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亦初醒来后,便直接背靠儒桂树,平躺着,好不悠闲。同时也将登石阶的情形一一告知于颜子房,听得后者心跳直直加快。

    “颜师兄,我想问一问你们儒道的初衷是为何法?”宋亦初将翘起的二郎腿放下,似是对此事颇为看重。

    颜子房沉浸于宋亦初当时上石阶的情形,久久无法走出。待宋亦初第二次提问后,才回过神来。

    颜子房从衣袖中取出一份书卷交于宋亦初的手中,“这是我们书院每人都拥有一份的书卷,以气机同书卷形成感应,便会出现一道画面刻于脑海中。”

    宋亦初接过书卷,立即向着颜子房所说的做。屏气凝神,双掌向前退出,气机浮动,连同这图卷缓缓升起。

    “唰唰唰!”

    天地骤变,好似魂归于千年之前,那时的九州还不叫九州,叫做古陆。古陆为原初的历史,没有像现在一般形成体质,那时的古陆一片贫瘠,唯有原始的部落存在。

    部落间为了争夺领地和资源,便会发生冲突,以至于那时出生的婴儿便被长辈带领学会杀戮。

    直到周天部落一名叫做周天的出现,直接以着强大的天资指挥作战,一统整个古陆,建立了天下间第一个王朝,便是周天王朝。

    即便王朝出现,天下有了一定的制度,但是人们还是惨遭于一切矛盾冲突的屠杀,这些矛盾来自于天下人自身的演变。就如武夫凭借力量建立功勋,他们瞧不上纸上谈兵的文士,而文士又凭借着自己能够读的诗三句从而看不起农民。

    这些矛盾起源于天下本源,已是刻在百姓骨子间,已然无从根治。那个时候,孔圣方才出生,生于农耕之家,却一心想成为文士,最终被朝廷征兵,又成为了一个武夫。

    在于花甲之年,收的几名弟子,游荡天下。可以说,世间的纷争,他经历了九九之数。在自己的妻儿惨遭于这个天下制度的毒手后,孔圣决心改变这个制度。在一个偶然的情况下,听闻东天有仙。

    他便自驾出游,来到东海寻求仙术,数月,回到古陆之时,他带回来了一本心法,其名为儒道经。那时孔圣带领数位弟子来到中原青州,书山之上,集合几位弟子之力,建造了当时第一座学府,也便是现在的书院。

    书院之简陋,孔圣却整日待在书院之内,夏日炎热不堪,冬日寒风吹袭。过了一年之久,孔圣创造出了天下第一个人为的法治,便是礼乐制。

    他认为,要解决所有阶级的矛盾应该从根源上去改变所有人的认知。这种改变是一代传一代,是由衷的使人焕然一新。礼乐制说的便是以礼仪平天下,以典乐养心性。当百姓人人懂礼,有着上等的心性,天下间的矛盾是否会减少几分?

    当时,孔圣的礼乐制度直接传递于古陆的各个角落,三千弟子登门拜访,穿着白袍拜孔圣为师。就连周天王朝都受到礼乐制的涟漪,不禁派人请孔圣去朝廷研究礼法,朝纲制度。不过孔圣的方向是百姓,对朝廷的请求再而拒绝。

    再过一年,礼乐制度开始演变,孔圣心性发生超然的转变,一道儒气从中生出,孔圣感受到自己的礼乐制似是能够沟通天地间一种怪异的力量。这道力量养人心魂,健人体魄,更是加强自己寻常的领悟能力。

    随着孔圣的深度研究,他发现了,礼乐制度可转变成一种道法,掌握了这种道法便可获得这道力量。而这道道法其原初的方向便是仁,此仁可海乃百川,更能包容万象。最重要的,孔圣觉得这个仁便是解决所有问题的源头。

    再过不久,孔圣仁义的法治发行后,直接冲击到了朝廷的利益。朝廷自私自利之辈便阻拦孔圣教学,直接派兵摧毁学府。但在那个时候,孔圣已然是百姓心中的仙人,朝廷想要阻止孔圣宣传自己的道法,没那么简单。

    也正是仁道最为巅峰的时期,百姓联合起来,直接想要废除王朝,天下人平等。周天王朝一怒,派大军来到书院,铲除孔圣同他门下三千子弟。当时孔圣道法大成,有着通天的能力,一人镇守书山天谴走道处,抵挡十万雄兵。

    “书院成立之初,成礼乐,立仁法。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在孔圣气机耗尽之前,于天谴处,说下了最后一句教诲之言。完后,孔圣来到书山之巅,以着自己一生儒气,浇灌于桂树。