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日本的“工匠精神”是虚假宣传,但是日本的企业管理手段,却是实打实的。至少在八九十年代,属于世界先进水平。

    而在企业管理制度方面,恰巧也是中国企业的弱项。

    八九十年代,中国的企业管理者很多都是国企出身,都经历过计划经济时代,他们的企业管理方法,同样是沿袭自过去的计划经济时代,对于市场经济下的现代企业管理,同样是摸着石头过河。

    但这一批企业管理者也是有优势的,一是长时间的管理经验,二就是经年累月积累的人脉关系。

    在当时的中国,企业管理者具备这两点也就能吃得开了。毕竟大家都不会现代企业管理,有经验的和有人脉的,当然可以在众多管理者中脱颖而出,更胜一筹。

    然而现代制造业的生产当中,管理经验和人脉关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制定出一套完善合理的制度,所有生产步骤都按照流程进行。

    像是富士康,一个厂区动辄几十万人,单靠管理者的经验和人脉关系,怎么能管得了那么多人!真正起作用的一套完整的制度,每个员工各司其职,这样才能保证工厂的正常运营。

    计划经济时代过来的企业管理者,显然不懂得着一些。

    然而李卫东可是正儿八经的读过工商管理硕士的,而且又有过企业管理的经验,对于用制度管理企业,自然是驾轻就熟。

    李卫东要想给富康工程的生产部门大换血,管理者并不是关键,完善制度产制度才是核心。

    至于给销售部门换血,那就更容易了。

    销售最看重的便是提成,只要钱给到位了,销售人员可以做到毫无底线!

    而且做销售的门槛很低,有两条腿加一张嘴,就能当销售,当然东西卖不卖的出去得另说。

    所以销售团队是一个企业最容易组建的部分,也是最容易跳槽的部分。

    李卫东是富康工程的老板,掌握着富康工程的财权,所以他只需要在销售提成方面动动脑筋,就能对销售部门进行换血。

    与之相比,研发部门不是制定几个制度就能建立起来的,也不是给钱就能出成果的。研发的核心是人,人不行的话,什么样的研发也做不出来。

    ……

    望着成功下线的偏心结构,技术处长刘汉的心哇凉哇凉的。

    研发部的水平这么高,那他这个技术处长就别指望回去坐办公室了,接下来的日子,恐怕要一直待在车间里当维修工。

    刘汉自然是心有不甘,他琢磨着该想个什么办法,尽快逃离一线车间。

    此时,不远处另外几位中层干部,正低声议论着研发部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