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个“有”以后当然就会招感“生”,从母胎脱生的刹那叫做“生”,由这个生乃至未老死之果法,然后就会有死亡,由苦果的衰变乃至死灭位为止,就有当来的生跟死。从唯识学是这样的看法。
好,我们回到讲义来。这段是外道或二乘学者问难说,如果只有心识,那怎么会有生命的相续呢?那么唯识论师解释有两个因缘:
第一个、由诸业习气:生命的相续是由于我们内心的业种子,这是第一个,当然这个地方是指第八识的种子。
第二个、我们临命终的时候,第六意识所生起的爱取烦恼的滋润,滋润这些种子,从一个种子位而变成“有”支,一个有招感果报的强大有力的种子,由爱取的滋润,业种子就使令我们前面的异熟结束了以后,又招感来生的异熟,这都没有离开心识。
这地方是说因缘所生法,应该有两个因缘,第一个是业力,第二个是我们心中的愿力。愿就是发愿的愿,一个是业力,一个是愿力,这两个缺一不可。
在净土中有一部经叫《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可能大家也读过,《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当中强调一个观念说,有些人他就很容易生长在有佛的时代,就是他出生的时候,释迦摩尼佛也刚好出生,他拜释迦摩尼佛做弟子;有些人就是生生世世不能跟佛同一期出生,可能佛前佛后,他出生的时候佛陀刚好灭度、或者他出生的时候佛陀还没有出世,总是生长在佛前佛后,这个是怎么回事?是什么因缘?是不是佛陀他对谁有偏爱呢?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当中说不是这样子,说你不想生长在佛前佛后,很想生长在有佛陀的地方,生长在佛前佛后,大家知见乱七八糟,也不知道谁讲的是对。你要做两件事情:当然是你要忆佛跟念佛。就是说念佛(你要不断地忆念佛陀),更重要的是——你要发愿遇佛!你要希望跟佛陀相遇。在经典上说,十方诸佛愍念众生如母忆子,佛陀是不断地忆念,佛陀不断对我们释放善意。我想要见你,我想要见你,我想要见你。但是可惜的是,众生忆念佛陀他就不当一回事,我们不把佛陀当一回事,我们都是打一些乱七八糟的妄想,所以迟迟没办法感应道交。所以你要跟佛陀相见。
第一个你要造见佛的业,就是念佛!
更重要你要忆佛——你要发愿!
有要去生长在佛国的愿力,强大的愿力。就是我今生也布施也持戒了,每天也拜佛念佛了,在三宝当中多少积功累德,这些善业我不想再在人天里面耗下去了,我不想去做大国王享受这些荣华富贵,这个杂乱的果报我都没有兴趣了,我希望把这些善业一心一意的求生净土——见到佛陀。你要有一种强大的愿力,你就有希望。
在《大智度论》讲一个故事,龙树菩萨说有一个车夫,这个车夫他就是为大富长者驾车,大富长者要出去,他就帮大富长者驾车带他去办事情,然后再把他带回来。这个车夫他也是皈依三宝,平常也念佛,念佛的时候,有一天他遇到释迦牟尼佛,他就问佛陀说,“佛陀,我来生希望生长在有佛的世界——佛国土去,我不想再生长在秽土,但是我的工作是一个车夫,我每天要为主人驾车,万一我死的时候…就是驾车发生车祸死掉了,我不是在佛堂死掉了,怎么办?我到哪里去?我死的时候突然就死掉了,我就不能往生到佛国去了。”
佛陀说,说你这个车夫,你看到前面有一棵大树没有?看到了,这棵大树它是往哪边倒,他说这棵树是往西方倾倒的,不是很正是往西方向。佛陀说如果你现在把它砍掉的时候,突然间把它砍掉,没有预警把它砍掉,你认为这个树是往西边倒往东边倒?这车夫说佛陀啊,这个树平常往西边倾倒,如果我现在把它砍掉,它一定是往西边倒。
佛陀说如果你的心愿是决定的,你内心当中不夹带任何的杂质,真实的生起决定的心愿求生净土,即使你发生了车祸死掉,你还是到净土去。“由诸业习气、二取习气俱、前异熟既尽、復生馀异熟”。就是说第一个你在你的业力当中有念佛的业种子,当然你也有一些罪业的种子,但重点就是说:因为你心中一心一意要求生净土的业很强,所以滋润净土的业先得果报。“二取习气俱”是非常重要,它有滋润业力的功能。说我现在有个田地,什么种子都有,有杂草的种子,有苹果的种子,葡萄的种子,那么到底是什么种子要生起来,看你对哪一个种子去灌溉浇水,要去滋润这个种子,这个种子才得果报。所以这个地方是说:
生死的果报,是由过去的业力跟你临终的爱取所决定的,当然临终的爱取是由平常爱取的累积!
这两个,不管种子也好、不管你心中的愿力也好,都没有离开心识。所以生死也是由心所变现,这句话是没有错。
己三、释违经三性难(分二:庚一、正释三性不离难。庚二、转释依三性立三无性今初。)
这个地方讲到第三个问难“三性不离难”,看论文:
庚一、正释三性不离难
若唯有识,何故世尊,处处经中说有三性?
这个地方应该是中观的学者来问难,说唯识学安立的万法唯识的道理,但是世尊在经中(这个地方不是中观的学者,是下一段,对不起)。这个地方是说既然万法唯识,但是世尊在大乘的经典当中,明显的说出诸法有三种体性——依他起性、徧计所执性,圆成实性。这个地方意思就是说,如果一切法是由心所变现,那么一切法应该只有一个体性,因为他只有一个心。
这个地方就是说佛陀说有三性,应该有三种体性,你说是由心所变现,那么一切法应该只有一个体性,就用三性的道理来问难,万法唯识的真理。看天亲菩萨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好,我们回到讲义来。这段是外道或二乘学者问难说,如果只有心识,那怎么会有生命的相续呢?那么唯识论师解释有两个因缘:
第一个、由诸业习气:生命的相续是由于我们内心的业种子,这是第一个,当然这个地方是指第八识的种子。
第二个、我们临命终的时候,第六意识所生起的爱取烦恼的滋润,滋润这些种子,从一个种子位而变成“有”支,一个有招感果报的强大有力的种子,由爱取的滋润,业种子就使令我们前面的异熟结束了以后,又招感来生的异熟,这都没有离开心识。
这地方是说因缘所生法,应该有两个因缘,第一个是业力,第二个是我们心中的愿力。愿就是发愿的愿,一个是业力,一个是愿力,这两个缺一不可。
在净土中有一部经叫《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可能大家也读过,《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当中强调一个观念说,有些人他就很容易生长在有佛的时代,就是他出生的时候,释迦摩尼佛也刚好出生,他拜释迦摩尼佛做弟子;有些人就是生生世世不能跟佛同一期出生,可能佛前佛后,他出生的时候佛陀刚好灭度、或者他出生的时候佛陀还没有出世,总是生长在佛前佛后,这个是怎么回事?是什么因缘?是不是佛陀他对谁有偏爱呢?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当中说不是这样子,说你不想生长在佛前佛后,很想生长在有佛陀的地方,生长在佛前佛后,大家知见乱七八糟,也不知道谁讲的是对。你要做两件事情:当然是你要忆佛跟念佛。就是说念佛(你要不断地忆念佛陀),更重要的是——你要发愿遇佛!你要希望跟佛陀相遇。在经典上说,十方诸佛愍念众生如母忆子,佛陀是不断地忆念,佛陀不断对我们释放善意。我想要见你,我想要见你,我想要见你。但是可惜的是,众生忆念佛陀他就不当一回事,我们不把佛陀当一回事,我们都是打一些乱七八糟的妄想,所以迟迟没办法感应道交。所以你要跟佛陀相见。
第一个你要造见佛的业,就是念佛!
更重要你要忆佛——你要发愿!
有要去生长在佛国的愿力,强大的愿力。就是我今生也布施也持戒了,每天也拜佛念佛了,在三宝当中多少积功累德,这些善业我不想再在人天里面耗下去了,我不想去做大国王享受这些荣华富贵,这个杂乱的果报我都没有兴趣了,我希望把这些善业一心一意的求生净土——见到佛陀。你要有一种强大的愿力,你就有希望。
在《大智度论》讲一个故事,龙树菩萨说有一个车夫,这个车夫他就是为大富长者驾车,大富长者要出去,他就帮大富长者驾车带他去办事情,然后再把他带回来。这个车夫他也是皈依三宝,平常也念佛,念佛的时候,有一天他遇到释迦牟尼佛,他就问佛陀说,“佛陀,我来生希望生长在有佛的世界——佛国土去,我不想再生长在秽土,但是我的工作是一个车夫,我每天要为主人驾车,万一我死的时候…就是驾车发生车祸死掉了,我不是在佛堂死掉了,怎么办?我到哪里去?我死的时候突然就死掉了,我就不能往生到佛国去了。”
佛陀说,说你这个车夫,你看到前面有一棵大树没有?看到了,这棵大树它是往哪边倒,他说这棵树是往西方倾倒的,不是很正是往西方向。佛陀说如果你现在把它砍掉的时候,突然间把它砍掉,没有预警把它砍掉,你认为这个树是往西边倒往东边倒?这车夫说佛陀啊,这个树平常往西边倾倒,如果我现在把它砍掉,它一定是往西边倒。
佛陀说如果你的心愿是决定的,你内心当中不夹带任何的杂质,真实的生起决定的心愿求生净土,即使你发生了车祸死掉,你还是到净土去。“由诸业习气、二取习气俱、前异熟既尽、復生馀异熟”。就是说第一个你在你的业力当中有念佛的业种子,当然你也有一些罪业的种子,但重点就是说:因为你心中一心一意要求生净土的业很强,所以滋润净土的业先得果报。“二取习气俱”是非常重要,它有滋润业力的功能。说我现在有个田地,什么种子都有,有杂草的种子,有苹果的种子,葡萄的种子,那么到底是什么种子要生起来,看你对哪一个种子去灌溉浇水,要去滋润这个种子,这个种子才得果报。所以这个地方是说:
生死的果报,是由过去的业力跟你临终的爱取所决定的,当然临终的爱取是由平常爱取的累积!
这两个,不管种子也好、不管你心中的愿力也好,都没有离开心识。所以生死也是由心所变现,这句话是没有错。
己三、释违经三性难(分二:庚一、正释三性不离难。庚二、转释依三性立三无性今初。)
这个地方讲到第三个问难“三性不离难”,看论文:
庚一、正释三性不离难
若唯有识,何故世尊,处处经中说有三性?
这个地方应该是中观的学者来问难,说唯识学安立的万法唯识的道理,但是世尊在经中(这个地方不是中观的学者,是下一段,对不起)。这个地方是说既然万法唯识,但是世尊在大乘的经典当中,明显的说出诸法有三种体性——依他起性、徧计所执性,圆成实性。这个地方意思就是说,如果一切法是由心所变现,那么一切法应该只有一个体性,因为他只有一个心。
这个地方就是说佛陀说有三性,应该有三种体性,你说是由心所变现,那么一切法应该只有一个体性,就用三性的道理来问难,万法唯识的真理。看天亲菩萨怎么回答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