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春天来得格外晚,眼看着就要出正月了,还是一副天寒地冻的样子。.
定西城里,徐平正在认真地写着自己昨天的学习心得。学军事指挥没有老师,这个年代只怕也已经没有懂得的人了,大家只能从历年战例中自己总结,互相讨论,配合沙盘推演和军队的实际演练来进行验证。每天要写学习心得,进行交流,是徐平定下的规矩,他自己当然不能违反。这个学习的过程很艰难,并不轻松。
阳光从窗外洒到书桌上,徐平站起身来,伸了个懒腰。正要吩咐外面的谭虎去端盏茶来,休息一会,李璋从外面快步跑了进来。
到了房里,向徐平叉手行礼,李璋沉声道:“节帅,延州败了!”
徐平闭上眼睛,沉默了好一会,才向李璋伸出手去,低声道:“拿来我看。”
自从进入干燥凉爽的秋季,元昊便就带了党项的主力集中到了东线,在麟府路和延路对面的夏州,不断寻找作战机会。
开始元昊的进攻目标实际在麟府路。麟、府、丰河外三州是河东路伸到黄河西岸的突出部,有这三州在,河东、陕西两路就连成一体。如果党项占据此三州,则就把宋朝的势力向西压过了黄河,占据了黄河天险,同时独占横山地利。
河外三州实行一种既不同于内地州郡,也不同于沿边羁糜州的制度,类似于唐时的藩镇。府州折家、麟州杨家、丰州王家,自五代起便就把持当地军政大权,入宋之后三州知州依然由其子弟世袭。杨文广便就是麟州杨家的同族,不过从他祖父杨业起,就开始领兵在外,世守麟州的是杨业的兄弟一支,到他父亲杨延昭,实际就跟麟州的并系不大了。
此次让元昊最终放弃了进攻麟府路的是府州知州折继闵,今年刚刚二十三岁。本来继位的是他堂哥折继宣,因为施政暴虐而撤职,由折继闵继任。虽然年轻,折继闵却多谋善断,心思敏锐,没有露出破绽,元昊最终转头向西。
在东线麟府、延、环庆三路试探了几个月,最终在正月中旬,眼看着春天将到的时候,被元昊在延州抓住了战机。他先向范雍诈降,使范雍放松了戒备,然后沿洛水谷道攻保安军,而后沿浑州川攻延州。扼守此路的金明寨都监李士彬号称“铁壁相公”,以善守著称,严阵以待。元昊派依附自己的羌族诈降入金明寨中,李士彬建议全部迁往南方,范雍却说“讨而禽之,孰若招而致之?”全部安排到了李士彬寨中。最后被党项里应外合攻破金明寨,打开了进攻延州的大门。此时在延州的范雍惊慌失措,连招环庆路的刘平和延路的石元孙一起急救延州,刘平轻兵冒进,带禁军精锐一万余人被包围于三川口。
到了这个地步,单盯着战场上哪个力战,哪个临战脱逃意义已经不大了。几个月的时间,党项大军在延路北部来去自如,山川地理比宋军还清楚。元昊未必有攻破延州的实力和决心,一直在寻找的机会,只怕就是要歼灭宋军主力一部。围点打援,经典战术。
三川口一战,以宋军的彻底失败而告终,刘平、石元孙两位主将陷于敌中。此时战败责任的官司还在打,徐平也不能了解具体战斗经过,但带来的恶劣影响已经可以想得到了。
三川口之败,宋军真正损失的人数并不太多,数千人而已,让朝野震恐的,是两位主将没了,此其一。再一个是参与此战的几乎全部是京城禁军的精锐。主力是步军副指挥使刘平所带的步军司神卫军,“上四军”之一,禁军中最顶尖的军队。配合的是殿前司都虞侯石元孙带领的殿前司虎翼军,仅略次于“上司军”的精锐之军。辅助他们的,则是马军司龙卫都虞侯王信所带的龙卫军骑兵,同样是“上四军”。而最让人觉得可怕的,是这些禁军精锐中的精锐没有表现出应有的斗志,主力神卫军战没者也不到两成。如果人人死战,元昊虽然以数倍兵力进攻,也未必能奈何得了这一万多禁军。
这是一场京城禁军成建制参与,由其本来的统兵官带领作战的败仗,一次就失陷了两位管军大将,这才是对大宋朝野最具冲击力的。曾经被视为天下精锐的禁军,在这一战中神话彻底破灭,太祖时南征北战削平诸藩立下无数战功的禁军,最后一抹余晖消失在了三川口。从此之后,京城禁军就将彻底失去对外作战中的主力位置。
看过了手中的朝报,徐平轻吐了一口气,问李璋:“具体的战报还没有下来?”
“延路都监黄德和言刘平、石元孙降贼,而其军中又说刘、石二帅是力战而殁,双方各执一词,现在正打官司。具体的战报,却不清楚。”
徐平摆了摆手:“他们怎么打官司我不管!你亲自上书枢密院,让他们把刘、石二军各自如何行军、如何扎营、如何接敌、最后如何失败的,详细一点移到秦凤路。我们要借着这一战了解清楚党项作战是如何习性,将来如何应对。仗打败了,不赶紧总结教训,却对战事的过程都搞不清楚,都盯着去打什么官司,是等着再败吗?”
黄德和是宦官,名为都监,实际上监军,不然这官司也打不起来。徐平对战争中谁负多少责任兴趣不大,一万多人参与的大战,大部分的人都了活下来,有人能够颠倒黑白是无法想象的。不管谁真谁假,都只能蒙骗一时,很快就会真相大白。徐平感兴趣的,是双方具体的战斗过程,通过分析这一战例,提高自己军中的指挥水平。
把朝报还给李璋,徐平坐到桌后,看着窗外出了一会神,叹了口气,对李璋道:“仅仅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一战失利,十分错处有八分要算在指挥无方上,最多一两分算到前线将士不能死战上。战没者两成,神卫军没有溃散,党项也不敢衔尾而追,他们勉强当得起精锐了。最让人觉得恶劣的,是他们撤回来了,却把主将送给了番贼。”
李璋道:“现在朝中上下,都在责备神卫右厢都指挥使刘兴等人,主将未退,就自己引兵遁归。若是他们能够死战,两位管军大帅必不至没于党项军中。”
“刘平,石元孙,管军大将军啊,竟然离阵上前冲杀!荒唐!他们可是十几万大军的统帅,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以为自己是营指挥使吗!两人就是万人敌,冲上去又有多少用处?主将一没,全军溃败,唉”
定西城里,徐平正在认真地写着自己昨天的学习心得。学军事指挥没有老师,这个年代只怕也已经没有懂得的人了,大家只能从历年战例中自己总结,互相讨论,配合沙盘推演和军队的实际演练来进行验证。每天要写学习心得,进行交流,是徐平定下的规矩,他自己当然不能违反。这个学习的过程很艰难,并不轻松。
阳光从窗外洒到书桌上,徐平站起身来,伸了个懒腰。正要吩咐外面的谭虎去端盏茶来,休息一会,李璋从外面快步跑了进来。
到了房里,向徐平叉手行礼,李璋沉声道:“节帅,延州败了!”
徐平闭上眼睛,沉默了好一会,才向李璋伸出手去,低声道:“拿来我看。”
自从进入干燥凉爽的秋季,元昊便就带了党项的主力集中到了东线,在麟府路和延路对面的夏州,不断寻找作战机会。
开始元昊的进攻目标实际在麟府路。麟、府、丰河外三州是河东路伸到黄河西岸的突出部,有这三州在,河东、陕西两路就连成一体。如果党项占据此三州,则就把宋朝的势力向西压过了黄河,占据了黄河天险,同时独占横山地利。
河外三州实行一种既不同于内地州郡,也不同于沿边羁糜州的制度,类似于唐时的藩镇。府州折家、麟州杨家、丰州王家,自五代起便就把持当地军政大权,入宋之后三州知州依然由其子弟世袭。杨文广便就是麟州杨家的同族,不过从他祖父杨业起,就开始领兵在外,世守麟州的是杨业的兄弟一支,到他父亲杨延昭,实际就跟麟州的并系不大了。
此次让元昊最终放弃了进攻麟府路的是府州知州折继闵,今年刚刚二十三岁。本来继位的是他堂哥折继宣,因为施政暴虐而撤职,由折继闵继任。虽然年轻,折继闵却多谋善断,心思敏锐,没有露出破绽,元昊最终转头向西。
在东线麟府、延、环庆三路试探了几个月,最终在正月中旬,眼看着春天将到的时候,被元昊在延州抓住了战机。他先向范雍诈降,使范雍放松了戒备,然后沿洛水谷道攻保安军,而后沿浑州川攻延州。扼守此路的金明寨都监李士彬号称“铁壁相公”,以善守著称,严阵以待。元昊派依附自己的羌族诈降入金明寨中,李士彬建议全部迁往南方,范雍却说“讨而禽之,孰若招而致之?”全部安排到了李士彬寨中。最后被党项里应外合攻破金明寨,打开了进攻延州的大门。此时在延州的范雍惊慌失措,连招环庆路的刘平和延路的石元孙一起急救延州,刘平轻兵冒进,带禁军精锐一万余人被包围于三川口。
到了这个地步,单盯着战场上哪个力战,哪个临战脱逃意义已经不大了。几个月的时间,党项大军在延路北部来去自如,山川地理比宋军还清楚。元昊未必有攻破延州的实力和决心,一直在寻找的机会,只怕就是要歼灭宋军主力一部。围点打援,经典战术。
三川口一战,以宋军的彻底失败而告终,刘平、石元孙两位主将陷于敌中。此时战败责任的官司还在打,徐平也不能了解具体战斗经过,但带来的恶劣影响已经可以想得到了。
三川口之败,宋军真正损失的人数并不太多,数千人而已,让朝野震恐的,是两位主将没了,此其一。再一个是参与此战的几乎全部是京城禁军的精锐。主力是步军副指挥使刘平所带的步军司神卫军,“上四军”之一,禁军中最顶尖的军队。配合的是殿前司都虞侯石元孙带领的殿前司虎翼军,仅略次于“上司军”的精锐之军。辅助他们的,则是马军司龙卫都虞侯王信所带的龙卫军骑兵,同样是“上四军”。而最让人觉得可怕的,是这些禁军精锐中的精锐没有表现出应有的斗志,主力神卫军战没者也不到两成。如果人人死战,元昊虽然以数倍兵力进攻,也未必能奈何得了这一万多禁军。
这是一场京城禁军成建制参与,由其本来的统兵官带领作战的败仗,一次就失陷了两位管军大将,这才是对大宋朝野最具冲击力的。曾经被视为天下精锐的禁军,在这一战中神话彻底破灭,太祖时南征北战削平诸藩立下无数战功的禁军,最后一抹余晖消失在了三川口。从此之后,京城禁军就将彻底失去对外作战中的主力位置。
看过了手中的朝报,徐平轻吐了一口气,问李璋:“具体的战报还没有下来?”
“延路都监黄德和言刘平、石元孙降贼,而其军中又说刘、石二帅是力战而殁,双方各执一词,现在正打官司。具体的战报,却不清楚。”
徐平摆了摆手:“他们怎么打官司我不管!你亲自上书枢密院,让他们把刘、石二军各自如何行军、如何扎营、如何接敌、最后如何失败的,详细一点移到秦凤路。我们要借着这一战了解清楚党项作战是如何习性,将来如何应对。仗打败了,不赶紧总结教训,却对战事的过程都搞不清楚,都盯着去打什么官司,是等着再败吗?”
黄德和是宦官,名为都监,实际上监军,不然这官司也打不起来。徐平对战争中谁负多少责任兴趣不大,一万多人参与的大战,大部分的人都了活下来,有人能够颠倒黑白是无法想象的。不管谁真谁假,都只能蒙骗一时,很快就会真相大白。徐平感兴趣的,是双方具体的战斗过程,通过分析这一战例,提高自己军中的指挥水平。
把朝报还给李璋,徐平坐到桌后,看着窗外出了一会神,叹了口气,对李璋道:“仅仅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一战失利,十分错处有八分要算在指挥无方上,最多一两分算到前线将士不能死战上。战没者两成,神卫军没有溃散,党项也不敢衔尾而追,他们勉强当得起精锐了。最让人觉得恶劣的,是他们撤回来了,却把主将送给了番贼。”
李璋道:“现在朝中上下,都在责备神卫右厢都指挥使刘兴等人,主将未退,就自己引兵遁归。若是他们能够死战,两位管军大帅必不至没于党项军中。”
“刘平,石元孙,管军大将军啊,竟然离阵上前冲杀!荒唐!他们可是十几万大军的统帅,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以为自己是营指挥使吗!两人就是万人敌,冲上去又有多少用处?主将一没,全军溃败,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