用户却能发挥一定作用,算是宾主尽欢。

    热闹过后,马竞转身朝外走去,“行了,中奖的同学可以在你们的道具箱里看到奖券,点击使用,按要求填写线下邮寄地址和电子邮箱地址,我等下就会安排发货。至于眼下,大家得跟我一起去做兴奋剂检查。”

    按照田协规定,获得名次的运动员需要在赛后一小时内主动接受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检查。马竞今年连拿好几个冠军,对这套流程却是一点儿也不陌生。

    顾名思义,epo是一种促进生成血红细胞的激素。这种激素可以刺激骨髓造血干细胞分化产生更多血红细胞,从而能够显著提高血液的携氧能力。

    对于自身epo产量不足的肾性贫血病人,适量补充这种激素可以有效改善贫血症状,对于耐力类运动项目(长跑、自行车、游泳)的运动员,注射额外epo也能明显提升自己的成绩。不过有利就有弊,血红细胞增加会导致血液粘度增加,进而造成高血压、脑血栓、眩晕头疼等并发症,严重时还可能导致意外猝死。

    1988年以前,epo只能通过其他贫血患者的尿液提取,产量低价格高一般运动员用不起。后来医药公司借助基因重组技术攻克人工合成难关,重组epo大量上市导致滥用风险增加,国际奥委会(ioc)便在1992年巴塞罗拉奥运会前正式将其列入禁用药物清单,其他各大比赛也都照做,将之视为兴奋剂。

    走向目标地点的路上,马竞还不忘随口给大家科普相关常识,“1968年,国际奥委会第一次公布兴奋剂清单,当时只有二类8种,到了现在却是七大类267种。除了这些药物,包含它们的盐类、酯类、醚类,以及光学异构体也在禁止之列,总得数量超过2000种。堪称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典范。对了,运动员不能碰这些药物主要是为了保证公平,然后才是保护身体健康,要是换成普通人,通常都接触不到这些,就算碰到数量也很微少,不足以造成危害。瓜子还是可以随便磕的。”

    说这些话的时候,他脸上没有半点儿不好意思的。他能够轻易取胜,靠的是黑科技外挂e7u以及反复改进的步法,清单里的267种兴奋剂他都没有碰过,也确信自己的血液和尿液完全正常,自然不怕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