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问讯,请坐。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二面,我们是讲到甲一解释题目,本颂的题目是有两个部分,第一个是唯识,唯识等于是强调整个生命的染净因果是由一念的心识的流动所变现,所以是说明本颂的主要的宗旨。
乙二、释[三十颂]
那么现在我们解释《三十颂》,《三十颂》,这三十个偈颂主要是有三大部分:
第一个是发明唯识相,唯识相就讲到世俗谛,讲到缘起的因果,但是讲到因果当然是对立的了,有凡夫的杂染的因果,也包括这些四圣的圣人的清净的因果。那么讲到由业力的造作来熏习我们的本性,所显现的这些染净的因果,这总共有二十四个偈颂。
接下来讲到唯识性,唯识性就讲到我们众生本具的本性,业力在造业之前的生命的原点是什么?就是我空法空的清净本性,这一部分只有一个偈颂,就是第二十五个偈颂,只有一个偈颂。
第三个讲到唯识的行位,讲到唯识的修行方法,由浅而深,有五个阶位,从资粮、加行、通达、修行、究竟,有五个偈颂,以上就是所谓的《三十颂》。
所以说《唯识三十颂》这个标题,它等于是一个能所的关系了,能所就是说:唯识是所诠的义理,我们所要表达是什么?表达就是万法唯识的观念。所诠,唯识是所诠义理。那么怎么表达?是仰仗《三十颂》的教法,所以《三十颂》是能诠的教法,那么能所双举就安立了《唯识三十颂》,一个是我们要表达,一个是能表达的三十颂,这个题目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它。
甲二、随文释义(分三:乙一、明唯识相,乙二、明唯识性,乙三、明唯识行位。)
乙一、明唯识相(分二:丙一、略辩唯识相。丙二、广辩唯识相。)
丙一、略辩唯识相
我们看接下来看甲二的随文释义,这以下就正式的随顺颂文来解释它的义理,分三:初、明唯识相,二、明唯识性,三、明唯识行位。初中分二,一、略辩唯识相,二、广辩唯识相,今初。
发明唯识的道理,我们先讲缘起唯识相,唯识相有简略的说明跟广释,这个是印度论师的一个说法的特点。印度的论师都是先做一个略说,先做一个总说,然后在广说,天亲论师也不例外了,先做一个略说。我们看这个略说,有一段的问答,
问言:若唯有识,云何世间及诸圣教说有我法?
这个外道或者是小乘的学者就提出一个问难,说大乘的论师,提出万法唯识的宗旨。说宇宙万法包括生死的杂染法,也包括圣人的清净法,其实就是一念的心识,刹那刹那变现出来,离开了心识就无有少法可得。假设这个宗旨是正确的,为什么这个世间的言说,你看我们有时候,说你对我很好我对你也很好,那么世间言说都有安立我相、法相的差别,乃至于大小乘的教法,佛陀在经典上也是说如是我闻,有一个我,有初果、二果、三果、四果。
那么既然一切法是心,那佛陀应该说这个心到那个地方去,另外有一个心识,那就不讲舍利佛了,就应该说这个人的心到那边去的,应该就用心识来表达就好,为什么安立我相法相呢?佛陀在教法当中也处处的安立我相的差别,法相的差别,这样子应该怎么解释呢?那么等于是用这个世间的言说,跟大小乘的叫法当中处处出现我相法相这样的一个因缘,来问难大乘的唯识的学者。
这以下看天亲菩萨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颂曰:
由假说我法,有种种相转,
彼依识所变,此能变唯三,
谓异熟思量,及了别境识。
天亲菩萨说,不管是世间的言说也好,不管是佛陀的圣教也好,它们处处出现我相法相,基本上是假说的,假借名字言说而安立的,它没有真实体性。因为安立了我相法相的相互的差别作用,才有种种的所谓的世间跟圣教的法相出现。所以这段颂文我们在研究的时候,要注意假说这两个字,什么叫假说?就是说它本来没有,但是为了方便人跟人之间相互的沟通,所以只好假说。
乙二、释[三十颂]
那么现在我们解释《三十颂》,《三十颂》,这三十个偈颂主要是有三大部分:
第一个是发明唯识相,唯识相就讲到世俗谛,讲到缘起的因果,但是讲到因果当然是对立的了,有凡夫的杂染的因果,也包括这些四圣的圣人的清净的因果。那么讲到由业力的造作来熏习我们的本性,所显现的这些染净的因果,这总共有二十四个偈颂。
接下来讲到唯识性,唯识性就讲到我们众生本具的本性,业力在造业之前的生命的原点是什么?就是我空法空的清净本性,这一部分只有一个偈颂,就是第二十五个偈颂,只有一个偈颂。
第三个讲到唯识的行位,讲到唯识的修行方法,由浅而深,有五个阶位,从资粮、加行、通达、修行、究竟,有五个偈颂,以上就是所谓的《三十颂》。
所以说《唯识三十颂》这个标题,它等于是一个能所的关系了,能所就是说:唯识是所诠的义理,我们所要表达是什么?表达就是万法唯识的观念。所诠,唯识是所诠义理。那么怎么表达?是仰仗《三十颂》的教法,所以《三十颂》是能诠的教法,那么能所双举就安立了《唯识三十颂》,一个是我们要表达,一个是能表达的三十颂,这个题目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它。
甲二、随文释义(分三:乙一、明唯识相,乙二、明唯识性,乙三、明唯识行位。)
乙一、明唯识相(分二:丙一、略辩唯识相。丙二、广辩唯识相。)
丙一、略辩唯识相
我们看接下来看甲二的随文释义,这以下就正式的随顺颂文来解释它的义理,分三:初、明唯识相,二、明唯识性,三、明唯识行位。初中分二,一、略辩唯识相,二、广辩唯识相,今初。
发明唯识的道理,我们先讲缘起唯识相,唯识相有简略的说明跟广释,这个是印度论师的一个说法的特点。印度的论师都是先做一个略说,先做一个总说,然后在广说,天亲论师也不例外了,先做一个略说。我们看这个略说,有一段的问答,
问言:若唯有识,云何世间及诸圣教说有我法?
这个外道或者是小乘的学者就提出一个问难,说大乘的论师,提出万法唯识的宗旨。说宇宙万法包括生死的杂染法,也包括圣人的清净法,其实就是一念的心识,刹那刹那变现出来,离开了心识就无有少法可得。假设这个宗旨是正确的,为什么这个世间的言说,你看我们有时候,说你对我很好我对你也很好,那么世间言说都有安立我相、法相的差别,乃至于大小乘的教法,佛陀在经典上也是说如是我闻,有一个我,有初果、二果、三果、四果。
那么既然一切法是心,那佛陀应该说这个心到那个地方去,另外有一个心识,那就不讲舍利佛了,就应该说这个人的心到那边去的,应该就用心识来表达就好,为什么安立我相法相呢?佛陀在教法当中也处处的安立我相的差别,法相的差别,这样子应该怎么解释呢?那么等于是用这个世间的言说,跟大小乘的叫法当中处处出现我相法相这样的一个因缘,来问难大乘的唯识的学者。
这以下看天亲菩萨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颂曰:
由假说我法,有种种相转,
彼依识所变,此能变唯三,
谓异熟思量,及了别境识。
天亲菩萨说,不管是世间的言说也好,不管是佛陀的圣教也好,它们处处出现我相法相,基本上是假说的,假借名字言说而安立的,它没有真实体性。因为安立了我相法相的相互的差别作用,才有种种的所谓的世间跟圣教的法相出现。所以这段颂文我们在研究的时候,要注意假说这两个字,什么叫假说?就是说它本来没有,但是为了方便人跟人之间相互的沟通,所以只好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