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奇没想到自己还能有再次指挥北军的机会。

    昔日在长安,他虽身为北军校尉,但他年轻无军功,又出身弘农杨氏,在北军之中可没什么名望,惟一一次领兵,便撞上吕布郭汜之乱,从此之后,杨定的仕途起起落落,颇为不顺,可以称得上一句“时运不济”。

    杨奇如今是大司农的属官,领着个导官的职位,掌御用和祭祀的米食干糒,无论如何都和北军扯不上关系。

    因此门客在董承面前提议用杨定分裂北军时,董承第一反应就是拒绝。

    然而门客却劝道:“国舅,杨奇管理北军时,现下的北军校尉李蒙曾属杨奇麾下,二人素有旧谊。北军之中亦有不少昔日的长安守军,这些人唯忠于天子,同后来编入的青州军积不相能……且杨彪之事在前,这杨定安能不怨?情势紧迫,唯有冒险一试。”

    董承心知这关头容不得他再多加考虑,他膝行至自己最信任的门客身前:“举族累卵,命皆悬于先生之手,请必竭尽心力,以副所托!”

    老门客笼罩在阴影处的面孔露出个带着嘲弄意味的笑容,注视着董承伏在地面上的脊背。

    他话语中的谎言很多。

    杨定和李蒙之间可没什么情谊。

    至于那些长安守军?

    比起天子,说不准那些人会更愿意听种伯衡的命令。

    此时此刻,这样一支可用的军马送到种辑手边,他到底会如何抉择呢?

    应当是不会去用的。

    老门客有些遗憾,幸而他还有董承。

    杨定、李蒙和那些长安守军,能给曹操造成的伤害微乎其微,自然也不可能对董承当下的局面有任何改善,但,只要这群人动起来,覆灭在曹操手上,对于他而言便是对方全部的价值。

    董承不会是有知道这些事的那一天了。

    杨奇不知道自己在被人算计,答应董承去北军煽动军变时,除去以为这背后是刘协的意思外,他也有一些自己的私心。

    或许是受杨氏与袁氏的关系影响,天子诸侯之中,杨奇的立场隐隐要偏向于袁绍。

    曹操到底是阉宦之后,若非倚靠地利,他安能有今日?

    不过一朝得势,便迫不及待剪除天子羽翼,对他们这些士族下手,如此猖狞之徒,尚不如李、郭之流,怎能叫自己这些人愿意屈仕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