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何等决策,都比李承乾在长安折腾来得稳妥。
萧瑀颔首道:“老臣正在书写奏折,今晚回去之后熬一熬,明早就能写好,拿来给殿下过目之后,再送抵辽东。”
若是往常,他的奏疏自然不必让李承乾过目征得用意,大可直接发往辽东送抵陛下面前御览。
不过眼下他已经越来越倾向东宫,觉得李承乾大有可为,故而此举也算是昭明心迹,向李承乾宣誓效忠。
李承乾欣然道:“如此甚好!”
房俊的确权力很大,但是房俊的影响力大多在军中,于朝中却未有太多话语权。萧瑀则不同,身为清流领袖,朝野上下无数文官依附在其麾下,即便是作为文官一系潮头的御史台,上上下下也多为萧瑀之门徒。
与之相比,刘洎倒是更像一个傀儡……
有萧瑀的鼎力相助,可谓文武两方都有了坚定之根基,储君之位愈发稳固,大业可期。
而随着关陇门阀之倾颓,给于雉奴的助力便越来越小,此消彼长,形势自然越发乐观……
马周瞅了萧瑀一眼,谏言道:“还是应当敦促兵部,在后勤辎重方面尽最大之努力,多多筹措粮秣军械,及时供给辽东战场,万勿在后勤之上出现纰漏。”
这话就大有深意了。
随着严冬愈发深入,辽东战场的消耗已然势必可免的逐渐增大,固然这场战争最后的胜利极大可能属于大唐,可战场之上风云变幻,谁又敢言必胜?而能够影响此战之结果的因素之中,后勤乃是最大的一个。
李承乾受命监国,自然要担负其大军的后勤辎重运输补给,一旦有所疏漏,补给不够及时,罪责自然由李承乾承担,无可推脱。
而兵部尚书房俊此刻鏖战西域,兵部只剩下左侍郎催顿里坐镇,偏偏还有一个足可骑在催顿里头上的晋王李治担任检校兵部尚书……
万一晋王殿下在兵部闹出什么幺蛾子,崔敦礼怕是抵挡不住,而兵部出了问题,便极有可能影响粮秣辎重及时输送辽东。
这是在提醒李承乾,要多加小心,免得被晋王暗地使坏……
李承乾却有着自己的识人用人之道,摇头道:“崔敦礼老成恃重、敏锐过人,自然知道粮秣军械之于辽东之重要,一直亲手把持,不容旁人插手,这一点毋须担忧。”
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崔敦礼乃是房俊之心腹,无论其对于东宫之忠诚亦或是办事之能力,都让李承乾极为放心。这样的人在房俊出征之时代替主持兵部事务,已然有了独镇一方之风范,用好了便是一位能臣,岂能轻易鞭策,屡屡敲打?
雉奴固然聪慧,但是没有长孙无忌这个老狐狸给他出主意,威胁实在是有限得很,崔敦礼足以应付。
信任与支持,是培养一个心腹重臣的必经之路,李承乾觉得这么一点风险还是只得去承担的。
萧瑀颔首道:“老臣正在书写奏折,今晚回去之后熬一熬,明早就能写好,拿来给殿下过目之后,再送抵辽东。”
若是往常,他的奏疏自然不必让李承乾过目征得用意,大可直接发往辽东送抵陛下面前御览。
不过眼下他已经越来越倾向东宫,觉得李承乾大有可为,故而此举也算是昭明心迹,向李承乾宣誓效忠。
李承乾欣然道:“如此甚好!”
房俊的确权力很大,但是房俊的影响力大多在军中,于朝中却未有太多话语权。萧瑀则不同,身为清流领袖,朝野上下无数文官依附在其麾下,即便是作为文官一系潮头的御史台,上上下下也多为萧瑀之门徒。
与之相比,刘洎倒是更像一个傀儡……
有萧瑀的鼎力相助,可谓文武两方都有了坚定之根基,储君之位愈发稳固,大业可期。
而随着关陇门阀之倾颓,给于雉奴的助力便越来越小,此消彼长,形势自然越发乐观……
马周瞅了萧瑀一眼,谏言道:“还是应当敦促兵部,在后勤辎重方面尽最大之努力,多多筹措粮秣军械,及时供给辽东战场,万勿在后勤之上出现纰漏。”
这话就大有深意了。
随着严冬愈发深入,辽东战场的消耗已然势必可免的逐渐增大,固然这场战争最后的胜利极大可能属于大唐,可战场之上风云变幻,谁又敢言必胜?而能够影响此战之结果的因素之中,后勤乃是最大的一个。
李承乾受命监国,自然要担负其大军的后勤辎重运输补给,一旦有所疏漏,补给不够及时,罪责自然由李承乾承担,无可推脱。
而兵部尚书房俊此刻鏖战西域,兵部只剩下左侍郎催顿里坐镇,偏偏还有一个足可骑在催顿里头上的晋王李治担任检校兵部尚书……
万一晋王殿下在兵部闹出什么幺蛾子,崔敦礼怕是抵挡不住,而兵部出了问题,便极有可能影响粮秣辎重及时输送辽东。
这是在提醒李承乾,要多加小心,免得被晋王暗地使坏……
李承乾却有着自己的识人用人之道,摇头道:“崔敦礼老成恃重、敏锐过人,自然知道粮秣军械之于辽东之重要,一直亲手把持,不容旁人插手,这一点毋须担忧。”
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崔敦礼乃是房俊之心腹,无论其对于东宫之忠诚亦或是办事之能力,都让李承乾极为放心。这样的人在房俊出征之时代替主持兵部事务,已然有了独镇一方之风范,用好了便是一位能臣,岂能轻易鞭策,屡屡敲打?
雉奴固然聪慧,但是没有长孙无忌这个老狐狸给他出主意,威胁实在是有限得很,崔敦礼足以应付。
信任与支持,是培养一个心腹重臣的必经之路,李承乾觉得这么一点风险还是只得去承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