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阳则摇头道:“中官跟外臣之间,就算再联系,又能到如何的程度?张秉宽不怕言官参劾他?”

    谢迁道:“陛下授意,就算参劾又如何?这几年,张秉宽遭受的非议就少了。”

    正说着,外面有敲门声,却是有中书舍人给送进来两箱子的奏疏,由谢迁过去说明,让抬到了旁边。

    “怎这么多?”谢迁好似抱怨一句。

    李东阳拿起几份看过,道:“有从通政使司刚送来的,还有一些是留中的,陛下最近批复奏疏有些懈怠,尤其是在西北战端开启之后,关乎到江南、江赣、湖广等处民生的奏疏,陛下在批复上都有迟滞。司礼监如今好像也正在动荡中……”

    刘健则盯着一些奏疏道:“陛下对最近言官的奏疏,好像连打开都未曾打开过。”

    本来内阁拟定了票拟的参劾奏疏,本来是什么样子的,送回来还是什么样子。

    谢迁道:“那这是何意?陛下要让我们重新拟定票拟?”

    “等着吧。”李东阳道,“手头上把刚来的,先处置完毕,至于那些耽搁时日的,必会有上谕告知如何处置……等等,好像有关西北的……”

    话说了一半。

    刘健把大部分的奏疏基本上分门别类。

    然后他跟李东阳一样发现了“问题”,那就是涉及到西北军政的奏疏,有很多既没有批复,也不在这批送回来的奏疏之中,甚至连最近的西北地方奏报,也并不在内阁亟待处置的奏疏之中。

    “希望别是最不好的预想。”谢迁提了一句。

    说话之间,还往文华殿的方向瞅了一眼。

    那边正是“上听处”的位置,从上听处成立之后,内阁这三人就怕皇帝以上听处来分内阁的权,之前皇帝也曾提过要把军务大事交给上听处,但因上听处首席大臣张周并不常在上听处内,皇帝对其余上听处成员的信任度又不高,以至于上听处如今最多是有知情权。

    部分大事会召见上听处成员问及意见,上听处暂无直接决断权。

    现在皇帝差不多也到了要落实的时候。

    ……

    ……

    研武堂内。

    王琼这天拿到了张周给他的“教案”,由他带着朱凤、林庭、刘瑾等人,去给在京研武堂成员开“战策”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