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立在师傅这喝完几壶茶事一谈完也就回来了。

    “老公,和你说个事”小雨放下了手中的古书道:“晟儿,亮儿,诗思也都快四岁了,应该也上学了吧,虽然我们在家里也能教,但小孩子还是要和同龄人接触的好”

    “呵呵,这应该是我那几位岳父岳母的主意吧,他们想小家伙就可以来岛上看看啊,还用得着拐弯说吗。”赵立摇了摇头道。

    三年前,赵立在城市买了一块空地,建了一座大的四合院,四合院有四栋房子,刚好一家一栋。里面空间还不小的两块菜地。几家老人有的选择在附近开个小店,有的直接就退休了,每养养花,种种菜。

    不知道是不是不习惯岛上的环境还是怎的,一直不肯上岛上来住。就是想三个小家伙的时候也是让赵立送过去。

    “咯咯,爸妈还真是这么想的,他们说刚好他们住的附近的那个小学中就有幼儿园,以后上晟儿他们上学就直接可以住他们那里了”小莲温声道。

    “幼儿园不合适,你们又不是不知道晟儿他们的这两年读了多少书,唐诗三百首都会背了吧,四书五经也都学了一点。直接让他们从一年纪读起吧”赵立摇了摇头道。

    几位老人想外孙了,自已也只能成全了他们,不然自已一段时间耳根肯定又不会清净。

    “一年纪吗,那也好”小雨也点点头道。

    只有做为父母的她们才能明白三个小家伙的神奇。在他们一岁多的时候,赵立就把火龙果一点点磨碎分给他们吃食。每天有空的时候赵立还会给三个小家伙上上课。虽然没用心神力,但三个小家伙从娘胎中就吸收了不少灵气,后来更加是以火龙果洗髓。一个个都变的粉雕玉琢,智商也高的出奇。现在就是平常三四年纪的小学生都比不过他们。

    聊完小家伙上学的事,三女的又围在一起讨论起琴谱的事。赵立摇了摇头也不管她们,在房里找了一本书朝着外面的江边而去。

    一艘小的乌蓬船在赵立的驾使上随波而下,一根普通的黄竹从乌蓬中伸出来垂在江中。赵立确在乌蓬的茶箕边坐了下来,一边看书。一边钓着鱼。

    这是他这三年常干的事,听着江水声,喝着茶,钓着鱼。看着书随江而下好不逍遥。有时兴致来了可能还会吟一首诗或弹弹琴。整个江心岛附近的人们都知道江心岛建了一个书院,而且书院里住着一些高人。

    虽然赵立的儒家这三年来低调的很,但在周市他们江州书院确是有名的很,每次岛上有学子身穿儒赏上岸的时候都会引来一股热潮。平常周市那些小茶楼,小街道里大家围在一起就谈论着书院的事。

    华夏南方的一个城市中傍晚。

    “麻的。想我陈有才也是商业界一个小小名人,没想到竟然干起了乞丐这么有前途的职业来”一个身着破烂手里拿着一个破碗的中年胖子骂骂咧咧的从城市的最中心的街道上走过。

    街道上不时路过的行人一脸怪异的看着眼前这个乞丐。还有一个老头还在陈有才身边停了一下才慢慢感叹道:

    “真是世风日下啊,好好的一个汉子有手有脚的竟然当起了乞丐”

    但陈有才这一年多的游学也把他的脸皮练的比城墙还厚了,竟然还接着老头的话摇头晃脑道: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换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