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给那些行差踏错的人,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而不是将他们彻底逼到敌人阵营中去。

    这是一加一的道理,而非一减一可比的。

    而这方法最大的好处是,能让敌人自乱阵脚,因为一旦出现这种反正的苗头,敌饶防范戒备自查,反而会使得内部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人人自危,这就更加速了内乱的开始。

    可这方法的坏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很容易让自己内部也陷入混乱。

    试想,如果一个汉奸,摇身一变,堂而皇之地又成了官,这让那些为国尽忠浴血疆场的人情何以堪?这会令饶观念颠覆。

    后世也是经过不断教育宣传,事实上就如同洗脑,改变普通人心中的善恶观念,从家到大局,最后获得了成功。

    但吴争此时是不具备这种条件的,没有可靠的基层组织,也没有那些多懂得这些道理的人,去教育另外一批人。

    所以,吴争理解了马士英的意思,但心中无比地为难。

    原本吴争也想到这问题,但同样因为发现,这样更加麻烦而放弃,决定以雷霆扫穴之势,涤清人间丑恶,简单地,推倒重来。

    可这样一来,北伐成功之后,下元气大伤,没有个三五十年,缓不过来。

    试想,明朝人口巅峰期,在册人口已经超过一万万(亿)多,可经过灾(瘟疫),大西大顺军的杀戮,满族入关的大肆屠杀,江南还好些,西南西北许多地方几乎是数百里无人烟了。

    这时的人口,估计也就六七千万,如果北伐,以雷霆之势扫荡下,那么再减少个一二百万,根本不起眼,关键是,伤亡的都是精壮汉子。

    这一场溯本清源的战争下来,下至少需要一二代的繁衍生息,才能初步回复元气。

    但吴争等不了,因为他是清楚历史的,不尽快恢复元气,西欧的坚船利炮,便会蜂涌东向,分食华夏大地。

    所以,听了马士英的建言,吴争心中非常为难。

    这如同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如何取舍?

    此时,张煌言突然道“王爷,马大人所言,确实有些道理。与其玉石俱焚,枉死北伐军将士,不如给他们一条生路,以换得他们的反戈一击……细想起来,还是划算的。”

    吴争长吁一口气道,“话可以这么,但如何安抚不懂的普通民众呢?他们或许还以为,本王与那些汉奸媾和,如此一来,物议纷纷,十一府之地就先乱了……得不偿失啊。”

    马士英道“王爷是制订法律规则之人,如今汉明半月谈已经在州县刊发,王爷可以将允许那些人悔过自新将功折罪的政令,通告下。只要执行时一丝不苟,我相信,大多数人是会认同王爷的,至于一根筋的……那再想别的办法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