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自己工位上,看着面前的电脑屏幕,孟斌继续惯例地发了会儿呆,然后小声说道:“又活了一天呢!真是不容易呐!”
这话当然不是他中二病发作感慨每天都是新的一天,而是感慨自己供职的杂志居然还活着。
作为一名it杂志的编辑,孟斌对自己工作的这家杂志的态度很是纠结。
倒不是他没有责任心和专业精神,实在是他的专业精神告诉他自己,这家杂志社注定要倒闭,这份工作注定没有前途。
孟斌觉得,it类的纸面媒体应该是全世界最悲催最矛盾的存在了,因为他们的关注对象信息技术it总有一天会杀死包括他们在内的所有纸面媒体。这种挤压现在已经存在了,已经有不少杂志悄无声息地结束了邮局征订以及报刊亭售卖,不声不响地离开了人们的视线。
现在还活着的it纸媒,只是名气大、读者基数大的优点才显得生存能力旺盛,但是随着网络的流行,他们也有沦为昨日黄花,倒闭关张的一天。
虽然他们杂志的版权页上面写的也是一家国有出版社,主办方里面也有一家省科委的身影,但那些背靠大树好乘凉,独享强制征订的党报党刊官方媒体,还是要自开自支、自负盈亏的。要是看不到扭亏为盈的希望,管理层肯定会选择结束他的生命。
作为深入第一线一直关注着it领域的业内人士,孟斌觉得他们这些人写出来、发出去的每一条it领域的新进展、新事件的报道文字,就像是在给未来会终结自己职业生涯的解散通知书上添笔加字一样,未来某天这份通知书就会最终完成,然后被贴到杂志社门口。
虽然自家杂志也在积极进行信息化建设,积极地拥抱网络,不但开通了官方网站和官方论坛,还要求每一个版面编辑也都专门申请邮箱、扣扣号、蜜聊号并且公布在杂志上,欢迎读者老爷们通过网络进行投稿和讨论等等。
一度他们还曾经尝试在官方网站上登载杂志电子版供用户付费下载,试图依靠网络订阅来增加读者降低成本进行杂志无纸化转型。
要是成功的话,就只需要死掉报刊印刷厂和报刊亭就ok了,死道友不死贫道总是好的。
不过这个尝试转型的电子版杂志计划很快就半途中止了,孟斌他们还得为印刷厂、报刊亭乃至废品收购员以及旧刊贩子们提供就业。
计划中止的官方说法是用户体验不好打回重做,未来还会荣耀归来,但其实孟斌他们都知道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了,因为计划中止的真正原因是订阅数太低。
经历这次转型失败,包括孟斌在内的所有人都明白自己杂志走进坟墓停刊歇业的结局已经注定了。最后一搏没有成功,管理层似乎也死心了,有办法的管理层以及普通员工陆续调职或者干脆离职,只剩下孟斌他们这种没什么关系的,留在社里与杂志共存亡。当然这种共存是以按时发放符合国家规定的工资福利为前提的,大家心里都懂。
今后随便哪一天,上面主办单位拎导一看呀发行量掉了这么多,发话说那就关了好了,然后自家杂志就会无声无息地关门歇业,顶多只留下一份名叫《关于停止下一年征订启事的函》的遗书。
对于经常上网的用户来说,发表在杂志网络版上面的文章除了错别字比较少,宣传软文比较用心,偶尔也有深入调查以外,和其他it网站或者门户网站it板块里面发表的文章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甚至在时效性上面还大大落后于后者。
毕竟自家杂志是周刊,每周新的一期杂志面世,登上杂志的事件最短却都已经三天前的“老新闻”了。
虽然比起月刊来说周刊已经够快了,但是和只有几小时甚至几分钟“延迟”的网络相比,依旧显得脚步蹒跚。而且一不留神追踪报道新闻进展时就会被网络上更新的最新进展给打脸。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期刊杂志是跟书籍最接近的媒体形式,关系近到有人因为拿不到期刊号不得不一期一期买书号搞以书代刊。
不过书号好买,刊号就不好弄了,每本杂志的全国统一刊号都要经过版暑审核批准才能生效。同样要等待审批转让,还不如直接重新申请。这也是为什么没有土财主跑来收了孟斌他们杂志社的原因之一,当然另外一个原因是新出的杂志都是人文社科领域的,具体说就是登载各种幻想小说的杂志。这种幻想小说从网络小说那里学来金手指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比普通的小说少了些性和严肃性;却又比网络小说多了老练的文笔和严谨的布局,而且千字价格的提升也大大浓缩了篇幅。总之就是让孟斌他们羡慕嫉妒恨的就是,这种小说最近几年很是受宠,既有各种新武侠,还有新奇幻、新言情。
不过这是人家人文社科类杂志的专利,作为脑门上顶着“电脑”俩字的周刊,孟斌和他的同事们只能稍稍涉猎一些,却不敢忘了主页。像是游戏版经常发表游戏小说,新闻版除了报道普通读者不甚关注的行业大事以外,还会报道一些其他跟it勉强沾边的热门消息。
这话当然不是他中二病发作感慨每天都是新的一天,而是感慨自己供职的杂志居然还活着。
作为一名it杂志的编辑,孟斌对自己工作的这家杂志的态度很是纠结。
倒不是他没有责任心和专业精神,实在是他的专业精神告诉他自己,这家杂志社注定要倒闭,这份工作注定没有前途。
孟斌觉得,it类的纸面媒体应该是全世界最悲催最矛盾的存在了,因为他们的关注对象信息技术it总有一天会杀死包括他们在内的所有纸面媒体。这种挤压现在已经存在了,已经有不少杂志悄无声息地结束了邮局征订以及报刊亭售卖,不声不响地离开了人们的视线。
现在还活着的it纸媒,只是名气大、读者基数大的优点才显得生存能力旺盛,但是随着网络的流行,他们也有沦为昨日黄花,倒闭关张的一天。
虽然他们杂志的版权页上面写的也是一家国有出版社,主办方里面也有一家省科委的身影,但那些背靠大树好乘凉,独享强制征订的党报党刊官方媒体,还是要自开自支、自负盈亏的。要是看不到扭亏为盈的希望,管理层肯定会选择结束他的生命。
作为深入第一线一直关注着it领域的业内人士,孟斌觉得他们这些人写出来、发出去的每一条it领域的新进展、新事件的报道文字,就像是在给未来会终结自己职业生涯的解散通知书上添笔加字一样,未来某天这份通知书就会最终完成,然后被贴到杂志社门口。
虽然自家杂志也在积极进行信息化建设,积极地拥抱网络,不但开通了官方网站和官方论坛,还要求每一个版面编辑也都专门申请邮箱、扣扣号、蜜聊号并且公布在杂志上,欢迎读者老爷们通过网络进行投稿和讨论等等。
一度他们还曾经尝试在官方网站上登载杂志电子版供用户付费下载,试图依靠网络订阅来增加读者降低成本进行杂志无纸化转型。
要是成功的话,就只需要死掉报刊印刷厂和报刊亭就ok了,死道友不死贫道总是好的。
不过这个尝试转型的电子版杂志计划很快就半途中止了,孟斌他们还得为印刷厂、报刊亭乃至废品收购员以及旧刊贩子们提供就业。
计划中止的官方说法是用户体验不好打回重做,未来还会荣耀归来,但其实孟斌他们都知道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了,因为计划中止的真正原因是订阅数太低。
经历这次转型失败,包括孟斌在内的所有人都明白自己杂志走进坟墓停刊歇业的结局已经注定了。最后一搏没有成功,管理层似乎也死心了,有办法的管理层以及普通员工陆续调职或者干脆离职,只剩下孟斌他们这种没什么关系的,留在社里与杂志共存亡。当然这种共存是以按时发放符合国家规定的工资福利为前提的,大家心里都懂。
今后随便哪一天,上面主办单位拎导一看呀发行量掉了这么多,发话说那就关了好了,然后自家杂志就会无声无息地关门歇业,顶多只留下一份名叫《关于停止下一年征订启事的函》的遗书。
对于经常上网的用户来说,发表在杂志网络版上面的文章除了错别字比较少,宣传软文比较用心,偶尔也有深入调查以外,和其他it网站或者门户网站it板块里面发表的文章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甚至在时效性上面还大大落后于后者。
毕竟自家杂志是周刊,每周新的一期杂志面世,登上杂志的事件最短却都已经三天前的“老新闻”了。
虽然比起月刊来说周刊已经够快了,但是和只有几小时甚至几分钟“延迟”的网络相比,依旧显得脚步蹒跚。而且一不留神追踪报道新闻进展时就会被网络上更新的最新进展给打脸。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期刊杂志是跟书籍最接近的媒体形式,关系近到有人因为拿不到期刊号不得不一期一期买书号搞以书代刊。
不过书号好买,刊号就不好弄了,每本杂志的全国统一刊号都要经过版暑审核批准才能生效。同样要等待审批转让,还不如直接重新申请。这也是为什么没有土财主跑来收了孟斌他们杂志社的原因之一,当然另外一个原因是新出的杂志都是人文社科领域的,具体说就是登载各种幻想小说的杂志。这种幻想小说从网络小说那里学来金手指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比普通的小说少了些性和严肃性;却又比网络小说多了老练的文笔和严谨的布局,而且千字价格的提升也大大浓缩了篇幅。总之就是让孟斌他们羡慕嫉妒恨的就是,这种小说最近几年很是受宠,既有各种新武侠,还有新奇幻、新言情。
不过这是人家人文社科类杂志的专利,作为脑门上顶着“电脑”俩字的周刊,孟斌和他的同事们只能稍稍涉猎一些,却不敢忘了主页。像是游戏版经常发表游戏小说,新闻版除了报道普通读者不甚关注的行业大事以外,还会报道一些其他跟it勉强沾边的热门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