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京察,不论是想要顺利通关,还是想要更上一层楼,能得到林晧然的青睐已然是最核心的因素。

      “下官光禄寺卿黄华给林阁老拜年了!”

      “下官右通政使杨思忠给林晧然拜年了!”

      “下官太仆寺卿朱大器给林阁老拜年了!”

      ……

      在春节期间,京城四品以上的官员几乎都在林晧然的府邸走了一遭,他们的姿态要多谦卑便有多谦卑。

      林晧然对着这些一心想要权力的京城官员亦是瞧得十分清楚,只是并不像徐阶那般笼络所有的官员。

      却不论是增强自身的实力,还是要推动优胜劣汰,都需要在明年淘汰一批京城的官员,用更有能力的官员顶上去。

      跟着很多官员的认知不同,他反倒觉得经过地方任职的官员更有能力,故而会让一些地方官员腾出位置。

      正是如此,虽然面对很多说情的官员,但却并不打算照单全收,却能推则推,而一些官员注定是要革职或外放。

      像光禄寺卿黄华则要革职,右通政使杨思忠会提拔到左通政使,而下官太仆寺卿朱大器会外放地方出任巡抚。

      虽然京察还没有开始,但一些事情早已经悄然推动。

      时间到了三月,京察的结果如期出炉。

      此次考察两京官员及地方督抚,在公布结果之时,看到此次京察竟然罢免官员达到八十六人之多,当即引起了一片哗然。

      只是在细看名单之时,很多官员则是释然,毕竟这八十六人中,徐党残部和山西帮便占了大半,像刑部左侍郎徐陟被罢官则不会有人异议。

      经过这小半年的清查,查抄徐家的工作亦是已经完成,所抄得的财物价值远在严家之上。

      正是基于这个基调,徐党和山西系官员在京城几乎是没有了容身之地,或被外放地方或被罢免官职。

      借助京察的这股风,亦是开始冠冕堂皇地完成了大清扫。

      翰林院侍读学士王希烈是地地道道的词臣,曾经主持过顺天府的会试,前程可谓是不可限量。若是不出意外的话,将来有机会入阁拜相。

      只是王希烈因为是徐阶的门生,当年亦是得到徐阶的提拔和栽培,哪怕王希烈不在京察之列,却是被平调到南京翰林院担任侍读学士。

      如果说国子监还有一些权限,但到南京翰林院确实是彻彻底底的养老,却是已经没有前途可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