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中旬,第一支整训完成的军队重编为定远军。以窦舜卿为都指挥使,刘永年为副都指挥使,宣德门前观军后,出京入河北,代替原真定府路禁军。真定府禁军回京,进行大规模整训。

    宣德门城楼,赵祯立于前面,文武百官在后,肃容而立。

    今天这支军队,是三十余万京城禁军,在两个月的时间里选出来的。是上一次集训的底子,又经过了重新选拔,大量编入了这些年军校出来的学员,还有原来从河曲路调回京城的将领。严格说并不是这一次整训的成果,只具有象征意义。

    太阳一下子蹦上了半空,霞光照满大地,京城的建筑抹上了金边。

    整条御街,从宣德楼一直到南薰门,全部清空,作为今天观军的通道。第一批两万人,从南薰门入城,到宣德楼面圣之后,向西绕过皇城,而后一直向北,走新酸枣门出城。而后乘火车,一路去河北。今天既是检查最近整训的成果,也是向京城百姓展示新军的面貌。

    御街两边挤满了人,百姓伸长脖子,看新军如何。以前禁军驻京城,每日里不知多少事情,经常招摇过市,惹出无穷事端。最近几个月,随着全军整训开始,市面上一下子平静了许多。百姓看到这种明显变化,对于新军有许多期待,都来看一看,整训完后是什么样子。

    随着一声号角,南薰门外有低沉的鼓声传来。御街两边的百姓一下子兴奋起来,叽叽喳喳,说着新的军队可能的样子。州桥下面的汴河里,各种船只驻立,上面站满了人群。

    最先入城的中窦舜卿,与刘永年并排骑在马上,身后是卫队。他们走得整齐,缓缓而行。后面是一个指挥使,举着钢刀。旁边是一个鼓手,敲着鼓点。后面则是近千士卒,长枪扛在肩上,面容严肃。

    过了州桥,见这支军队阵容严整,走路的步点整齐划一,百姓一阵欢呼。他们不知道到底什么样的军队能打,只见到仪仗不俗,便就欢呼不已。

    过了州桥,一边是大相国寺,另一边是各种官署。街边挤满了人,像是节日观灯一样,对行进的队评点。衙门里的官吏也出来,挤在衙门口,看着军队兴致勃勃。

    翰林学士欧阳修道“自真宗皇帝京城阅禁军,已经几十年没有这种大阵仗了。”

    赵概点了点头“禁军胜了外敌,才能走过御街而无愧色。定远军自在河曲路编成,连立大功,未有败绩。今日让百姓看一看其军容,也是好事。”

    看见了军队缓缓过来,一时间官员们议论纷纷,宣德门城楼有些散乱。

    杜中宵站在赵祯的身后,看着过来的军队,一言不发。在他的心里,觉得这样的军队还是缺少了些气质。既不够整齐划一,也没有凛然杀气,总觉得少了一点什么。

    宋朝虽然对外多次战败,但从根本上说,是这时世上数一数二的大国。军队一旦整理起来,补齐指挥机构,战胜周边强敌并不困难。这支军队,从杜中宵开始整军,便就没有败绩。而且,取得胜利总是很轻松,缺少锻炼。没有艰苦的战斗,培养起百折不挠的气质,就总觉得他们身上缺了点什么。

    窦舜卿和刘永年到了宣德门下,一起下马,向城楼上叉手行礼。

    赵祯答礼,命赐了酒下去。窦舜卿和刘永年一饮而尽,交还了酒碗,带着亲兵站在城楼对面。后边的士卒不停,到了城楼下,一起向上行礼。而后过城楼,绕过皇城,径向新酸枣门而去。

    见整个过程有些简陋,一时间官员议论纷纷。往常阅兵,到了城楼下有许多礼仪,今天一切都省掉了。除了赐两杯酒,就是大队兵马过城楼。

    一个兵阵过去,后边紧跟着的是十门炮。接着就是下一个军阵,连绵不绝。

    看着城楼下肃容而立的窦舜卿和刘永年两人,知制诰贾黯道“今日军队面圣,本该热闹非凡,今日却有些简陋了。而且北去将士,没有赏赐,只怕他们心中不愿。”

    一边的赵滋道“舍人,今日就是不发赏,而派大军去河北。将士们心无怨言,一有军令,便就大军出城,这才是最重要的。整训之后,禁军已经不是以前的禁军,不能老眼光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