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一次针对禁军右营的行动,死因是因为那位尚书台的左相,要逐渐拿掉李信的禁军右营兵权,但是这个当口,没有人能跟李信硬来,即便是作为辅臣的左相沈宽,也说了要“慢慢来”。

      而这个所谓的慢慢来,就是逐渐架空李信在禁军右营的权柄。

      因此,他们三个人才请了姬林去尚书台,这位大都督抹不开面子,才有了周青阳替任程冀,接手方山折冲府的事情。

      方山折冲府只是禁军右营八个折冲府之中的其中一个,而且还不是上府,所有人包括大都督姬林在内,都以为李信不会有太大的反应,但是没想到,这位年轻的太傅,这么快就知道了这件事,而且直接杀到了大都督府。

      大都督姬林听到了李信这句话之后,脸色骤变。

      的确,他是宗室,正因为是宗室,所以才能这么顺利的接手禁军右营,但是这个身份有利有弊,他姓姬,也就是说他也有资格坐上帝位。

      这一次,大都督府的确有越权之处,李信这么一顶大帽子扣下来,他或许不会获罪,但是这个大都督的位置,恐怕就坐不稳了。

      毕竟兵权是皇帝最忌讳,也最看重的东西,别说是一个宗室,就是亲儿子也不会放心。

      虽然如今的元昭天子年幼,恐怕也忍受不了这种事情发生。

      这位大都督脸上的笑意收敛,他亲自起身,关上了房门。

      然后回头对着李信苦笑道:“太傅有什么问题说出来就是,能解决的大都督府一定配合兵部解决,这样直接扣下来一个大帽子,我可吃罪不起…”

      李信仍旧坐在椅子上,面色平静。

      “新帝年幼,大都督执掌大都督府,可以节制天下兵马,还是先帝钦命的辅臣,已经是当朝第一权臣,再加上大都督的宗室血脉,想着抬头看向那个位置也不奇怪,可不是我给大都督扣帽子。”

      如果是姬林的前任,那个执掌了大都督府二十年的大都督姬平,可以完全控制大都督府,再加上一个辅臣的身份,倒真有机会看一看皇位,但是姬林不一样,他是刚刚接替的族叔的位置,在皇帝亲政之前基本不可能完全掌控大都督府,再加上兵部的制约,他几乎没有任何谋反的机会。

      这也是太康天子对他如此慷慨的原因之一。

      姬林苦笑连连。

      “太傅啊,咱们有公事便谈公事,大都督府这边如果出了差漏,我一定给太傅一个交待,你这样一再臆测,事情也解决不了不是?”

      “这个周青阳的调令,可能是我大都督府的问题,大都督府一定会追究下去,至于这份调令,明日我会亲自上书朝廷,撤回这份诏书。”

      他站在李信面前,对着李信作揖道:“太傅,衙门里做事总会出差漏,您高抬贵手……”

      按理说,一个当朝辅臣,还是军方一哥这个态度,而且也承诺李信解决问题,事情就应该到此为止了,不过李信自然与旁人不太一样,他站了起来,把桌子上的调令收回了袖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