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嗣昌是湖广武陵府(今湖南常德市)人,家学渊源,其父杨鹤曾经官至兵部右侍郎,三边总督,而杨嗣昌更是年少成名,早在万历三十八年(一六一零年)便中了进士,那时他刚二十二岁,比卢象升整整早了十二年,所以杨嗣昌的资格比孙传庭和卢象升要老得多呐。
但是他在事业的上升期先是丧父,后又丧母,前后丁忧在家守孝五年,直到去年才得以复出,好在杨嗣昌成名较早,而且颇有才华,其著有的作品《地官集》曾经被当今圣上阅览过,对其推崇备至,甚至在杨嗣昌丁忧时期,崇祯皇帝一度想过夺情起复杨嗣昌,因阁老们反对而作罢。
所以等杨嗣昌丁忧期满,崇祯皇帝便急不可耐的下旨起复杨嗣昌,而且上来便担纲重任,以兵部尚书衔任五省经略,也是寄予厚望。
和历史上的崇祯十三年不同,此时空的崇祯十三年可比历史上消停多了,黄台吉因为开发了松花江、嫩江流域,大规模发展羊毛原材料产业,获取了大量的财富,并且控制辽河运输,东蒙古地区的贸易都在黄台吉手里,所以建奴的财政状况远比历史上好。
而且团社从本土发运过来大量的粮食和各种腌制肉类、鱼类食品,弥补了辽东粮食产量的不足,人一旦吃饱穿暖了,也就没有动力去爬冰卧雪,千里跋涉抢劫,何况现在洪承畴总督蓟辽。
洪承畴精于军略,长于谋划,在他的运筹中,虽然进攻辽东没啥力量,但是防守还是没问题的。
而国内的几个大股流寇,到现在也没有掀起多大的波澜,盖因团社釜底抽薪,把吃不饱饭的流民都给买走了,而且人家是拿着粮食和各种物资过来的,这一进一出,就成了明朝局势的绝佳灭火器,虽然还是不能改变贫富分化严重的局面,但是至少给广大贫苦百姓一条活路了不是。
现在流寇集中在几个区域,接下来或剿灭、招安、或分化瓦解,全部平定也是可以预见的。
所以当杨嗣昌收到卢象升的六百里加急文书之时,心里大吃一惊,其实杨嗣昌是有谋划的,在孙传庭撤离四川的时候,他也曾建议孙传庭在保宁地区留下一军,看守嘉陵江上游,不过孙传庭以关中战事紧急,士兵无心驻留为由,全部撤回了关中,保宁地区几乎不设防了。
后来杨嗣昌也没来得及调遣得力的军队补上,如今卢象升说闯贼欲东进湖广,着实让他惊出一身冷汗。
湖广可是国朝的粮食基地啊,不是有谚语:湖广熟天下足,如今北方穷弊,京师的漕粮大部分来自于湖广,虽然有舶来粮食补充,国朝无缺粮之忧,但是湖广一旦遭贼,则天下震动啊。
何况他老杨家就在湖广的武陵府,将来闯贼入寇湖广,保不定就去了他老家,那他杨嗣昌不得被乡亲们骂死啊。
杨嗣昌急忙查缺补漏,调兵遣将,不过手里堪调的兵马也不多,域内能打的也就秦军和左军,左军现在已经奔赴大别山地区,准备剿灭献贼,暂时是撤不回来了,只能向秦军求援。
于是杨嗣昌只得修书一封,和孙传庭商讨派秦军过去保宁驻守一段时间,对,就是商讨。
得益于朝廷互相牵制的习惯,关于杨嗣昌的五省经略,实际上是五省的协调员,哪五省啊:山西、陕西、四川、湖广、河南,这些地方都有巡抚或者总督,都有至少右都御史的本衔,他们的本职那是可以上书指出皇上不是的存在,这协调起来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你杨嗣昌要是跟孙传庭私人关系好,那自然是好协调,不过杨嗣昌平时眼高于顶,平白拉仇恨那种,这要是能好才见了鬼。
杨嗣昌另外的方法就是让卢象升拖住闯贼,不过既然要他帮忙,那只能尽量满足人家的要求,这饷费那是必须要给人家补足的。
不过接下来还是有好消息的,在几次六百里加急的交流中,孙传庭还是以大局为重,决定派遣牛成虎前出保宁,控制嘉陵江流域,而杨嗣昌付出的代价就是二十万两的军费。
牛成虎从四川撤出后,并没有全部回到关中,孙传庭让他在汉中驻留了一支兵马,看来,孙传庭还是对闯贼不放心,生怕他又流窜回陕西。
所以,当杨嗣昌的信给孙传庭时,孙传庭还是挺受用的,杨嗣昌在信中语气谦和,一副求人的姿态,他老孙也不是小鸡肚肠的人,便把平素的牢骚放到一边,让牛成虎前出阳平关,控制保宁区域。
保宁地区就是后世的四川广元,正是位于嘉陵江的上游,水路可以直通重庆,一直是控扼川陕湖广的要冲,要阻挡李自成的东进,保宁地区绝对要驻守重兵才是。
但是他在事业的上升期先是丧父,后又丧母,前后丁忧在家守孝五年,直到去年才得以复出,好在杨嗣昌成名较早,而且颇有才华,其著有的作品《地官集》曾经被当今圣上阅览过,对其推崇备至,甚至在杨嗣昌丁忧时期,崇祯皇帝一度想过夺情起复杨嗣昌,因阁老们反对而作罢。
所以等杨嗣昌丁忧期满,崇祯皇帝便急不可耐的下旨起复杨嗣昌,而且上来便担纲重任,以兵部尚书衔任五省经略,也是寄予厚望。
和历史上的崇祯十三年不同,此时空的崇祯十三年可比历史上消停多了,黄台吉因为开发了松花江、嫩江流域,大规模发展羊毛原材料产业,获取了大量的财富,并且控制辽河运输,东蒙古地区的贸易都在黄台吉手里,所以建奴的财政状况远比历史上好。
而且团社从本土发运过来大量的粮食和各种腌制肉类、鱼类食品,弥补了辽东粮食产量的不足,人一旦吃饱穿暖了,也就没有动力去爬冰卧雪,千里跋涉抢劫,何况现在洪承畴总督蓟辽。
洪承畴精于军略,长于谋划,在他的运筹中,虽然进攻辽东没啥力量,但是防守还是没问题的。
而国内的几个大股流寇,到现在也没有掀起多大的波澜,盖因团社釜底抽薪,把吃不饱饭的流民都给买走了,而且人家是拿着粮食和各种物资过来的,这一进一出,就成了明朝局势的绝佳灭火器,虽然还是不能改变贫富分化严重的局面,但是至少给广大贫苦百姓一条活路了不是。
现在流寇集中在几个区域,接下来或剿灭、招安、或分化瓦解,全部平定也是可以预见的。
所以当杨嗣昌收到卢象升的六百里加急文书之时,心里大吃一惊,其实杨嗣昌是有谋划的,在孙传庭撤离四川的时候,他也曾建议孙传庭在保宁地区留下一军,看守嘉陵江上游,不过孙传庭以关中战事紧急,士兵无心驻留为由,全部撤回了关中,保宁地区几乎不设防了。
后来杨嗣昌也没来得及调遣得力的军队补上,如今卢象升说闯贼欲东进湖广,着实让他惊出一身冷汗。
湖广可是国朝的粮食基地啊,不是有谚语:湖广熟天下足,如今北方穷弊,京师的漕粮大部分来自于湖广,虽然有舶来粮食补充,国朝无缺粮之忧,但是湖广一旦遭贼,则天下震动啊。
何况他老杨家就在湖广的武陵府,将来闯贼入寇湖广,保不定就去了他老家,那他杨嗣昌不得被乡亲们骂死啊。
杨嗣昌急忙查缺补漏,调兵遣将,不过手里堪调的兵马也不多,域内能打的也就秦军和左军,左军现在已经奔赴大别山地区,准备剿灭献贼,暂时是撤不回来了,只能向秦军求援。
于是杨嗣昌只得修书一封,和孙传庭商讨派秦军过去保宁驻守一段时间,对,就是商讨。
得益于朝廷互相牵制的习惯,关于杨嗣昌的五省经略,实际上是五省的协调员,哪五省啊:山西、陕西、四川、湖广、河南,这些地方都有巡抚或者总督,都有至少右都御史的本衔,他们的本职那是可以上书指出皇上不是的存在,这协调起来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你杨嗣昌要是跟孙传庭私人关系好,那自然是好协调,不过杨嗣昌平时眼高于顶,平白拉仇恨那种,这要是能好才见了鬼。
杨嗣昌另外的方法就是让卢象升拖住闯贼,不过既然要他帮忙,那只能尽量满足人家的要求,这饷费那是必须要给人家补足的。
不过接下来还是有好消息的,在几次六百里加急的交流中,孙传庭还是以大局为重,决定派遣牛成虎前出保宁,控制嘉陵江流域,而杨嗣昌付出的代价就是二十万两的军费。
牛成虎从四川撤出后,并没有全部回到关中,孙传庭让他在汉中驻留了一支兵马,看来,孙传庭还是对闯贼不放心,生怕他又流窜回陕西。
所以,当杨嗣昌的信给孙传庭时,孙传庭还是挺受用的,杨嗣昌在信中语气谦和,一副求人的姿态,他老孙也不是小鸡肚肠的人,便把平素的牢骚放到一边,让牛成虎前出阳平关,控制保宁区域。
保宁地区就是后世的四川广元,正是位于嘉陵江的上游,水路可以直通重庆,一直是控扼川陕湖广的要冲,要阻挡李自成的东进,保宁地区绝对要驻守重兵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