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狩宋最新章节!
最早肯定高继冲把天文分野以及吉凶联系起来的是科技司的天文局。
到达旅顺后,仪器厂在建造太阳能煮盐厂的同时就准备建造一个大型的望远镜。在江陵的小型的天文台从一开始就吸引了陈陶和堪舆司里的一帮人,后来他们模仿司天监成立了天文司。他们已经知道天上的神仙以及神座可能是假的,人可能不能升天成为神仙。但是他们需要更多的证明。
第一个由大型天文望远镜构成的天文台在一座小山上建立,很多天文测量知识还是老的,但是望远镜带来的观念却是新的。
这直接导致汉书到唐书里面的天文部分被天文司认为是错误的。
天文司重新经过准确的天文测量,修订了历法,因为实在广顺元年修订,所以被称为《广顺历》,广顺历中间只是把二十四节气与农业种植,包括海监局、水产局记录的鱼类洄游,林业司记录的鸟类迁徙时间记录在了历法上。
历法总归是要与老百姓实际生活结合起来的,这一点从古到今都是如此。广顺历很好地继承了这一点。只是没了吉凶内容。
《广顺历》被吴夏当做了郭威即位的贺礼送去了开封。
同时也给了高继冲祛除天文、历法、医学、道家典籍中的这部分内容一个理由。
高继冲指说了一句话:“光凭臆测得到的东西很明显与通过观测的实际结果差别太大,我不是不信这些,而是需要更多的观测资料与证据。”
图书馆的三楼,有一个小型的会议厅。
余老是第一个到的。随后吴夏、施睿静、陈陶、王朴、耿先生、玉清、玉琳、赵挺等人都到了。王朴和赵挺其实都会天文历法感兴趣,赵挺的叔父更加是司天监赵延义。事实上,只要是在司天监任职的人,时间一长都不相信鬼神吉凶之说。赵延义就是其中之一,他曾经拒绝替刘承祐禳除灾祸之兆。可是为了达到目的。司天监和道家通常又会利用天象来劝谏皇帝,大半的吉凶之说又都是出自他们那里。
“找各位来,是因为现在小学的教材已经编完了,一共五年,现在旅顺已经有一个五十多人蒙学五年的班。小孩子七岁上学,五年小学毕业。十二岁,所以我们设一个中学,初中三年。毕业就是十五岁,因为医学院还是认为小孩子十四岁成亲有些早。所以只有中学毕业之后方能谈婚论嫁。”
高继冲请余老解释。
余老解释道:“我行医几十年,以往小孩子十三四岁成亲。十五六岁生第一胎。大人小孩如过鬼门关。大唐之初,为了鼓励婚育,所以有十六论婚嫁的律法。”
施睿静插了一句:“太宗下诏男二十,女十五。后玄宗下诏书男十五,女十三。”
余老点头道:“是的,前人以为女子十四有为人母之道,四十九绝生育之理;男子十六有为人父之道,六十四绝阳化之理。不过医家认为凡是并不绝对。这要看人的膳食营养。大唐开元盛世之后,百姓富庶,男女都有年过七旬生子的事情。所以术数之说并不可信。”
术数之说起源很早。是周易开始,以数算、辅以阴阳五行的生克制化的理论,来推测自然、社会、人事的一种学说。比如《太玄经》凡事以九数。之所以说女子四十九绝育,男子六十四绝精,就是取七七和八八的数而已。这也符合周易的卦划和卜算原则。
当然这种情况在古代是有一定代表性的,因为那个时候人类营养缺乏。也许有个别现象会超出这个范畴。但是作为一个国家来说,负责制定律法的人必须遵循普遍原则。
但是在这个本来是正确的统计下。衍生出来的术数理论却不可信。
“早婚当然有好处,大唐人口鼎盛远超过隋。即便现在历经战乱,中原人口也比那个时候要多。历朝都有女子十七不嫁者,择夫嫁之的律法。不过因为第一胎而母子双亡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医者父母心,实在有些不忍。”
最早肯定高继冲把天文分野以及吉凶联系起来的是科技司的天文局。
到达旅顺后,仪器厂在建造太阳能煮盐厂的同时就准备建造一个大型的望远镜。在江陵的小型的天文台从一开始就吸引了陈陶和堪舆司里的一帮人,后来他们模仿司天监成立了天文司。他们已经知道天上的神仙以及神座可能是假的,人可能不能升天成为神仙。但是他们需要更多的证明。
第一个由大型天文望远镜构成的天文台在一座小山上建立,很多天文测量知识还是老的,但是望远镜带来的观念却是新的。
这直接导致汉书到唐书里面的天文部分被天文司认为是错误的。
天文司重新经过准确的天文测量,修订了历法,因为实在广顺元年修订,所以被称为《广顺历》,广顺历中间只是把二十四节气与农业种植,包括海监局、水产局记录的鱼类洄游,林业司记录的鸟类迁徙时间记录在了历法上。
历法总归是要与老百姓实际生活结合起来的,这一点从古到今都是如此。广顺历很好地继承了这一点。只是没了吉凶内容。
《广顺历》被吴夏当做了郭威即位的贺礼送去了开封。
同时也给了高继冲祛除天文、历法、医学、道家典籍中的这部分内容一个理由。
高继冲指说了一句话:“光凭臆测得到的东西很明显与通过观测的实际结果差别太大,我不是不信这些,而是需要更多的观测资料与证据。”
图书馆的三楼,有一个小型的会议厅。
余老是第一个到的。随后吴夏、施睿静、陈陶、王朴、耿先生、玉清、玉琳、赵挺等人都到了。王朴和赵挺其实都会天文历法感兴趣,赵挺的叔父更加是司天监赵延义。事实上,只要是在司天监任职的人,时间一长都不相信鬼神吉凶之说。赵延义就是其中之一,他曾经拒绝替刘承祐禳除灾祸之兆。可是为了达到目的。司天监和道家通常又会利用天象来劝谏皇帝,大半的吉凶之说又都是出自他们那里。
“找各位来,是因为现在小学的教材已经编完了,一共五年,现在旅顺已经有一个五十多人蒙学五年的班。小孩子七岁上学,五年小学毕业。十二岁,所以我们设一个中学,初中三年。毕业就是十五岁,因为医学院还是认为小孩子十四岁成亲有些早。所以只有中学毕业之后方能谈婚论嫁。”
高继冲请余老解释。
余老解释道:“我行医几十年,以往小孩子十三四岁成亲。十五六岁生第一胎。大人小孩如过鬼门关。大唐之初,为了鼓励婚育,所以有十六论婚嫁的律法。”
施睿静插了一句:“太宗下诏男二十,女十五。后玄宗下诏书男十五,女十三。”
余老点头道:“是的,前人以为女子十四有为人母之道,四十九绝生育之理;男子十六有为人父之道,六十四绝阳化之理。不过医家认为凡是并不绝对。这要看人的膳食营养。大唐开元盛世之后,百姓富庶,男女都有年过七旬生子的事情。所以术数之说并不可信。”
术数之说起源很早。是周易开始,以数算、辅以阴阳五行的生克制化的理论,来推测自然、社会、人事的一种学说。比如《太玄经》凡事以九数。之所以说女子四十九绝育,男子六十四绝精,就是取七七和八八的数而已。这也符合周易的卦划和卜算原则。
当然这种情况在古代是有一定代表性的,因为那个时候人类营养缺乏。也许有个别现象会超出这个范畴。但是作为一个国家来说,负责制定律法的人必须遵循普遍原则。
但是在这个本来是正确的统计下。衍生出来的术数理论却不可信。
“早婚当然有好处,大唐人口鼎盛远超过隋。即便现在历经战乱,中原人口也比那个时候要多。历朝都有女子十七不嫁者,择夫嫁之的律法。不过因为第一胎而母子双亡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医者父母心,实在有些不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