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目瞪口呆了好一会儿,随后想明白了,姐姐的主意好正,抵押一文钱,让对方将吃完的竹筒给送回来。

    不愧是她姐姐,真棒。

    与有荣焉。

    瞅着苏忍冬的模样,苏半夏乐呵呵的在人的额头上点了一下,留下一个小小的红印子。

    扶着额头,不赞同的看了苏半夏一眼,苏忍冬帮着将东西搬开,扶着苏半夏前往厨房吃饭。

    吃过晚饭,苏实秋将借来的小刻刀送回去,顺便带上一份他们家当晚饭一部分的凉粉,送给木匠尝尝鲜。

    中午借出去一把小刻刀,晚上收回来一把小刻刀的同时还收到了一份凉粉,木匠大叔客气两句收下了。

    第二次赶集,熟门熟路的进了县城,来的比昨天更早一点,找到了一个更好一点的位置。

    不用说,有好的的位置当然还是选择了昨天的位置。

    小亮屋中看到了不少的东西,有书本上的知识,也有各种杜撰出来的话本,有句话记得很牢,很多话本都是源于生活的。

    集市中靠前的摊位肯定是有些关系的,昨天的位置虽然偏僻了一点点,不还是有客人,而且继续选择昨天的位置也方便昨天的客人找到他们。

    摆上东西,不用苏半夏说,旁边的苏忍冬熟门熟路的带上一盘凉粉出动拉客人。

    昨天尝过的客人先一步抵达,昨天是一份一份买,等想回头还想再买一份就没了,因而今天一看到便直奔摊位而来,一次要就是十份。

    开业之前,苏半夏跟前来买凉粉的客人说道,“各位客人,今天的凉粉还是一文钱一份,但是一个竹筒要收一文钱的押金,等你们吃完了给我们送回来我再给你们退那一文钱。”

    有人会不满的,“什么啊,一个竹筒要一文钱。”

    也有一些不在意的,一文钱而已,有什么需要顾及的,就算凉粉变成了两文钱一份也是划得来的。

    不在意的人五份十份的买,十文钱、二十文钱,还不够他们吃一碗菜。

    苏半夏收钱的同时叮嘱客人们,“归还竹筒我们会把压得钱退给你们,一文钱一个竹筒,请别忘了。”

    心急的客人随口回了一句知晓,带上竹筒先回去。

    比昨天翻了一倍的分量,用的时间却比昨天还短,短短两刻钟便销售一空。

    竹筒还没收回,本来可以直接回去的人不得不留下来等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