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缙彦闻听才松了口气,转忧为喜,说:“那好啊,说明强将手下无弱兵嘛。怎么样,听口气这一个多月收获不小?”
“基本上还算不错。”丁宁把窦伟以及九龙口、葫芦谷接受官诰,留下军兵当教头,以及井陉献俘,真定炸毁军火库等讲了一遍,张缙彦听得聚精会神,连连颌首称赞。
丁宁讲完之后,张缙彦道:“在北京初次相见时,我就对你印象不错。可是,你的现实表现却远远超出我的预期。老夫要是在其位,一定会给你一个施展才能的机会。可惜现在国难当头,朝事繁杂,老夫已经不想趟这趟浑水了。”说着,神情无比沮丧。
丁宁闻言不由得惊问:“大人何出此言?莫非朝中又出了事端?”
“岂止是事端,只怕是亡国之虞就在眼前。史可法、马士英之流一厢情愿‘借虏平寇’、‘助虏平寇’,置河南河北山东山西数千万民众亟盼王师心情于不顾,错失恢复大河以北良机。如今,豫亲王多铎从西安东进归德,兵越黄河。先前到河北投敌的老匹夫许定国被多铎收于麾下,封平南侯,反过来命其做南下向导,朝黄河以南杀过来了。”
“这条老狗,死有余辜,还有脸做向导?恬不知耻!”
张缙彦说道:“那许定国降清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带领着多铎首先进攻徐州,报前段被高杰胁迫的一箭之仇。”
长久以来,军中有一句行话,“守江必守淮,守淮徐州来。”发源于开封的汴水经商丘在徐州与泗水会合,向东南流入淮河。淮河有干沟与长江相连。徐州,地处汴水和泗水交汇处,成为江淮和中原的水运枢纽,是江淮流域漕粮西运的主要通道。除水运之外,徐州还是陆上交通枢纽。彭城和下邳控制着陆地交通线,北可上黄河,南可下江淮,西可进中原,其既被称为“南国重镇”,又被誉为“北国锁钥”。由此,可以看出其对南北势力的重要意义。
南明弘光政权的江北四镇,就让战斗力最强的高杰部防守徐州。睢州事变之后,高杰部有名的战将李成栋被委任为徐州总兵,指望这员虎将防守徐州。那料想,面对多铎的围攻,李成栋竟然举城投降了。“锁钥”既失,多铎就打开了横扫江南之门。可以预料,弘光政权即将风雨飘摇甚至离覆灭也不远了。
丁宁不赞成张缙彦过于悲观的说法,插言道:“高杰部溃败投降,还有另外三镇,还有左良玉八十万大军,还有福建郑芝龙,浙江方国安。综合起来,还有不下百万大军,真么能亡国那么快呢?”
张缙彦心中话:“这孩子还是太年轻了,看不透里面的弯弯绕。”他笑道:“丁北宁,你不太清楚你所提到的几个人底细和名声。三镇之中,除了黄得功部还有点战斗力之外,二刘除了逃跑和抢掠,历史上就没有立过什么战功。至于郑芝龙,是海盗出身,见便宜就上,见艰难就让,是个不吃亏的主。方国安,人称‘老滑头’,更难指望。还有那个左良玉,在先帝时代已经尾大不掉。在弘光朝没有参加拥立,本来就对马士英阮大铖腻歪透顶,偏偏马阮急于打击政敌。这一次,左良玉发兵八十万,战船连绵两百里地,口口声声说清君侧,我看是要抓权。实际上逼迫朝廷两面作战,会成为弘光朝的掘墓人。”
“您是说左良玉已经开始兵发南京了?”丁宁有些惊讶地问。
张缙彦说:“岂止是开始?他已经率部东进发布讨伐令了。这是明显的抱薪救火,想以战避战的老滑头。”
丁宁听了,仿佛三九天被人劈头泼冷水——浑身上下凉透了。
张缙彦笑道:“也许事情并没有烂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老夫有些杞人忧天了。这样,我将你们深入敌后的事情简单写一个本章,你可以副钦差身份回朝交旨,亦可去见马士英。”
“听大人的意思,是不准备回朝了?”丁宁有些失望地问。
张缙彦长叹一声:“北宁,眼不见心不烦。朝廷现在乱成了一锅粥,指望阮大铖那样的兵部尚书,哼,只怕是连敌我态势都掌握不了。好赖史阁部还懂一点儿军事,可是,马士英生怕史可法回朝掌握大权,宁可用阮也不用史。一个傀儡皇上,成天只知道喝酒看戏,不对,扮戏。听说其现在不但能演《霸王别姬》,还在排演《牡丹亭》,朝中之事一概依靠马士英。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前一段闹得沸沸扬扬的大悲和尚案、童妃案、太子案,都是东林和复社搞的,目的就是想把明安宗拉下马。现在左良玉一闹,等于配合清兵两路夹攻。像我这样的人在朝,人家看你以往的身份,说不定会让你当顾问出主意。要出主要,首先就是罢阮胡子的兵权,能行吗?所以,干脆远离斗争漩涡,明哲保身避祸吧。”
丁宁心灰意冷,说:“我把王虎曲豹等人留在敌后当教头,想训练一支精兵配合朝廷反攻,收复失地。不料想,事情竟然糜烂如斯,真不知道将来如何给那些期望建功立业的山大王去说。”
“没有春风,哪来秋雨?没有播种,何来收获?丁北宁,只要你手中握有这两处精兵,无论何时何地,都没有人敢小看你。”
“也罢,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老大人可以写本了,我们三人尽快回朝去。”丁宁意兴阑珊地说。
张缙彦似乎想到了什么,叮嘱说:“为了安全起见,我的意思是窦伟、晁豹、申山虎的名字、地址暂时保密。以防落到别有用心的人眼里,给这些人带来危险。”
“基本上还算不错。”丁宁把窦伟以及九龙口、葫芦谷接受官诰,留下军兵当教头,以及井陉献俘,真定炸毁军火库等讲了一遍,张缙彦听得聚精会神,连连颌首称赞。
丁宁讲完之后,张缙彦道:“在北京初次相见时,我就对你印象不错。可是,你的现实表现却远远超出我的预期。老夫要是在其位,一定会给你一个施展才能的机会。可惜现在国难当头,朝事繁杂,老夫已经不想趟这趟浑水了。”说着,神情无比沮丧。
丁宁闻言不由得惊问:“大人何出此言?莫非朝中又出了事端?”
“岂止是事端,只怕是亡国之虞就在眼前。史可法、马士英之流一厢情愿‘借虏平寇’、‘助虏平寇’,置河南河北山东山西数千万民众亟盼王师心情于不顾,错失恢复大河以北良机。如今,豫亲王多铎从西安东进归德,兵越黄河。先前到河北投敌的老匹夫许定国被多铎收于麾下,封平南侯,反过来命其做南下向导,朝黄河以南杀过来了。”
“这条老狗,死有余辜,还有脸做向导?恬不知耻!”
张缙彦说道:“那许定国降清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带领着多铎首先进攻徐州,报前段被高杰胁迫的一箭之仇。”
长久以来,军中有一句行话,“守江必守淮,守淮徐州来。”发源于开封的汴水经商丘在徐州与泗水会合,向东南流入淮河。淮河有干沟与长江相连。徐州,地处汴水和泗水交汇处,成为江淮和中原的水运枢纽,是江淮流域漕粮西运的主要通道。除水运之外,徐州还是陆上交通枢纽。彭城和下邳控制着陆地交通线,北可上黄河,南可下江淮,西可进中原,其既被称为“南国重镇”,又被誉为“北国锁钥”。由此,可以看出其对南北势力的重要意义。
南明弘光政权的江北四镇,就让战斗力最强的高杰部防守徐州。睢州事变之后,高杰部有名的战将李成栋被委任为徐州总兵,指望这员虎将防守徐州。那料想,面对多铎的围攻,李成栋竟然举城投降了。“锁钥”既失,多铎就打开了横扫江南之门。可以预料,弘光政权即将风雨飘摇甚至离覆灭也不远了。
丁宁不赞成张缙彦过于悲观的说法,插言道:“高杰部溃败投降,还有另外三镇,还有左良玉八十万大军,还有福建郑芝龙,浙江方国安。综合起来,还有不下百万大军,真么能亡国那么快呢?”
张缙彦心中话:“这孩子还是太年轻了,看不透里面的弯弯绕。”他笑道:“丁北宁,你不太清楚你所提到的几个人底细和名声。三镇之中,除了黄得功部还有点战斗力之外,二刘除了逃跑和抢掠,历史上就没有立过什么战功。至于郑芝龙,是海盗出身,见便宜就上,见艰难就让,是个不吃亏的主。方国安,人称‘老滑头’,更难指望。还有那个左良玉,在先帝时代已经尾大不掉。在弘光朝没有参加拥立,本来就对马士英阮大铖腻歪透顶,偏偏马阮急于打击政敌。这一次,左良玉发兵八十万,战船连绵两百里地,口口声声说清君侧,我看是要抓权。实际上逼迫朝廷两面作战,会成为弘光朝的掘墓人。”
“您是说左良玉已经开始兵发南京了?”丁宁有些惊讶地问。
张缙彦说:“岂止是开始?他已经率部东进发布讨伐令了。这是明显的抱薪救火,想以战避战的老滑头。”
丁宁听了,仿佛三九天被人劈头泼冷水——浑身上下凉透了。
张缙彦笑道:“也许事情并没有烂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老夫有些杞人忧天了。这样,我将你们深入敌后的事情简单写一个本章,你可以副钦差身份回朝交旨,亦可去见马士英。”
“听大人的意思,是不准备回朝了?”丁宁有些失望地问。
张缙彦长叹一声:“北宁,眼不见心不烦。朝廷现在乱成了一锅粥,指望阮大铖那样的兵部尚书,哼,只怕是连敌我态势都掌握不了。好赖史阁部还懂一点儿军事,可是,马士英生怕史可法回朝掌握大权,宁可用阮也不用史。一个傀儡皇上,成天只知道喝酒看戏,不对,扮戏。听说其现在不但能演《霸王别姬》,还在排演《牡丹亭》,朝中之事一概依靠马士英。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前一段闹得沸沸扬扬的大悲和尚案、童妃案、太子案,都是东林和复社搞的,目的就是想把明安宗拉下马。现在左良玉一闹,等于配合清兵两路夹攻。像我这样的人在朝,人家看你以往的身份,说不定会让你当顾问出主意。要出主要,首先就是罢阮胡子的兵权,能行吗?所以,干脆远离斗争漩涡,明哲保身避祸吧。”
丁宁心灰意冷,说:“我把王虎曲豹等人留在敌后当教头,想训练一支精兵配合朝廷反攻,收复失地。不料想,事情竟然糜烂如斯,真不知道将来如何给那些期望建功立业的山大王去说。”
“没有春风,哪来秋雨?没有播种,何来收获?丁北宁,只要你手中握有这两处精兵,无论何时何地,都没有人敢小看你。”
“也罢,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老大人可以写本了,我们三人尽快回朝去。”丁宁意兴阑珊地说。
张缙彦似乎想到了什么,叮嘱说:“为了安全起见,我的意思是窦伟、晁豹、申山虎的名字、地址暂时保密。以防落到别有用心的人眼里,给这些人带来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