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的长安,细微水汽泛着湿意,河边的嫩柳抽出新芽,一片绿意盎然,正是大地回春、欣欣向荣。

    长安城宽阔的街道上,一辆马车缓缓行驶,车轮印在撒过清水的石板上,没有扬起一点灰尘。

    长孙音侧靠在马车窗缘,脸上没什么表情,只看向外面的风景。

    她定定看了一会外面,忽然问:“阿娘,我们这次去舅舅家,是不是不回来了?”

    回应她的是车厢中另两人长久的沉默。

    长孙音偏过头来,看到一大一小两人端坐在马车正中,都是与她相似的眉眼,这是她的母亲和兄长,两人笔直凛冽的身形如出一辙,都似屹立不倒的松柏,只是母亲的脸上没有任何波动,长长的睫毛打下阴影,显得有些森严,又有些可怖。

    而兄长到底是年幼,只比她长四岁,终是流露出一些难忍的怒与悲。

    “观音婢,安业兄长把我们赶出来了,我们……回不了家。”长孙无忌代替母亲回答道。

    “原来是这样。”得到了答案的观音婢又偏过头安安静静看风景,看了好一会,忽然用一种低低的语调说:“他以前带我放过风筝呢。”任谁也听得出这声音中的低落。

    “观音婢。”她的母亲高氏突然发话,“我们不走,就会死。”她用一种更加深沉的语气简述了这个事实,那种深沉的语气只属于大人,而长孙音只有七岁,这是她无论多么失落也无法发出的低沉。

    “为什么?席爵的是阿兄,不是安业兄长。”长孙音问。但她没有等母亲的回答,而是很快自言自语又重复了一遍,“席爵的是阿兄,不是安业兄长。”这一次,是恍然大悟又肯定的重述。

    高氏把她抱在怀里:“不是阿兄的错。”

    不是阿兄的错,那是谁的错?为阿兄上奏的阿耶的错?还是……同意阿兄席爵的圣人的错?

    长孙音又多了一些问题,但她没有选择问出口,只是乖巧地将手覆在因为自责而双眼通红的长孙无忌手上,软软的小手很快让他露出一丝慰藉的笑,她眨了一下大眼睛,对高氏甜甜道:“阿娘,我知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你教过我的。”

    高氏似乎很满意她的回答,又把她揽得更紧了些:“也不要怪你安业兄长,他过得很苦,所以容易想的不周全。”

    “我都说知道了嘛,阿娘,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长孙音有点不满,撒娇说。

    她不喜欢别人听不到她的回答,更不喜欢重复回答,这很浪费时间,能让她开此种例外的,也就只有阿娘。

    高氏听闻她的话,目光在她的小脸上怔了一下,眼中流露出有些复杂的神色。

    反倒是长孙无忌,带着些少年人的倔强说:“不,他让我们无家可归,我绝不原谅他!”

    这话一出,长孙音和高氏齐齐看了他一眼,让长孙无忌有些莫名。

    长孙无忌摸了摸鼻子:“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