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脑袋上戴红缨的是蒙古主力?”洪涛端起望远镜看了看,也同意杜文焕的说法。前两次蒙古人使用的都是轻甲骑兵,或者根本无甲,现在确实不一样了。

    西北东三个方向的蒙古骑兵前面,齐刷刷的出现了一队队穿着锁子甲、带着金属头盔的骑兵。不用摸,仅用视觉就能明显感受到他们的厚重和威压。

    “是重骑兵,边军们称为红缨鞑子,每个大部落中也仅有少量,只有在与敌人决战时才会露面。臣从未在边关附近见过他们,看数量每边不少于四五百,算得上拼死一击了。”

    宁夏副总兵出身的杜文焕对蒙古军队的了解远超女真人,即便没有亲眼见过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看着那一层层随风晃动的红缨,眼睛眯缝着双拳攥着,好像有些紧张。

    “骑兵越重,在火枪面前死的越快。通知各百户,把火炮装填好,随时准备发射。”

    见到杜文焕的样子,洪涛本想再开导开导,告诉他今后的战争已经不是比谁家骑兵多、盔甲坚固了。可转念一想,这么说好像有点残忍,还是做好最坏的准备,让现实来说明一切吧。

    最先发起进攻的不是蒙古重骑兵,而是南边的大明边军。他们用步兵组成了一个个小方阵,前排举着半人高的盾牌,后面是如林的长枪,把步弓手挡在最后,不急不缓的压了过来。

    步兵刚刚靠近到300多米,另外三面的蒙古重骑兵也动了,战马迈着小碎步在地面上踩出不同的节奏。跑了百米之后节奏加快,逐渐混合在一起,发出了沉闷的隆隆声,震得战壕的边缘不停掉土。

    重骑兵的冲锋确实很有气势,陆军官兵也确实感受到了强大的压力,连同杜文焕、丁顺在内的军官们人人面色凝重,双拳紧握。

    反倒是士兵们相比而言更轻松,他们全缩在战壕里只能听见声音,看不到景象,等于几千名瞎子,再强大的威压也是白搭。

    “到150米再开火射击!”然而让军官们最害怕的不是敌人,而是自己的皇帝,这命令下的仅次于扔下枪出去白刃战。

    从距离上算,面对冲起来的骑兵也就能射击两轮,然后第一道战壕就被突破了,又得掏出短枪准备近距离搏杀。

    但常年的训练和对军规的习惯性畏惧,让军官们没有犹豫,全部选择了无条件执行。有些站在三道防线后面,有些则站在壕沟里,使劲儿咬住嘴唇克制内心的恐惧,计算着双方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