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效国家!

    看来,真的能够报效国家啦!

    武大当然没有骗他,确实是为了报效国家嘛,又不是说报效朝廷。

    “不知庄主对治国有什么真知灼见?”武大痛饮一杯后,径直开口说道。

    这让李应呆了一呆。

    治国?

    李应直接愣住了,他一直以来都是报国无门,连个小官都做不成,还谈什么报国。

    而武大却好,直接就问治国的想法!

    那啥,这人和人啊,还真是不一样的啊。

    像是武大这样陛下身边的红人,看的角度与问题还真是高啊!

    李应简直对武大要心怀崇拜了,这样的大角度实在让他心赞。

    看来,这次真的是能够报效国家了!

    李应欢喜得快要疯了,他但依旧冷静住了,沉声说道:“我觉得是不是应该提高一下武人的地位?”

    “哦?这又是为什么呢?”武大笑着问道。

    “这个,我也说不好,但那辽国那般无耻,若是不提高武人的地位,只怕以后难以对敌!”李应本身比较倾向于武人这一边,看得也很现实。

    如今,朝廷对武官的防范达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只要少一冒头,不是前程尽了就是命保不住的地步。

    这当然是有些难以抵御外辱的。

    李应当然看得到这些。

    武大笑着说道:“其实也不尽然,这是与历史相对应的,要知道前朝各方面的问题,一起暴露在太祖的手上:外戚问题、宦官问题、地方节度使问题……相比唐朝,我朝的制度和政策更严谨、更合理。自太祖建国开始,就有一个基本国策:崇文抑武,虚外实内。”

    “‘崇文抑武’好理解,就是加强文官的权力,削弱武官的权力;提高文人的待遇,压低武官的待遇。‘虚外实内’呢?就是认为对外防御可以稍微放松一些,对内防备一定要紧,要高度重视和警惕内部造反。为什么会采取这样一个策略?唐朝的‘安史之乱’是最直接的教训,本朝太祖的‘黄袍加身’则是一个内部警示。”

    “所以,本朝如此,也是有原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