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阵》作为陈景行的新片——他认为《黑客帝国》的名字不能说不好,但是有很明显的好莱坞商业大片汉译风格,电影名字很有噱头,能引发第一眼的好奇,但显得有些流俗,因此陈景行还是觉得稍微隐晦一些,同时也更符合电影的主旨的名字更合适。

    《母体》显然不妥,太隐晦了而且很有歧义,第一眼与电影的气质不搭,《华胥国》会让人觉得这是部古装神话片,《机器革命》或者直接是《缸中之脑》感觉太过直白。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咪咪!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而《矩阵》算是比较合适的名字,既切合主题,毕竟矩阵就是故事的主要场景,而且故事本身便是矩阵的革命,同时还有逼格,矩阵这两个字的气质本身就很科幻。

    当然梦工厂其他人的担忧主要是电影的名字没有什么噱头,如果主演们也都没有能拿得出手的明星,恐怕会对电影的商业成绩产生不利的影响。

    如果回到一年多前,说实话陈景行也不敢这么干,不过彼一时此一时也,他和梦工厂如今都已不是无名之辈,不论是在国内还是海外都已经算是知名品牌了,也就有了“任性”的资本。

    何况在前世位面《黑客帝国》的卡司也并不强大,无论是男主角基努李维斯还是其他角色的扮演者在参演《黑客帝国》之前都不算是好莱坞的A-list演员。

    《黑客帝国》呈现的极具冲击力的画面才是其炸开市场的主要原因,用一个词就是“酷炫”,极其酷炫,这让他发出第一版预告片后就引发了观众广泛的兴趣。

    原版电影在首映时,也没有拿到多少影院和排片,华纳并没有倾力支持这部原创科幻电影,2700馆开画完全不是A级制作的待遇。

    但是凭借其酷炫到极致的画面风格,新颖的富有冲击力的科幻概念,无论是排片还是影院数量都在节节上升,上演了一条好看的逆袭曲线,连续称霸了37天的票房冠军,上映了三个月才跌出了日票房前三,同时在海外其他国家和地区也获得了不可思议的成功,这对于一部比较硬的科幻题材电影来说算是非常可怕的成绩了。

    陈景行认为《黑客帝国》并不是所谓的“人保戏”,而是“戏保人”,事实上这部电影也根本不需要发挥多高的表演技巧,为了尽可能贴合影片的气质,沃卓斯基兄弟还要求演员少做表情,再加上墨镜,可以说演员在很多剧情中的表演就是秀场上的模特,酷帅就行了。

    陈景行看过的有不错科幻概念的电影并不少,但是有自己美学风格的,并且这种美学风格能够让观众接受并为其感到震撼的科幻电影并不多,《黑客帝国》的伟大绝不仅仅因其科幻概念新颖。

    如果从这个角度去考虑的话,选择非知名演员反而有助于他在电影中尽情展现独属于《矩阵》的美学风格,毕竟千人千面的演员是神话,就算有那也是黄金配角。

    一线的演员,尤其是有市场号召力的演员一定是有自身独特特质的,换句话说就是演什么角色都能找到演员自身的影子——这就是市场号召力的保证,大多数普通观众冲着一个演员掏钱进电影院是为了看他表演“千人千面”的吗?当然不是了,就是冲着这个演员的风格和特质而来的。

    相反,如果一个演员真的做到了“剧抛脸”或者“千人千面”,那么他肯定也谈不上有什么号召力可言,这也是为什么喜剧演员或者说跟喜剧沾边的演员更容易有稳定的票房号召力的原因,喜剧的表演讲究的就是固定的风格,你要敢随意改换风格,观众就未必买账。

    陈景行穿越到这个世界当的是导演,所谓屁股决定脑袋,在拍了这么多电影后,他现在的理念是并不推崇“千人千面”的,他更喜欢找合适的演员演合适的角色,而不是找一个演技派用演技努力贴合角色,更不喜欢个人特质强到喧宾夺主影响整部电影气质的演员。

    只是电影市场要遵循商业规律,理想化的世界并不存在,所以再大牌的导演也要考虑演员的商业影响力,并不能真的按照自己的想法“肆意妄为”,不过对于《矩阵》这个项目,陈景行认为还是可以“任性”一把的,不用太考虑演员的名气甚至是票房号召力。

    既然老板主意已定,许文深等人也就不再继续纠缠了,梦工厂里有谁能比陈景行在电影项目上更加权威呢?

    不过这种从不知名艺人中挑选角色并不比联系知名演员试镜更容易,也需要耗费比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最关键的是还不能直接透露给陈景行新片挑选男主角的消息。

    再牛逼的人也摆脱不了人际关系的限制,梦工厂对这个项目严格保密的原因就在于此,业内已经有不少公司和艺人都知道《地心引力》已经到了后期特效制作的环节了,那么陈景行的新片是不是已经在筹备当中了呢?

    在什么消息都没有的时候,已经有不少公司和艺人在争夺这块饼了,只是因为梦工厂这边一点口风都没露,新项目八字还没一撇,所以一线演员和知名艺人还能保持矜持,一旦陈景行透露要选男女主角了,说不定就会迎来各大公司“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