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果换个主角,说它是动作犯罪片都是可以的。

    超级英雄跟个普通人没什么区别,布鲁斯-韦恩也没厉害到哪里去,除了各种高科技装备辅助,基本没什么“超人”的能力。

    哥伦比亚的人深深的怀疑这片真的是一部超级英雄电影吗?虽说彼得-帕克也走的平民路线,可人家还是有常人没有的手段,起码没几个被蜘蛛咬了产生变异吧。

    而环球的人则在想,要是当初拍《绿巨人》找诺兰来拍就好了,既有深度又有通俗亮点,可不就是他们当初找的导演人才吗。

    当然,《绿巨人》项目已经被环球管理层一致认为无限期的搁置,就算看到,也为时已晚。

    只得长叹一句,可惜。

    至于dc部门,则在迷惑自家的蝙蝠侠设定怎么平白变弱了,这以后要怎么接着拍?

    不过他们也都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因为三部曲之后,才是真正把布鲁斯-韦恩困在了一个沼泽里。

    票房、口碑双丰收之下,是改编工作陷入了僵局,既突破不了三部曲的上限,也不敢去拉低下限,除非重新布局再塑造一个蝙蝠侠出来。

    看看《蝙蝠侠大战超人》里,本-阿弗莱克被骂的有多惨,难道真的全是更换主角的缘故吗?

    不见得吧。

    扎导的这版作品是向着诺兰三部曲的黑暗风格靠的,可他其实最擅长的是镜头,毕竟这厮的绘画功底很厉害,导演侧重点不同,强行去学,可不就学了个四不像。

    即使如此,《蝙蝠侠大战超人》里的许多场景都极具画面感,只不过有了比较,观众没那么买账,外加剪辑方面,华纳管理层又开始微操,才导致的惨案。

    与其骂演员,不如说华纳太心急搞联动了,为了什么宇宙计划,强行把几个角色融在一起,也不管观众会不会喜欢。

    只能说,诺兰三部曲带来的盈利诱惑实在太大,华纳根本把持不住。

    最后,在韦恩庄园的灰烬上,布鲁斯和瑞秋确定关系,新的故事却也埋下伏笔。

    影片结束后,大部分观众脸上都还是一副意犹未尽的表情,却也不吝掌声鼓励。

    憋了很久的记者也纷纷对着《侠影之谜》剧组进行采访提问,而诺兰则是配合的回答。

    “诺兰导演,你为什么会选择这样拍摄蝙蝠侠?”

    “听说这个项目是萤火虫影业和华纳共同出品,那么这中间的利益分配能详细的聊聊吗?”

    “克里斯蒂安-贝尔,你接手这个角色的理由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