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议。
皇帝当着大臣们的面,将拔擢王鏊为翰林学士的事公布,并且在朝上特旨批了杨廷和、杨廷仪兄弟二人回四川新都探望父母。
王鏊和杨廷和二人作为当事人,都在朝堂上,二人也是亲耳听到了皇帝寄予厚望的言辞。
杨廷和更是亲自出来领命。
“……朕先前已问过阁部、吏部、礼部等,他人对你的风评很高,朕已决定等你回朝之后,擢升你为翰林学士,不过在这之前伱一定要修好《大明会典》,先前刘阁老还跟朕举荐,说是在修《会典》时,你功劳甚多……”
杨廷和在弘治中后期开始崛起,主要原因就在于他在修《大明会典》上的功绩,很多部分都是由杨廷和个人所完成,旁人来修撰总会出现一些偏差。
除了考证之外,更多是对于大明法典的理解。
他的能力也是逐渐得到朝野上下肯定的,也因为他的胸怀坦荡,虽然在嘉靖初年他大权在握,但没有令大明因继统支脉的变化而发生大的变乱,朝廷平稳渡过嘉靖初期的过渡期,他在历史上的功绩就值得肯定。
……
……
朝议结束。
很多人过去恭喜王鏊,王鏊一年两升,风头直逼全盛时期的程敏政。
但他的晋升,也属于正常的升迁,就在于翰林学士出缺,本来就该以侍读学士或侍讲学士增补,此番王鏊只说是晋升为翰林学士,皇帝将翰林院事交给他,至于詹事府和诰敕等事,皇帝没明说,大概回头还要详细说明。
如果只有一名翰林学士的话,以王鏊为掌院学士,那基本上这些差事都由他所负责。
王鏊一跃成为大明翰林体系中仅次于内阁三人的存在。
压力……
瞬间让他感觉有点喘不上气。
程敏政前车之鉴,他作为“局外人”也做到了旁观者清,也明白程敏政是被人冤枉,更晓得背后的利害关系。
所以当别人来给他恭贺时,他主动过去跟几位阁老尚书交流。
“济之算是熬出头了呀。”谢迁当着很多人的面,就好像是口无遮拦一般说道,“咱馆内的人,跟旁人为官不同,经常六年、九年秩满,职位动都不动,更莫说是能多为朝廷做事。以后跟翰林院沟通之事,济之也要多给点面子。”
“哈哈哈……”旁边的人只当是玩笑话,很多人都在报以灰心的笑容。
皇帝当着大臣们的面,将拔擢王鏊为翰林学士的事公布,并且在朝上特旨批了杨廷和、杨廷仪兄弟二人回四川新都探望父母。
王鏊和杨廷和二人作为当事人,都在朝堂上,二人也是亲耳听到了皇帝寄予厚望的言辞。
杨廷和更是亲自出来领命。
“……朕先前已问过阁部、吏部、礼部等,他人对你的风评很高,朕已决定等你回朝之后,擢升你为翰林学士,不过在这之前伱一定要修好《大明会典》,先前刘阁老还跟朕举荐,说是在修《会典》时,你功劳甚多……”
杨廷和在弘治中后期开始崛起,主要原因就在于他在修《大明会典》上的功绩,很多部分都是由杨廷和个人所完成,旁人来修撰总会出现一些偏差。
除了考证之外,更多是对于大明法典的理解。
他的能力也是逐渐得到朝野上下肯定的,也因为他的胸怀坦荡,虽然在嘉靖初年他大权在握,但没有令大明因继统支脉的变化而发生大的变乱,朝廷平稳渡过嘉靖初期的过渡期,他在历史上的功绩就值得肯定。
……
……
朝议结束。
很多人过去恭喜王鏊,王鏊一年两升,风头直逼全盛时期的程敏政。
但他的晋升,也属于正常的升迁,就在于翰林学士出缺,本来就该以侍读学士或侍讲学士增补,此番王鏊只说是晋升为翰林学士,皇帝将翰林院事交给他,至于詹事府和诰敕等事,皇帝没明说,大概回头还要详细说明。
如果只有一名翰林学士的话,以王鏊为掌院学士,那基本上这些差事都由他所负责。
王鏊一跃成为大明翰林体系中仅次于内阁三人的存在。
压力……
瞬间让他感觉有点喘不上气。
程敏政前车之鉴,他作为“局外人”也做到了旁观者清,也明白程敏政是被人冤枉,更晓得背后的利害关系。
所以当别人来给他恭贺时,他主动过去跟几位阁老尚书交流。
“济之算是熬出头了呀。”谢迁当着很多人的面,就好像是口无遮拦一般说道,“咱馆内的人,跟旁人为官不同,经常六年、九年秩满,职位动都不动,更莫说是能多为朝廷做事。以后跟翰林院沟通之事,济之也要多给点面子。”
“哈哈哈……”旁边的人只当是玩笑话,很多人都在报以灰心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